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足融媒】
随着三伏天临近,大足区中医院内前来咨询三伏贴的市民络绎不绝。作为中医“冬病夏治”的特色疗法,三伏贴近年来备受市民青睐。三伏贴是否人人都能用?主要适用病症有哪些?贴三伏贴有哪些注意事项?为此,记者实地探访大足区中医院,为大家揭开这一传统疗法的“养生密码”。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的简称。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冬病夏治”奠定理论基础,强调顺应季节调理身体预防疾病。
大足区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副主任李宗花介绍,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人体阳气也处于升发状态,此时通过药物、艾灸等方式刺激穴位,可增强体内阳气,驱散蓄积的寒邪。三伏贴就是最经典的“冬病夏治”方法,用辛温药物贴敷穴位(如肺俞、大椎等),通过药物和穴位刺激温阳散寒,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记者了解到,三伏贴配方以白芥子、细辛等辛温药材为主,辅以生姜汁调和,通过刺激穴位激发阳气,达到“未病先防”的效果。贴敷穴位因人而异:呼吸疾病多选大椎、肺俞、风门穴等,关节疼痛贴敷肝俞、肾俞、阿是穴等,儿科则侧重膻中、足三里等。医生会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辨证选穴,以确保疗效。
“三伏贴不是‘万能贴’,并不能包治百病。”李宗花表示,三伏贴的主要适用病症是呼吸系统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以及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儿科疾病等,建议市民根据体质需要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且理性看待其作用,避免盲目跟风或夸大疗效。
“三伏贴的治疗时间是每年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也可以做伏前预贴和伏后加强贴。”李宗花说,三伏贴的贴敷周期和时长都有讲究。每年贴敷1个疗程(3-4次),连续3年以上效果更佳。成人一般贴敷4-6小时,儿童皮肤娇嫩,时间应缩短至1-2小时,以皮肤感觉微热、微微发红为度,切忌为了追求效果而超时贴敷,以免引起皮肤起泡。
此外,医生特别提醒,皮肤破溃或感染、药物过敏者、严重心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发热或感染性疾病急性期及阴虚火旺体质人群需避免贴敷,三岁以下婴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也应谨慎选择。
记者 侯小梅 熊敏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