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内部员工同时加仓的灵活基金:他上任超2000天,年化超20%

祝大家国庆节快乐,本文写于2025年9月30日晚间。

本文写上半年被机构、内部员工同时加仓的灵活配置型基金,拉了一下数据,叠加要求最新一期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大于60%的有152只,多份额仅保留A类,则剩下133只基金。

如果要求截至2025年6月30日,机构持有超1亿元,则剩下60只基金;

再要求内部员工持有超100万元,则剩下31只基金。

下面分享一下数据。

一、规模大小排名

31只基金按照规模合并值由大到小排序如下,谢治宇、唐晓斌的基金是百亿基金,规模较大的基金的基金经理还有蓝小康……

数据来源:妙想Choice,截至2025年9月26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二、机构持有金额排名

31只基金按照机构持有金额由高到低排序如下,蓝小康的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A被机构持有40.79亿元排名第一,唐晓斌的广发多因子混合被机构持有35.39亿元排名第二,唐博伦的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A被机构持有18.70亿元排名第三。

数据来源:妙想Choice,截至2025年9月26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三、内部员工持有金额排名

31只基金按照内部员工持有金额由高到低排序如下,谢治宇的兴全合宜LOF被内部员工持有6256万元排名第一,唐博伦的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A被内部员工持有2940万元排名第二。

数据来源:妙想Choice,截至2025年9月26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被内部员工持有超1000万元的还有:陆秋渊的华安沪港深机会灵活配置混合(1469万元);蓝小康的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A(1354万元);易威的广发量化多因子混合(1296万元);唐晓斌的广发多因子混合(1246万元);董伟炜的西部利得新动向混合A(1167万元);周云的东方红京东大数据混合A(1096万元)。

四、基金经理超额总回报

31只基金按照基金经理任期超越基准回报由高到低排序如下,唐晓斌的任期超越基准回报高达336.27%排名第一,胡中原、周云、张晓泉、马翔等基金经理的超额回报都比较高。

数据来源:妙想Choice,截至2025年9月26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这张表我还展示了基金经理的年限,唐博伦的基金经理年限是1.41年,是新生代基金经理。谢治宇、王培的基金经理年限超12年……

这张表我还展示了基金的管理费率,大部分的基金管理费率是1.2%,但也有0.60%的低费率基金,比如胡中原的两只,陈保国、张弘的基金,甚至有管理费率低至0.40%的基金——郭雪松的工银丰收回报灵活配置混合A。

四、基金经理日均超额回报

31只基金按照C=任期超越基准回报B与任职天数A的比值由高到低排序如下,这个榜单要结合基金经理上任时间的长短来看,天数越长且排名越靠前的含金量越高。

数据来源:妙想Choice,截至2025年9月26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如果要求基金经理上任时间大于三年(1095天),则还剩下24只基金满足要求,24只基金按照C=任期超越基准回报B与任职天数A的比值由高到低排序如下胡中原、唐晓斌、张晓泉等业绩相对好。

数据来源:妙想Choice,截至2025年9月26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五、写在最后

简单收尾一下本篇文章,要求基金规模合并值小于20亿元,再多展示一下2025Q2第一重仓行业及其权重信息如下,则只剩下11只基金,其中张晓泉的基金日均超额排名第一,年化回报超20%,规模仅12.41亿元,2025Q2第一重仓行业是汽车,权重占比17.65%。

数据来源:妙想Choice,截至2025年9月26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话说,如果要求基金经理上任超2000天,年化回报超20%,基金规模不足15亿元,会有哪些基金经理上榜呢?反正张晓泉的平安新鑫先锋A是满足的。

好奇去拉了一下数据,多份额仅保留一类,发现有14只基金满足要求,数量并不多,刘元海、莫海波、曹晋、缪玮彬等基金经理的数据更亮眼。

数据来源:妙想Choice,截至2025年9月26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回到正题,截至2025年9月30日,张晓泉的平安新鑫先锋A近一年回报41.77%,同期业绩基准回报9.62%;近两年回报52.53%,同期业绩基准回报18.86%;近三年回报35.21%,同期业绩基准回报19.49%;近五年回报101.70%,同期业绩基准回报15.61%——均跑赢了业绩基准。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30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从机构占比来看,最新一期提升至80.37%。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6月30日

