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特朗普的关税大刀应声落下——25%的惩罚性关税如铁幕般砸向印度输美商品。仅仅几小时后,新德里传出两声惊雷:印度石油企业继续采购俄罗斯原油,国防部直接叫停F-35战机采购谈判。
这两记硬拳砸向华盛顿的同时,中俄科考船正并肩破开北太平洋的波涛,万里之外的中俄企业签下一项项合作协议。这场贸易战的硝烟中,三方棋局悄然成形。
特朗普在签署行政令时毫不掩饰意图:“印度从俄罗斯买油买武器,太过分了!”他更在社交媒体痛斥印度关税“恶毒”、经济“死气沉沉”,甚至将俄印两国粗暴地贴上“玩完了”的标签。
这份清单上,印度税率高居主要经济体之首,远超欧盟的15%和日本的同等税率。这记重拳背后,是特朗普对莫迪政府两头获利的零容忍——既拉着美日澳搞“四方安全对话”,又紧握俄制武器与低价原油不放。
面对高压,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在议会强硬表态:“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这绝非空谈。就在关税生效当天,两名印度高级官员向全球媒体放话:俄罗斯石油照买不误!
其中一人更直指核心:“这些都是长期合同,不可能一夜叫停”。印度国有炼油巨头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私营巨头Reliance工业公司的油轮依旧驶向俄罗斯港口。外交部发言人贾伊斯瓦尔绵里藏针地补刀:“能源采购只认市场,不认胁迫”。
更让华盛顿措手不及的是印度的第二招——国防部突然中止F-35战机采购谈判。这款被称作“战略枷锁”的美制武器,一旦引进就意味着未来数十年在维修、升级、技术上全面受制于美国。
莫迪的退场姿态却充满智慧:他并未关上军售大门,而是提出“联合开发制造”的新路线。既保留合作空间,又拒当美国棋子,这一手反击堪称刚柔并济。
回望四个月前,特朗普政府首次亮出关税大刀时,印度处境尚有余地。当时26%的税率低于越南的46%和印尼的32%。
但谈判桌上,农业与乳制品成了死结——印度坚决拒绝开放转基因农产品和乳制品市场,美国代表格雷尔虽承认“印度显示出开放兴趣”,却仍嫌其“雄心不足”。
短短四个月间,国际棋局风云突变。越南、印尼闪电般与美国达成协议,税率分别降至20%和19%,日本更压到15%。印度却原地踏步,眼睁睁看着对手轻装前行,自己反成税率最高的“钉子户”。
伯恩斯坦分析师维努戈帕尔·加雷直言:“情况越是保持不变,就越显恶化”。更令新德里憋屈的是,特朗普竟将印巴冲突调停之功揽入怀中,逼得印度官方紧急辟谣“与你无关”——战略伙伴的尊重荡然无存。
深层矛盾在于两国认知错位。清华大学研究员钱峰点破关键:特朗普将经济与政治切割,关税大棒只为服务“美国优先”。即便在防务领域看重印度,经济上照样痛下狠手。
而印度始终视俄印关系如“世界政治中不变的常数”(外长苏杰生语),从S-400导弹到如今打折原油,俄方履约从不打折。当美国强迫印度二选一时,国家利益的天平必然倒向莫斯科。
就在美印激烈交锋的8月1日,俄罗斯“拉夫任捷夫院士号”科考船载着25名中俄科学家驶离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第九次中俄海洋联合科考正式起航,目标直指白令海与西北太平洋。
这项持续15年的科研合作,此番聚焦“冰上丝绸之路”关键海域的古气候研究,堪称中俄战略协作的蓝色纽带。
几乎同一时间,中国腹地武汉迎来特殊客人。俄罗斯工贸部轻工森工司副司长古谢夫率安加拉森林公司等企业跨过黑龙江,在中俄林业投资合作推介会上抛出远东开发项目。
中方企业反应热烈:新新运航运展示直通莫斯科的“北极快线一号”运输通道,时效缩短55%;湖北拜尔建材推出适配高寒地带的全产业链地板技术;年进口俄木材150万立方米的松林林业,更构建起集群式供应网络。
这场“湖北制造”与“俄罗斯资源”的耦合,正是两国资源互补的生动写照。
在长三角,凯龙高科镇江生产基地迎来俄罗斯BCB公司代表团。当俄方代表德米特里目睹船用尾气处理催化剂生产线时,不禁赞叹:“技术实力与执行力令人惊叹!”
三方合作的破冰船环保项目,已然成为“中国智造”走进北极的跳板。这些看似分散的合作,实则构成稳定多极世界的关键支点,为印度顶住美国压力提供了战略纵深。
莫迪在关税生效次日发表全国讲话,透露出关键信号。他宣布“印度将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呼吁民众支持国货:“公民购物只有一个标准——印度制造!”
这既是回应特朗普“死气沉沉经济体”的侮辱,更是向世界宣示战略决心——绝不以牺牲发展权换取政治虚名。
印度的底气源自清醒的利益计算。2023至2024财年,美印贸易额虽高达1180亿美元,但印度顺差近460亿美元。即便美国挥舞关税大棒,对印商品出口仅占印度近4万亿美元GDP的2%,且服务业未受波及。
反倒是美国企业将承受反噬:印度电子出口近年暴涨40%,2024财年达300亿美元的手机产业链一旦受挫,苹果等巨头的“印度制造”计划必将遭遇重创。
中俄合作的深化,客观上为印度创造了战略机遇期。当中俄科学家并肩勘探北太平洋,当西伯利亚木材乘着“北极快线”南下中国工厂,当镇江生产的催化剂装上俄罗斯破冰船——三大洲联动的多极格局已然血肉丰满。印度拒绝选边站的硬气,恰逢其时地融入了这场时代变局。
印度对美国关税的强硬反击,表面是贸易争端,实则是新兴大国对单极霸权的战略突围。当新德里叫停F-35采购、坚持进口俄油时,中俄科学家正携手探索白令海的波涛,远东木材沿着新开辟的“北极快线”驶向中国港口。
这些看似独立的画面,共同勾勒出国际秩序变革的轮廓——单极世界的黄昏已至,多极共生的曙光初现。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或许能砸痛印度经济,却砸不垮新兴国家自主发展的决心。莫迪那句“买印度货”的号召,不仅是对国民的动员,更是对时代的宣言:世界够大,容得下所有追求繁荣的梦想。
信息来源:被特朗普称为“死亡经济体”,莫迪“间接回应”: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