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10岁男孩乐乐的事让人揪心,期末考试又垫底了,他爸气得当场摔了手机,可这孩子缩在墙角直掉眼泪。说来也讽刺,这位一年到头见不着几面的父亲,平时在家就知道刷短视频,上次陪孩子写作业都不记得是哪年的事了。
现在很多家长都把"让孩子自觉学习"挂在嘴边,可这真的靠谱吗?专家说了,孩子的大脑要到25岁才发育成熟,让一个小学生像大人一样自律,这不是强人所难吗?北京师范大学做过调查,那些成绩拔尖的孩子,家里至少有一个家长是真正参与到学习中的。海淀区一位资深老师说得更直白:"哪有什么天生的学霸,都是家长在背后用心引导的结果。"
说到用心,南京的李女士就是个好例子。她每天雷打不动陪儿子做三件事:花15分钟一起分析错题,不是直接告诉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思考;用番茄钟的方法安排学习时间,学25分钟就陪孩子跳会儿绳放松;周末还把课本知识变成好玩的小实验。三年下来,这个曾经成绩倒数的孩子居然拿了省级科学竞赛奖。孩子说,妈妈让学习变得像打游戏闯关一样有意思。
可现实中有太多家长在"双标"教育。一边要求孩子专心学习,自己却在旁边刷短视频笑得前仰后合;一边抱怨孩子兴趣班半途而废,自己却连陪孩子坚持做一件事都做不到。心理专家说得很实在:"孩子就是家长的镜子,你怎么对待学习,孩子就会怎么学。"
想想确实是这样,我们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可有没有想过,当孩子遇到难题时,我们是耐心引导还是冷嘲热讽?当孩子想放弃时,我们是一起想办法还是只会发火?有句话说得特别到位:"家长在等孩子自觉,孩子却在等家长参与。"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教育这件事,说到底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战斗。那些真正优秀的孩子背后,往往都站着用心陪伴的家长。所以啊,与其天天念叨"你要自觉",不如想想我们自己做家长的,是不是也该自觉一点了?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