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残联:“多彩托养”点亮残疾人新生活

训练室里传来整齐的拍手声,几位托养对象正跟着护理人员做肢体锻炼操;手工桌上,有人专注地用扭扭棒编织小摆件,有人拿着串珠练习穿连……午后的残疾人托养点一片热闹,托养残疾人在这里享受着贴心照料。“每天有事做、有人聊,住得舒心,家人也放心。”托养对象焦玉林一边收拾手工材料,一边笑着说,这里就像一个温暖的“家”。这是陇县残联针对重度残疾人群开展托养的一个缩影。

“多彩托养”是陇县残联针对重度残疾人群体推出的特色做法,旨在通过生活照料、能力训练、心理疏导等服务,解决托养对象生活自理难、社会适应弱等实际问题,增强其生活信心和幸福感。此前,陇县残联通过走访调研发现,部分残障人士因缺乏专业照护,存在生活技能退化、心理封闭等情况,家庭照护压力较大。“要让托养对象不仅‘住得下’,更要‘过得好’”“得从衣食住行到心理状态全方位关注”……随着调研深入,“以专业服务赋能残障群体,让他们重拾生活乐趣”的思路逐渐清晰,残疾人托养点建设也成为残联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5年,残疾人托养服务内容全面升级,采取集中、居家、村级风帆三种托养方式,共建成4个托养点。托养过程中围绕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提供叠被子、穿衣、整理床铺等起居指导,保障托养对象清洁整洁;针对社会适应需求,普及礼仪常识、两性知识,组织看新闻、学技能,帮助他们熟悉社会规则;结合身心特点,开展唱红歌、做手工、心理咨询等活动,锻炼肢体协调能力,缓解不良情绪。同时,特别关注女性托养对象,加强自我保护权益宣传;为肢体残疾对象提供辅助器械使用指导,全方位覆盖需求。

陇县残联业务人员陈会娟表示:“今年以来,我们共为219名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其中,集中托养点38人,村级风帆托养点53人,居家托养服务128人。服务过程中,我们定期开展“下沉式”督导,与残疾人一起活动,共同用餐,切实提高了残疾人的入住体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托养,托养对象们的变化显而易见。曾经沉默寡言、整日呆坐的焦玉林,如今主动帮着收拾碗筷,还会即兴表演秦腔;视力三级的陈万怀从自闭卧床到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更得到护理人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照料;党员马志锋则主动承担修锁、疏通管道等工作,用行动温暖着整个集体。“像换了个人”“减轻了家里大负担”“真心感谢这里的照顾”……家属们的感慨道出了托养服务的实效。

托养对象纷纷为服务点赞,“吃得好、活动多、护理人员贴心”是大家的共同感受,不少人已经盼着下次再来。未来,陇县残联将继续倾听托养对象的需求,优化服务内容,让“多彩托养”持续传递温暖,帮助更多残障群体拥抱更有质量的生活。

(宋承志)

责任编辑:刘旸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育儿   陇县   残联   残疾人   新生活   多彩   对象   残障   肢体   手工   群体   风帆   温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