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咱来唠唠小米这场15周年战略发布会,那可真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科技界的武林大会,各路高手齐聚,小米更是拿出了看家本领,亮出了两款大招——玄戒O1芯片和小米YU7汽车,这是要在江湖上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啊!
先说说这玄戒O1芯片,那可是小米自研的手机SoC芯片,就像一位武林高手练就的绝世神功。雷军一上台就放狠话:“芯片研发是公众对小米的期待,更是我们迈向高端的必由之路。”这话听着就霸气!这芯片采用了第二代3nm工艺,集成190亿晶体管,面积达109mm²,安兔兔跑分突破300万,这数据一出来,直接把其他对手甩出几条街。而且,它已经搭载在新发布的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及Watch S4等产品中,就像高手带着新武器闪亮登场,准备大干一场。
雷军还透露,小米早在2014年就启动大芯片项目,中间虽然遇到巨大困难暂停过,但2021年初又重新启动,到现在整整走了11年,累计投入135亿元,当前团队已超2500人,2024年研发预算达60亿元,规模位居国内前三。这投入,这决心,就像一位执着的侠客,为了追求武学的最高境界,不惜一切代价。雷军自己也说:“芯片并不是一拍脑门的决定。”这背后的艰辛,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不过,雷军也坦言,研发这枚芯片的过程“不可能一上来就吊打苹果”,但他也不避其锋,“我们做得好的地方付出了很多努力,如果大家看到我们有超越苹果的地方,请大家给我们鼓个掌。”这自信又谦逊的态度,还挺让人佩服的。
再来说说这小米YU7汽车,这可是小米的第二款车型,也是首款豪华SUV,就像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剑客,准备在汽车江湖中闯出一片天地。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提供标准、Pro、MAX三个版本,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搭载700TOPS的辅助驾驶计算平台,强调高阶智能驾驶能力,这配置,简直就是要和特斯拉Model Y硬刚啊!
在外观设计上,YU7可是下足了功夫。车身比例、颜色以及细节设计都与SU7保持了一致风格,但最大的不同就是做了大量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全车共有40处风阻优化设计,以及10组贯穿式风道、19个风口来整理全车气流,最终风阻系数达到了0.245Cd。这空气动力学优化带来的最直接表现便是续航里程的提升。标准版与Pro版搭载的都是96.3kWh的磷酸铁锂电池,标准版续航里程达到835km,Pro版由于是四驱配置,便只有770km。Max版本搭载的则是101.7kWh的三元锂电池,综合续航达到760km。无论后驱还是四驱版本,YU7的续航成绩都做到了行业前列。而且,在800V高压平台的加持下,YU7 Max版本还能实现5.2C的超充倍率,达到15分钟补能620km的补能表现,这简直就是长途旅行者的福音啊!
除了续航,被动安全也是YU7的重头戏。车身结构再升级,除了车头与车尾的加固外,YU7在底部增加了1500MPa的防刮底横梁,能有效降低石子刮坏电池包的概率。在电池涂层方面,YU7则采用了52.99万元SU7 Ultra的同款防弹涂层。还有新材料与新结构的应用,小米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发了强度达2200MP的热成型钢材,这类钢材一是被应用在四个车门的横向防撞梁上,二是借鉴防滚架设计理念,通过热气胀管技术,嵌入A柱与B柱之中,主要目的就是保证碰撞下乘员舱的安全。这套被动安全的加固,让YU7通过了50余项碰撞测试,可以覆盖C-NCAP、C-IASI规定的所有碰撞标准,能有效提升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安全信心。
在辅助驾驶方面,YU7也是毫不含糊。全系标配制程4nm、拥有700TOPS算力的英伟达Thor车载计算平台,以及由1个点云距离达到200米的激光雷达、1个4D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以及12颗超声波雷达组成的传感器结构。其中,在车载摄像头方面,小米还将全车7颗摄像头增加了ALD镀膜,抑制了逆光、眩光产生的视觉干扰,让摄像头的信息输出更加稳定,从而提升辅助驾驶的安全性。
雷军在发布会上还把YU7的三个版本分别与特斯拉Model Y的三个版本进行了详细对比,YU7优势明显。标准版本中,YU7的综合续航里程较Model Y标准版本增加数百公里;Pro与Max版本更是增加了Model Y未使用的空气悬挂配置。小米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挑战全球最受欢迎的纯电SUV车型Model Y。从SU7的定价策略中,我们可以推测,YU7在定价上也将与特斯拉展开厮杀。
不过,有网友就问了,小米YU7的上市交付时间定在7月份,与之前的事故风波间距有三个月之久,是不是在突击增加YU7的安全属性呢?有行业人士透露,热成型钢材和防撞梁的部分,研发耗时起码1年以上,“绝不是3月底事故发生后,小米临时抱佛脚的功课”。与SU7从配置分高低的辅助驾驶方案不同,给三个版本标配相同的辅助驾驶硬件,也许是小米YU7没能更快上市的原因之一。
这场发布会,小米不仅展示了芯片和汽车,还带来了一系列围绕玄戒平台开发的新品,包括小米15S Pro、小米Civi 5 Pro、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Watch S4等,以及家电品类的新品,如空调、冰箱、洗衣机、净水器及Mini LED电视等。这些产品不再是简单的“硬件堆料”,而是构建在以芯片为基础、以澎湃OS为连接、以AI为交互核心的统一技术底座上。雷军多次强调,小米当前已不只是手机公司,而是进入了“从0到1”完成芯片、汽车、智能工厂布局的科技公司。从“性价比”起家,到逐步建立起OS、芯片、汽车、IoT协同的全栈技术能力,小米正在完成一场典型的“技术型企业”转型。
雷军还透露,未来五年(2026-2030年),小米研发投入预计2000亿元。“后来者也有机会。”雷军在现场一字一句地说。这或许不仅是在回应怀疑者,更是在为小米下一个十年的攻坚战定下信心的注脚。
各位看官,你们觉得小米这次能成功吗?YU7和玄戒O1能不能在市场上大放异彩?快来留言评论,一起聊聊吧!
更新时间:2025-05-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