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除了中国手中稀土这张王牌外,特朗普还忌惮这几点!

#认证作者激励计划#


哎呀!上帝啊!救救我啊!

特朗普对中国的关税谈判,远远超过他的乐观想象。细究起来,中国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也许,除了中国手中稀土这张王牌以外,以下才是特朗普最忌惮中国的理由。

一、中国已建成九大多元化区域贸易体系

近几年,中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构建贸易多元化格局,成效非常明显。对单一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大幅降低。中国贸易伙伴覆盖范围更加广泛。

2024年,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经营主体近70万家,数量再创新高。同时,我国对联合国统计分组中几乎全部国家和地区都有进出口记录。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增长10.8%,中国的“全球买、卖全球”潜力和优势加速显现。

一方面,亚太国家逐渐在中国贸易伙伴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一半以上是亚太国家,包括韩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印尼和印度等。

第一,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占外贸比重首次过半

2024年,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范围扩大到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合作成果惠及共建国家。

世界银行发布的《“一带一路”经济学》报告认为,到2030年,“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将使参与国间的贸易往来增加4.1%,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第二,中国与东盟和RCEP其他成员国

RCEP成员国包括东盟10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计15个国家。

中国海关总署和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2024年已达9823亿美元,双方已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东盟已经连续5年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和东盟外贸总额69899.2亿元(9820亿美元),同比增长9%,其中,中国累计对东盟出口4.1万亿元,同比增长13.4%;从东盟进口2.8万亿元,同比增长3.2%。对东盟连续9年进出口保持增长,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同时,对RCEP其他四国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贸易都有显著增长。

韩国作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2024年,中韩双边货物贸易总额为23345.64亿元,同比增长6.9%,占我国贸易总额的5.32%。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总额为21934.31亿元,同比下降2%,日本为同期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占我国贸易总额的5%。

2024年,是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协定正式签署十周年,中国连续超过10年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保持这一地位。中国与澳大利亚贸易总额为15031.54亿元,约占澳大利亚出口的三分之一。占我国贸易总额的3.43%,其中,出口5030.93亿元,同比下降3.1%,进口10000.61亿元,同比下降8.9%,贸易逆差4970亿元。

中国已经跃居至新西兰的最大经贸伙伴,超过其邻国澳大利亚和美国。2024年,中国与新西兰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01.52亿美元,占新西兰全部贸易额的22%左右,超过澳大利亚的12%、美国的11%、日本的6%和韩国的5%。

第三,中国与欧盟

目前,中国和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欧盟则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中欧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贸易量超过四分之一。中欧贸易额,从1975年的24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7858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投资方面,从零上升到2600亿美元,增长迅速。

中方统计数字显示,2024年中欧贸易总额为7858.2亿美元,同比增长0.4%。我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对欧盟出口5164.61亿美元,同比上升3%,自欧盟进口2693.63亿美元,同比下降4.4%。

欧盟统计局发布数据,2024年中国为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占欧盟外进口总额的21.3%;是第三大出口市场,占欧盟外出口总额的8.3%。

若将统计范围扩展至整个欧洲(含非欧盟国家),中欧贸易总额达12268.09亿美元,同比增长1.3%。

第四,中国与金砖国家和伙伴国

数据显示,2024年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30%,占全球人口近一半,贸易占全球1/5。扩员后的“大金砖”在全球GDP中的占比,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从31.6%提高到35.6%。2024年,中国对其他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进出口增长5.5%。

第五,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

2024年,我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间贸易额为5125.4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2.7%。包括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在内,贸易额达创历史纪录的8900亿美元,约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4.4%。截至2024年底,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各类投资存量超1400亿美元,承包工程累计新签合同额超1万亿美元,完成营业额超6800亿美元。

第六,中国与中亚五国

2024年,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额达6741.5亿元人民币,较2013年翻了一番。《中国同中亚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作为我国首次同周边单一区域内所有国家整体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推动“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调发展,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第七,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

中拉经贸合作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中国已与超过20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直接投资存量达到6008亿美元。2024年,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流量147.1亿美元。

数据显示,2024年,中拉贸易额5184.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0%。

中国坚持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一道,共同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坚决反对国际霸道霸权霸凌,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的立场。

第八,中国与海合会国家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贸易额在2024年飙升至2880亿美元。

第九,中国与非洲国家联盟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贸易额由873.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1万亿元,年均增长14.2%,2024年,中非贸易额达到了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8%,连续第4年创历史新高。今年前5个月,我国对非洲进出口9632.1亿元,同比增长12.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同时,中国与其他主要贸易大国贸易额都有提高。

与俄罗斯双边货物贸易总额为17410.03亿元,同比增长2.9%,占我国贸易总额的3.97%。

中国与墨西哥双边货物贸易总额为7785.51亿元,同比增长10.5%,墨西哥为同期我国第十七大贸易伙伴,占我国贸易总额的1.78%。

2024年,中国与加拿大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930.42亿美元。中国对加拿大出口商品总值为464.43亿美元,中国自加拿大进口商品总值为465.99亿美元。

近年来,中国同南亚国家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24年中国和南亚国家贸易额接近2000亿美元,10年间实现翻番,年均增长率约6.3%。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最大贸易伙伴。

