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临近,白酒行业迎来新一年的“黄金周”。
有市场分析指出,中秋国庆双节临近提振了市场对白酒消费的预期,多家知名酒企近期密集推出新品,提前布局节日市场,迎合消费升级趋势。同时,各地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为白酒回温提供了有力支撑。
具体到从市场调研来看,河南、山西市场地理位置虽临近,但市场温度差距不小,除去市场经济大环境影响外,香型、政策成为此次双节的重要决策点。
1
市场逐步“解冻” 双节预期不高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一直以来是白酒市场的热土。
禁酒令后,作为监管重点地区,河南一度传出“全省120万公职人员24小时禁酒”的全天候禁酒时代,即便被火速辟谣,但工作日不能喝酒、中午禁止饮酒以及单位酒精测试成为当地正常监管范围,管理力度可从其中窥探一二。
据市场调研显示,河南地区6至7月,高端白酒动销直接腰斩,8月前后跌势虽略有回稳,但整体市场规模收窄20%~30%。面临最严“禁酒令”,豫酒公务消费市场面临大量萎缩。值得注意的是,受到影响的不仅是本土品牌,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头部酒企在政务、商务场景中的份额同样大幅萎缩。此外,当地酒企上半年表现多以动销微增,利润下滑为主,饮酒场景受限后,宴席成为白酒动销主要场景。
根据当地经销商反馈,中秋、国庆双节前酒企动作不多,市场反馈相比6、7月份多了一些,但价格带下滑明显。酒企方面,仰韶酒业节前按例召开订货会,活动力度与往年相差无几,品牌市场动作趋于保守。
纵观河南市场,此次政策干预短期内抑制了部分政务、商务消费,白酒大盘承压,尤其是头部名酒酒企。事实证明,单纯依赖公务消费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大众消费、宴席市场、商务接待以及个人家庭消费场景值得更多重视。
今年8月河南省酒业协会牵头组织,汇聚了仰韶、杜康、宋河、宝丰等12家豫酒集体推出了17款定价40-70元的光瓶酒产品。
眼下,整个河南市场还在“禁酒令”的影响下逐渐解冻,对豫酒而言,这既是严峻挑战,更是历史机遇。全国化布局的战略要务愈发紧迫,如何建立起更加抗风险的企业结构在行业洗牌中掌握主动权,已然成为市场生存必修课。
2
山西市场回暖明显
与河南相邻的山西市场,双节前温度却大有不同。
当前,国庆、中秋双节市场预订需求已经开始升温,动销情况持续增加,市场情况持续乐观。这一趋势在经销商中得到验证,反映出市场信心的持续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发布的“禁酒令”等限制性措施对山西汾酒冲击有限。例如,汾酒高端产品中青花26、青花30目前还在价格上升通道,尚未进入600元以上强承压区间;而以玻汾为核心的大众价位带根基稳固,为酒企与渠道提供了坚实的信心支撑。
据市场反应,汾酒与去年同期对比略微增长,动销增长率上升5-8%,其中老白汾酒、青花汾酒20动线反应良好。山西本地酒企在汾酒的市场带动下呈现上升趋势,当地市场在双节前气氛活跃。叠加“2025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将在9月29日于吕梁召开的利好,当地酒企、经销商信心较足,市场动作频繁,酒企见竞争市场感觉较强。有酒企高管在交谈中表示“实际市场情况要比外面传的温暖一些”。
清香型白酒以山西为核心大本营,凭借高性价比优势高度契合当前理性实用的消费趋势。山西汾酒作为品类龙头,增长势头强劲,无论在白酒市场还是业绩表现中表现亮眼。清香核心产区更是依托历史积淀、工艺传承和规模优势持续蓄力,带动当地一众酒企发展,打开了全国化及高端市场的增长空间。
另外,白酒作为山西重点产业,在政策引导下持续推动地区酒类消费从“价格导向”转向“价值导向”。政策红利成为酒企提升品质、构建品牌的重要“点金石”。
近日,山西吕梁推出餐饮促消费政策,以每周发放消费券的形式激发市场活力,打造可持续的消费预期。这一举措让酒企得以更精准地制定市场策略。作为与餐饮场景深度绑定的行业,白酒无疑将成为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很长一段时间内,白酒厂商只要做好中秋、国庆、元旦、春节旺季促销,一年业绩就能完成大半,这种“大分销、大批发”模式,在如今的市场消费环境下已与趋势相背离。
在与经销商的交流中发现,虽然共同面对宏观环境的挑战,但在新一轮市场洗牌中市场表现却呈现分化态势。河南与山西两地虽地理相邻,却因香型偏好、政策执行及市场结构的差异,走向了不同的复苏路径。这一对比不仅反映出白酒市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也进一步表明,酒企在深化产品布局与区域策略的同时,亟需结合本地消费特征与政策导向,才能在结构性增长中把握先机。
(来源:酒业实战局)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