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蔡澜先生离世的消息传出,娱乐圈和文化圈瞬间被悼念刷屏。
那些曾与蔡澜合影留念的女士们也掀起了一波“回忆杀”,晒出珍藏旧照。
然而,其中一些照片的发布竟意外“翻车”。
不仅令逝者蔡澜招致非议,发布者本人也深陷舆论。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25年6月27日,蔡澜去世的消息刚传开,半个娱乐圈都在以各自的方式送别。
成龙称他是手把手教吃教喝的“半个师父”。
周星驰翻出《食神》片场的老照片,照片里蔡澜叼着雪茄,拽着他逛夜市。
连久未露面的舒淇也发了句“先生走好”。
谁也没想到,三天后,这场怀念变成了全网混战。
怀念的转向,始于6月30日项立刚的一条微博。
一位素面朝天的女记者坐在藤椅上,蔡澜的手从斜后方箍住她的腰,配文“不愧是蔡澜”。
项立刚直指:“别拿‘真性情’当遮羞布,这就是性骚扰。”
那张2011年的照片,本带着对逝者的怀念。
女记者回忆说,当时刚结束三小时访谈,摄影师举起相机时,蔡澜突然收紧手臂,缠上她的腰,把她吓了一跳。
但十四年后重提此事,字里行间却满是“大师果然率性”的宽容。
然而,项立刚随后发出的一篇篇长文,将批评的矛头直指蔡澜本人。
他称蔡澜是“三级片发家的包装货”,骂那些晒贴脸合影的女星“以被揩油为荣”,甚至直言“给汪曾祺提鞋都不配”。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按常理,死者为大,这种话该被唾沫淹死。
可评论区偏偏不按套路走:有人翻出蔡澜拍《聊斋艳谭》时逼17岁陈宝莲脱衣服的旧闻。
有人贴出他早年搂着日本艺伎的泛黄杂志照;
甚至当年跑电影线的老记者也匿名爆料:“他在片场对女演员动手动脚,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翻翻香港电影资料馆的旧档案,能看到蔡澜最矛盾的一面。
1988年电影分级制实施那天,他握着导演蓝乃才的手,笑得像个偷到糖的孩子。
在《聊斋艳谭》开机现场,这位日后被捧为“生活家”的才子,正指挥道具组往狐仙戏服里塞海绵垫。
那部让叶子楣一夜成名的三级片,票房像坐了火箭。
影院外排队的,有抱着爆米花的学生,也有戴着金丝眼镜的文化人。
蔡澜在庆功宴上得意地说:“把《聊斋》拍得让观众脸红,才是真本事。”
只是那时没人留意角落里的陈宝莲。
这个被母亲押着签合同的快要到18岁的姑娘,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后来的事,成了香港影坛的一道疤。
陈宝莲在片场哭着拍完露骨戏份,发布会上还得强撑笑脸应付记者起哄。
她想转型拍文艺片,导演看看简历就摇头:“观众只记得你在《灯草和尚》里的样子。”
29岁那年,这个总说“想做回普通女孩”的演员,从上海公寓一跃而下。
遗言里字字像是被“艳星”标签勒出的血痕。
项立刚在微博里翻出这段往事,特意圈出当年的片场报道:“用争议性作品积累的名气,不该被包装成‘真性情’。"
这话像根针,一下子刺破了笼罩在蔡澜身上的柔光。
蔡澜书桌上总摆着个银质相框,里头是他和妻子方琼文的结婚照。
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专情”丈夫,聊起情史眼睛会发亮。
他在访谈里笑着说“61个女朋友,一年一个不算多。”
那些散落世界各地的情事,被他写进专栏当成人生智慧。
新加坡的钢琴学姐教他品咖啡;日本艺伎带他逛京都花街;印度女友的纱丽下摆藏着咖喱秘方。
最惹争议的是拍《蔡澜叹世界》时,他带着李嘉欣从东京风俗店出来,转身进了混浴温泉,裹条毛巾品评清酒的样子,被观众直骂“借着工作耍流氓”。
方琼文面对采访时,总爱用那句“他是关不住的鸟”搪塞。
可狗仔队拍到过她独自去看心理医生的照片,病历上“焦虑症”三个字,和蔡澜书里“婚姻就该放养”的论调,对比格外刺眼。
这些旧闻被翻出后,成了网友争论的焦点。
支持者说:“他至少坦诚,比伪君子真实。”
反对者反驳:“61段情里,有多少尊重?”
如今蔡澜墓前,每天都有影迷送来威士忌和话梅,呼应着他那句“活要活得尽兴”。
可与此同时,项立刚那条炮轰微博的阅读量,正以每分钟三万的速度往上跳。
变化悄然而至。
电视台重播《蔡澜品味》,剪掉了他摸女嘉宾头发的镜头。
书店里他的散文集被重新码放,腰封上“风流才子”四个字贴上了白条。
连当年和他称兄道弟的黄霑后人,也默默删掉了悼念的朋友圈。
吵到最后,两拨人似乎都忘了主角是谁。
一边翻出他救济流浪猫狗的旧闻,另一边就甩出陈宝莲葬礼的照片;
有人拿他和金庸的交情证明文化底蕴,立刻有人点出他制片的三级片名单。
香港文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最近常有观众在“四大才子”展区前争论。
照片旁他手书的“人生得意须尽欢”,如今成了多棱镜:有人看到洒脱,有人看到放纵。
这场争论早已超出对一个人的评价。
当一个人的才华和污点拧成了死结,该放大他的光,还是解剖他的影?
墓园的风里,仿佛还能听见蔡澜常说的那句:“我活过,我尽兴,这就够了。”
可活着的人,显然还没吵够。
蔡澜身上,藏着一代人的矛盾:既用才情点亮过生活美学,也留下过争议性的脚印。评价他时,或许不必非黑即白——承认他在饮食、散文领域的贡献,也不回避那些关于尊重与边界的争议,才是对复杂人性的正视。毕竟“活得尽兴”的前提,该是“不让他人委屈”,这或许是这场风波里,比争论本身更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北晚在线:《蔡澜去世》2025-06-27
2.新京报:《蔡澜去世|“我决定活得有趣”》2025-06-27
3.中国网资讯:《香港“最不正经”才子谈女人:墨西哥女人最温柔,韩国女人最豪放,日本女人最开放!谈及情史他自豪地表示:我从14岁开始,每年一个女朋友,不多!》2023-07-19
4.广州日报大洋网:《明星脱史回顾:一脱成名 难除“三级”标签(组图)》2004-07-14
5.环球时报:《项立刚: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2020-11-30
6.东方网:《陈宝莲在上海自杀 目击者讲述悲惨一幕(附图)》2002-08-02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