特朗普对中国的关税谈判,远远超过他的乐观想象

二、制造业才是决定中美两国贸易发展前景的关键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全球最主要的制造业大国中,中国是唯一的断层领先的超级强国。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稳坐头把交椅,2024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约合56930.69亿美元。美国工业增加值为37441.51亿美元,中国工业增加值是美国的1.52倍。中美两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中国为30.05%,美国为12.83%。其中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中国为24.87%,美国为9.98%。

按照世界银行数据,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在2006年首次突破10%。2010年达到18.2%,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21年达到30.5%,首次超过美、德、日、韩四国之和。2023年,我国制造业总产值占到全球35%,超过全球其他前十名国家及地区总和。“十四五”以来,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我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指出,1980年,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才5%,到了2024年,已经升到31.6%,预计到2030年可能还会涨到45%,届时产值将达到美、日、德三国加起来的2.3倍。

《经济学人》引用世界银行的调查报告数据,以证明中美两国在制造业上的巨大差距。按照2023年的数据,中国的发电量是美国的两倍,钢铁产量是美国的12.6倍,水泥产量是美国的22倍。中国的工业制成品,中国造船厂生产的船舶总吨位超过全球产量的50%,汽车产量3020万辆,是美国的三倍。

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20个工业产品是全球数量第一。个人计算机、手机、空调、太阳能电池板等一批重要产品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中美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对比为:

钢铁产量:2023年中国钢铁产量10.2亿吨,美国8000万吨。

发电量:2024年中国年发电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美国年均发电量大概是4.3万亿千瓦时。

水泥:2023年中国水泥产量20.2亿吨,美国9000万吨。

汽车:2023年中国汽车产量3016万辆,美国1061万辆。

工业机器人: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43万套,美国4.4万套。

截至到2024年,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特别是中国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快速崛起。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是“新三样”崛起的最大底气。“新三样”快速崛起,成为中国制造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标志。“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

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千万辆的国家,水电风电光伏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国际造船市场份额连续15年居于世界第一、5G基站占全球总数的60%以上。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手机产量全年超过16亿部。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和光纤宽带网络,累计建设5G基站425万个。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达42%。5G的核心网、千兆光网、算力创新应用在工业、医疗、能源等领域实现规模推广。全国建设5G工厂4000余家,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4.1%。

当然,美国制造业依旧处于世界第二。但是,美国制造业高度依赖海外供应链。国内再生产和加工的中间产品占总进口的60%。就是说,掌控制造业的主动权根本不在自己手里。

美国对中国工业供应链短零部件依赖度是中国对美依赖的 3 倍。造一辆皮卡都要从中国进口线束、传感器等 300 多个零件。反观中国,电动车产量占全球 60%,宁德时代的电池成本较 2020 年暴跌 40%, 全球 500 强企业中,70% 在华设有研发中心。 美国卖给中国的产品,中国可以轻松地找到替代,而美国却很难找到中国商品的替代品。

中国科技集群崛起

2024年9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1991年以来,我国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增长了10倍,2013年超过美国,2023年达724万人/年,连续11年稳居世界第一。

2024年8月2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先期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连续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

报告显示,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超过2023年的24个。美国紧随其后有20个,德国有8个,印度和韩国各占4个。 中国有26个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有4个中国产业科技创新集群进入了前10强,包括深圳—香港—广州、北京、上海—苏州。

目前,中国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到26个,占比全球第一。

筑牢中国科技长城

四、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战,美国连续六年惨遭反噬的阴影还在眼前

2018年,特朗普以所谓“301调查”结果为由,对中国价值3700多亿美元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单方面挑起贸易战。这正是特朗普担任总统的第二年。

2018年,中美贸易6335.19亿美元。对华贸易逆差总额4192亿美元,比上年扩大436亿美元。

2019 年,中美贸易5415.60亿美元。对华逆差3452亿美元。虽然减少738亿美元,但逆差“窟窿”被加大从中国进口的墨西哥、越南、加拿大、瑞士和爱尔兰等国完美“填补”,所以美国全球贸易逆差扩大520亿美元。

2020 年,中美贸易5869.79亿美元,对华贸易逆差3103亿美元,减少350亿美元。美国似乎看到逆转希望。可惜,一切又变了。

2021年,中国贸易顺差为6764.3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29%,打破世界记录;美国贸易逆差扩大27%,创下8591亿美元的纪录高位。中美贸易7557.76亿美元。占美国总额的41%。逆差3553亿美元,增长14.5%。

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7.7%。首次突破了40万亿元人民币关口,在2021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贸易顺差8776.0亿美元,扩大30.9%。其中,中美进出口总值5.05万亿元,增长3.7%。按美元计算,中美贸易额为7594.3亿美元,比2021年增加0.6%。其中,中国对美出口上升1.2%。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美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906亿美元。美国的逆差增至创纪录的3829亿美元。比2021年的3530多亿美元,增长7.7%。美国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加大自身反噬程度。

2023年中美贸易总值为4.67万亿元,同比下降6.6%,对美出口3.52万亿元,下降8.1%,自美国进口1.15亿元,下降1.8%,对美贸易顺差2.37万亿元,即3365亿美元,美国还是中国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国,占比41%。

2024年,中国海关统计,中美总贸易额是6882.8亿美元。中国出口美国5246.56美元,中国进口美国1636.24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3610亿美元。

懂王深知这将决定中美未来之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财经   中美   稀土   王牌   中国   手中   贸易战   美国   美元   贸易   全球   我国   国家   东盟   贸易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