暑假不知不觉就结束了!
今天孩子已经去学校报到领了新课本,9月4日就要正式开学。
是时候为这个暑假做一个小结啦。
01
暑假开始,信心满满要大干一场,干着干着发现能完成基本操作就不错了。
学校布置了很多作业,但时间终归是有限的!
虽收获不多,还是来个真实的反馈,给大家个参考。
从时间维度,每周采取重点突破的策略。
第一周集中做学校各科试卷,一共有10套,主要是七下各区的期末试卷。
第二周和第三周,主要的精力给了数学预习,花两周时间囫囵吞枣地把八上过了一遍,做了少量的习题。
第四周和第五周,主要精力是物理预习,同时做数学习题巩固。
第六周外出游玩。
第七周继续加强数学练习。
第八周收心,补学校作业,本来想着第一周已经把硬骨头啃完了,所剩不多,没想到杂七杂八作业做起来真不少,愣是又花费了一周的时间。
从学科维度上看,理科为主,文科也不敢忽视。
数学和物理
水过地皮湿地过了一遍,光是理解概念,过基础题就耗费了很多时间,没有深入。
不得不说,8上数学上难度了,每一章都不省力,全等三角形、整式乘除、因式分解、分式,都需要大量的练习。
八上物理虽然还没上难度,但作为刚接触的学科,也是不能疏忽的。
英语
听说12套、试卷6套、八上单词背默、中考单词一轮、时文阅读若干。
前三项属于学校的作业,认真完成了。
时文阅读这个暑假采取纸质和电子版结合,各有优势。
电子版内容更新,听读方便,选材也更灵活,纸质版更适合精读。
语文
通过网课、写作、名著阅读交替进行。
八上的名著有《红岩》和《红星照耀中国》。
《红岩》读起来轻松,很快就读完了,并听了精读课,认真做了批注。
《红星照耀中国》一开始读不下去,看书之前先看了电影,了解了大概,书是在假期结束前几天,勉强批注完了。
古诗文背诵完成。
听了作文课,写了4篇作文,老师精修后,修改、誊抄,纳入范文库。
02
暑假作为超长假期,也不想全被学业束缚。
学期内太辛苦了,放假终于能睡个好觉,就让娃多睡会吧,基本上每天能睡到自然醒。
每天保持至少1小时的户外,跑步、散步、骑车,每天倒是不亦乐乎。
去了大连、沈阳、天津,北京的海关博物馆、妇女儿童博物馆、动物园。
偶尔的观影时光也是孩子的期待,《长安的荔枝》、《楚门的世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红星照耀中国》、《浪浪山小妖怪》、《南京照相馆》、《中国通史》纪录片近代史部分……,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收获。
最近又跟我看《生万物》,纯属娱乐。
03
暑假与娃斗智斗勇,也生出一些琐碎的感悟。
1. 开始信心满满,结束完成作业就行
暑假伊始,满怀雄心壮志,计划表上排满了各类学习任务,仿佛这两个月能让孩子脱胎换骨。
然而现实往往骨感,随着时间推移,最初的理想逐渐被琐碎日常消磨。
到了八月底,心态已然平和许多,只要作业能写完,便已是胜利。
从追求完美到但求完成的转变,不得不妥协与务实。
2. 假期拉开差距,还得是自律的娃
暑假表面是休息,实则是分化期的开始。
不自觉的孩子在刷视频、打游戏中挥霍时间,而自律的孩子却默默积累、巩固甚至超越。
他们不需要父母时时催促,自己就能安排好每日进度。两个月下来,高下立判。
所谓假期反超,从来靠的不是报多少班,而是孩子是否真的愿意管住自己。
3. 电子产品是最大杀手
手机、平板、电脑,成了暑假中最大的隐形对手。一不留神,孩子就可能陷入虚拟世界难以自拔。
不得不定时检查屏幕使用时间,反复沟通网络边界,甚至启用强制管控。
这场拉锯战没有赢家,只能在约束与信任之间不断寻找平衡。
既怕管得太严激起逆反,又怕放得太松毁了习惯。
4. 青春期亲子关系第一位
暑假朝夕相处,冲突变多,但也可能是修复关系、深入交流的契机。
比起成绩,孩子更在意你是否愿意倾听;比起规划,他们更需要情绪被接纳。
亲子关系一旦紧张,再好的计划也落实不了。
有时候,慢下来、少说一句、多陪一刻,反而更能走近他那扇渐渐关闭的心门。
到了八月底,虽然有点不舍,但更多是盼着开学。
每天操心三餐、监督作业、调解情绪,持续两个月确实令人疲惫。
今天孩子返校,家里突然安静下来,终于能好好休息一会儿、发会儿呆。
开学,既是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也还父母喘息的余地。
结语
暑假不是一场攀比的竞赛,而是一场与自己对话的修行。
不羡慕他人高楼万丈,只守住自己的一座城池。在属于自己的节奏中,啃透一个个小目标。
走着走着回头一看:嘿!打怪升级又升一级~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