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看到一句话,深以为然:没有原生家庭托举的人,终要学会自己成为自己的屋檐。
我出身农村,是爸妈两边家族里第一个本科生。如今依旧平凡,却总觉得自己和家里的兄弟姐妹渐渐有了不一样的底色。不是自负,而是读书多了,心境便宽了,看待世界的角度也变了。那些他们习以为常的闲谈,那些肤浅又局限的想法,我再难附和。这种格格不入,像一层透明的膜,轻轻隔开了彼此。
就像今天坐车,一车厢的人不是横屏鏖战游戏,就是竖屏刷着短视频。大多人沉溺在即时的快乐里,不愿付出长期的、持续的努力,去迭代自己的生活,去改变既定的轨迹。
从省会城市回到老家,我真切体会到小城市的安逸 —— 节奏慢,烟火浓,不用挤地铁赶早高峰。可我愈发觉得,人这一生,一定要有一段在大城市生活的经历。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安稳,却也藏着 “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的无奈。这里最磨人的不是赚不到大钱,而是人心复杂,是非缠身。狗咬人,咬的是生人;人咬人,咬的是熟人。在小地方待着,身体安逸,心却总被琐事牵扯,累得慌。
而大城市的奋斗截然不同。身体或许疲惫,要为生计奔波,要和无数人竞争,但心是自由的。那里机会遍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全力以赴,不管是写字楼里的白领,还是街头的创业者,都透着一股向上的劲儿。可在小城市,太多人贪图安逸,稍微忙一点就怨声载道,遇事先想着推卸责任。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对奋斗的尊重,反倒像世间万物都欠了他们。入职两年多,我在公司见识了太多奇葩的人和事,个中滋味难以言说,只愿年轻的朋友能引以为戒:趁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读书,多学技能,为自己的未来多开辟几条路,多储备几种可能。
如果有机会留在大城市,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只有在那里,你才能真切感受到社会在飞速进化,时代在不断向前。前几天早上跑步,听樊登老师讲《成长的觉醒》,其中一个观点让我豁然开朗:要多和经验丰富、有才华的人接触,甚至成为朋友。这不是心机,而是对自我成长的负责。
你靠近什么样的人,就会走上什么样的路。穷人教会你节衣缩食,小人教唆你坑蒙拐骗,自律的人引领你积极上进,成功的人指引你追求卓越。人最大的运气,从来不是捡到意外之财,而是某天遇见一个人,他打破了你固有的思维定式,拓展了你的认知边界,拔高了你的人生境界。
限制一个人发展的,往往不是智商和学历,而是所处的生活圈与工作圈。这些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你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最终在人生轨迹上留下深刻的印记。就像稻盛和夫先生所说:我们的生命不应局限在四面墙内的狭窄空间,要走出去与世界接触,与他人交流,这样思想和灵魂才能得到养分,生活才会充满色彩。
这两年,我最大的收获,便是在线上自媒体领域结识了一群同频的朋友。线下虽未曾谋面,却因彼此的文字和观点产生共鸣,惺惺相惜。我们互相欣赏,偶尔交流,那些点滴的思想碰撞,像星星之火,点亮了平淡的生活。原来遇见灵魂契合的人,是这般令人欣喜的事。
我总盼着未来有机会,能和这些朋友在线下相见。也常提醒自己,别闷在家里,要让灵魂自由呼吸。周末会抽出两个小时,找一家小众的咖啡店,或是静静阅读,或是观察身边的人。那些不经意的瞬间,总能触动心灵,生出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它们像跳跃的精灵,让平淡的日子变得有趣又鲜活。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铆足劲把自己送到更好的环境里去。永远不要让心停下来,不要让精神陷入匮乏。去见更优秀的人,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去经历更丰富的人生。终会发现,那些走过的路,遇见的人,都将成为生命里最珍贵的养分,让你在成长的路上,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