下表是最新一期2025Q2重仓股信息,张晓泉的持仓还是比较分散的,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仅28.29%,重仓股中汽车行业的就有5只,确实比较看好汽车。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5年6月30日,重仓股展示不构成投资建议

看了一下2025年基金中报,基金经理本人持有情况,发现张晓泉持有C份额在50~100万份,可惜不是持有A份额较多,可惜持有的不是超100万份。

资料来源:平安新鑫先锋A2025年基金中报

有一说一,这一点不如管理平安转型创新混合A的神爱前(第五部分的第2张表中神爱前也被我标了黄色的底纹),他持有平安转型创新混合A超100万份,且该基金目前单位净值超4.0,意味着持有超400万元以上——您还知道哪些基金经理持有自己的基金超400万元的?

资料来源:平安转型创新混合A2025年基金中报

最后学习一下张晓泉在2025年中报分享的看法。

“组合运作上,我们继续基于“1+X”、“X/1”的投资研究框架进行个股选择,结合预期变化、产业趋势等评估个股估值性价比,对组合进行动态优化,取得了较好的超额收益。

(阡陌说点评:好奇去查了一下元宝,平安基金张晓泉提到的基于“1+X”、“X/1”的投资研究框架指的是啥意思?元宝说:

1️⃣ “1+X”中,“1”是基本面研究,比如财务数据、商业模式,但更关注动态核心矛盾;“X”是超预期研究,挖掘市场还没发现的利好,比如技术突破或政策催化。

2️⃣ “X÷1”是组合构建公式,用潜在上涨空间(X)除以当前下跌风险(1),比值越高说明投资性价比越好,比如上涨空间50%、下跌风险10%,比值就是5,优先配置~)

具体而言,1-2月较好地把握了机器人产业链、低空经济、AI 产业趋势机会,较大幅加仓了制造与科技板块,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

到3月份,由于机器人板块股价快速上行,其估值性价比开始明显下降,我们对标的进行收益兑现,仓位部分切换至基本面有望受益政策催化的内需板块,如军工、钢铁、有色、部分消费等,另外也抄底了一部分由于没有机器人概念而出现股价下跌的传统制造业的优质个股。

4月初关税战后市场波动加剧,基于深度研究,我们一方面选择继续抄底当时超跌明显、估值性价比突出的传统制造业板块,另一方面加大以下两大板块的配置:

一是基于创新药出海BD的产业趋势性机会,持续挖掘优质标的;二是受地缘政治催化显著的军工板块,重点关注了其中受军贸提振与内需支撑较明显的个股。(阡陌说点评:看好创新药、军工)

展望后续,短期顺周期板块因国内反内卷政策预期催化而有所反弹,但我们认为最终仍将回归产业趋势与业绩基本面。

我们继续看好围绕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而诞生的新兴产业趋势,如先进制造(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AI、互联网),创新药、军工及航空航天等。

另外,对于传统行业的优质标的,也可以选择在市场错杀的时候进行配置。”

……

风险提示哈,所有筛选的数据都是历史数据,且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投资是看未来,不确定性的东西比较多,以上数据的含金量大家自己体会。

以上是我的投资思考,不一定对。做个记录方便未来反思、错得明白,谨供大家参考。当是抛砖引玉,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参与讨论。

本文是自己的梳理笔记,所有内容均是个人研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大家更关注客观数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与思考记录,基于公开信息及主观分析,旨在分享交流,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的行业趋势、公司案例或数据结论,均可能存在信息滞后、认知偏差或未预见的变动因素,读者应结合自身情况独立判断。本人不对任何因参考本文内容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投资结果负责,亦不承担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请务必理解:投资决策是个人行为,盈亏自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财经   灵活   员工   机构   基金   任超   数据   业绩   经理   妙想   来源   基准   平安   未来   走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