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8年那场轰轰烈烈的贸易战吗?彼时,特朗普对中国挥舞“关税大棒”。然而,风水这东西,真的是轮流转的。
如今,坐在看台上的变成了中国,而其他国家,则一个个排着队走上了擂台。
7月1日,特朗普宣布,不会延长“对等关税”政策的缓冲期。这意味着,原定7月9日截止的90天谈判窗口即将关闭,那份关税清单也将在那一天摆上所有国家的桌面。
特朗普说得很直接——所有贸易伙伴都要交学费,只是交多少,由美国说了算。唯一的例外,是中国。
这听起来有点讽刺。毕竟,最早被盯上的就是中国,可今天,中国成了唯一不在这份“补税名单”上的国家。不是因为特朗普变了,而是因为中国早就正面迎战,硬碰硬地拼出了一条谈判桌上的主动权。
时间回到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全球75国启动“对等关税”,统一加征10%起步的进口税,并设90天的缓冲期。很多国家选择观望,想着拖一拖,或者做点姿态,也许美国就心软了。
但中国没有。
中方第一时间亮剑,关税加多少,我们就回敬多少,从农产品到芯片,精准反击美国的关键出口领域。5月12日,中美双方在日内瓦谈妥,互降115%的关税,其中24%暂停征收90天。
那场谈判,虽然艰难,但中国赢得了喘息和主动。而其他国家呢?大多数还在做梦。
说起现在最焦头烂额的国家,日本肯定榜上有名。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过去三个月飞了七趟华盛顿,一趟比一趟急迫。他希望在缓冲期内说服美国,至少留个情面。但换来的却是特朗普的一句重话:“不够诚意。”
更尴尬的是,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点名批评日本,称其“被美国宠坏了”,自己国家大米都不够吃了,却还死守本国农业,不愿意进口美国大米。
于是,特朗普直接甩出一个数字:日本该被征收30%或35%的关税,甚至更高,由我们说了算。
这不只是关税,而是敲打。对特朗普来说,巨大的美日贸易逆差才是真正的“敌人”。
面对压力,赤泽亮正还是那句话:“不会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与美国谈判。”在他看来,日本国内农民已经面临多重挑战,政府不能在这个时候再加一把火。
但讲原则归讲原则,现实是现实。丰田、三菱、斯巴鲁已经撑不住了。
7月1日,丰田宣布,在美国市场对多款车型涨价,平均每辆多收270美元,雷克萨斯则涨208美元。虽然官方说是“例行调整”,但怎么看都像是提前分摊可能到来的关税成本。
更早之前,三菱汽车6月就在美提价,平均涨了2.1%。看得出来,日本企业不再相信“等一等就没事”这种幻想,他们要为接下来的“真正的对等”做准备了。
相比日本的含蓄,韩国表现得更现实一些。
6月30日,韩国政府公开承认:不太可能在7月9日之前和美国谈出结果。而原本希望回到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原先关税水平,现在看来几乎没戏。
在最新一轮韩美谈判中,韩方主动提出放宽对美国牛肉的限制、扩大在造船和航空领域的合作,想借此换取关税豁免。但美国的回应依旧冷淡,甚至开出了反向清单:希望韩国购买更多美国产品,放宽非关税壁垒。
这哪里是谈判?这更像是单方面下达的“购物清单”。
韩国国内也有压力。韩美FTA本就饱受质疑,如今再多让步,政府很难交代。于是,韩国只好争取延长缓冲期,期望时间能缓解一些矛盾。
但以特朗普目前的强硬态度看,缓冲期结束,就意味着谈判结束。
这一次,欧盟的“团结”形象也摇摇欲坠。
一开始,欧盟试图以整体身份跟美国谈,在半导体、医药领域让步换取豁免。**但谈判进展缓慢,不少国家已经按捺不住。
法国总统马克龙罕见强硬,表示“法国不会接受任何不对等关税”**,强调“欧洲不是美国的附庸”。这话掷地有声,却也暴露了欧盟内部的不一致。
德国工业联合会则更为担忧,指出继续退让只会让美欧之间的贸易长期失衡。
这正中了特朗普的计——分而治之,逐一击破。如今,欧盟迟迟拿不出统一方案,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而像捷克、波兰等中东欧国家,则更加倾向于单独和美国谈判,欧盟成了一盘散沙。
而印度这边,还在日内瓦“苦等”中。
特朗普对印度的语气则稍微“积极”些,称“可能会达成一种新类型的协议”,但也强调:印度市场目前太封闭了,只有开放市场,才可能获得较低的关税协议。
这是一个温和威胁。美国清楚印度的重要性,但也不愿轻易放水。印度代表团仍希望通过一些开放姿态换取缓冲期的延长,但目前看,这份“愿望清单”能不能变成“豁免通知”,谁也不敢保证。
所有这些对外施压的背后,其实都是为了一个叫“大而美法案”的美国国内政策。
这个法案刚刚在参议院通过,内容包括:减税、削减福利、提高军费和边境支出、增加债务上限。而最关键的,是它会让美国财政赤字在未来十年内增加约3.3万亿美元。
为了补上这个财政窟窿,特朗普政府打起了关税的主意。甚至他自己都承认,这场贸易战部分目的是“为这个法案筹集资金”。
换句话说,所有关税谈判、所谓“公平贸易”,其实都是填补美国财政黑洞的一部分。
美国副总统万斯也在这场法案投票中投下关键一票,让法案以51:50的微弱优势通过。可是在国内,反对声音不少。多位共和党议员指出,这项法案将削减医疗补助、影响数十万民众的医保保障。
在这场暴风眼中心,中国是唯一的“例外”。不是美国突然变得友好,而是中国早就正面应战、及时反击,赢得了谈判资本。
不是靠幻想、也不是靠退让,而是靠硬实力,靠对等还击。
这才是国际博弈真正的逻辑——没有谁可以永久当看客。今天你在旁边笑,明天你就是台上的对手。特朗普这次摆出的“最后通牒”,已经说明得很清楚:
没有盟友,只有利益。
从日本到韩国,从欧盟到印度,每个国家都在特朗普的算盘里被重新定价。大家都在权衡,是继续等待,还是主动出击。而这场牌局,能不能打得漂亮,就看谁能不靠幻想、不靠运气,而是真正拿出对等的实力和行动。
更新时间:2025-07-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