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10日,台湾一个阴沉的早晨,一位快六十岁的老人被押到刑场,他叫吴石,曾经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却因为把军事情报送给共产党,被判了死刑,临死前他写下“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这两句诗,然后静静走上刑场,这个被藏了半个世纪的故事,直到近年才慢慢被人知道。
吴石的早年经历跟其他军人不太一样,十七岁那年他没继续读书,直接参了军,跟着北伐队伍上前线,嘴里唱着为国牺牲的歌,后来他去日本陆军大学读书,人在国外,心里惦记着日军的动向,悄悄收集情报,回国时带了五十六箱资料,这些材料后来帮了大忙,一九三九年诺门罕战役,苏联就是靠他送来的信息,把日军打得落花流水。

1949年,五十七岁的吴石去了台湾,那时候谁都知道这是条险路,他本可以留在大陆,可他还是去了,身边人说他常讲,个人安危算不上什么,他更惦记的是怎么把台湾带回来,在台湾他一边做着要紧的差事,一边悄悄联系地下党,甚至打算拉队伍起义,为了送情报,他一次次绕道香港,跟大陆接头,每次出门都像踩在刀口上。

最让人心里发酸的是他被抓后的样子,审讯时他一句话不说,只求见老婆最后一面,两人在牢里碰面,他憋着泪,一遍遍跟孩子说好好读书,将来成家,自己一句苦都不提,后来老婆在信里写,你爹真硬气,满脑子都是孩子,自个儿咋样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吴石牺牲后,家人一直不知道真相,直到九十年代,他的事才慢慢被人说起,同一情报小组的六位烈士里,有个叫聂曦的女特工,台媒说她长得英气,说话有骨气,可她到底怎么做的,现在没人讲得清,这些人当年为什么选了这条路,他们送出去的情报到底影响了哪些事,很多答案还锁在两岸的旧档案里。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让这些事又被人说起,但研究者说,演出来的只是很小一部分,没拍下来的那些选择、情报传递里的惊险,可能早就藏在历史的角落里,没人再提了,有人问,这些人死得值不值,也许答案就在吴石临终那句“未可窥”“未可知”里,有些事,得等后人自己慢慢想明白。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