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暑假已至,南宁的学习氛围却愈发浓厚。市区各大图书馆迎来客流高峰,阅览区、自修室“一座难求”成为常态。与此同时,城市的商业中心也悄然兴起一股“学习热”,环境雅致的品牌咖啡店和设施完善的付费自习室凭借舒适的学习环境与便捷的地理位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充电”,成为假期学习的新去处。
公共图书馆:免费座位成“稀缺资源”
7月24日清晨,自治区图书馆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开馆后自习区迅速满员。记者走访发现,南宁市图书馆、青秀区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也上演着同样的场景,有限的免费座位在暑期成为“稀缺资源”。为了抢占一席之地,不少市民早早到达图书馆外排队等候,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晨读风景线”。
当天下午2时许,南宁市图书馆4楼的中文图书阅览区中庭的椭圆形阅读区座无虚席,几乎每张桌子前都坐满了埋头学习的读者,有的在奋笔疾书,还有的戴着耳机专注地阅读电子资料。一名备战司法考试的大学生说:“这里环境安静,学习氛围好,但就是来得晚一点就找不到位置了,所以我每天很早就过来等。”2楼的公共自修室同样“一位难求”,不少晚到的读者只能遗憾离开。
青秀区图书馆内同样坐满了人,大家在安静的环境中沉浸于阅读与学习。青秀区图书馆馆员陈志君介绍,暑期到馆人数比平时增加了近1倍,自习区、阅览室全天满座,“暑期图书馆每日接待读者近千人,我们为‘自习族’打造了安静舒适的空间,助力读者高效学习”。
付费自习室:新晋“打卡地”受青睐
在公共图书馆“一座难求”的背景下,环境安静的品牌咖啡店、设施完善的付费自习室迅速走红,成为新晋学习“打卡地”。
近期,某知名咖啡品牌推出自习室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其华南区域1000多家门店有一半以上陆续开放自习室区域。记者在南宁宜家、万象城、万象汇等商圈的咖啡店看到,不少顾客带着书本、笔记本电脑前来,点杯咖啡后便投入学习或工作。“图书馆人太多太拥挤,完全安静的环境反而容易让我分心。”市民小陈表示,咖啡店适度的背景音和白噪声,配上咖啡香气,让自己更专注。
位于五象航洋城的魔方城市书房开业不久便备受关注。24日下午3时许,不少市民在此专注看书、刷题,手边放着咖啡和美食。“我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网友打卡的照片和视频,觉得环境、氛围都很不错,这两天中午吃完饭,就让家人送我到这里自习。”初中生小鲁表示,在魔方城市书房里自习,累了可以点饮料、简餐,不像在图书馆那样担心吃东西会影响别人。
魔方城市书房店长刘金枝介绍,这里划分了不同的自习区域,消费满一定的金额可选择对应区域。每个座位都有台灯、充电插座,还可以享受免费的柠檬水、热开水。此外,这里有很多独立的小包间,能提供私密、安静的自习环境,很受消费者欢迎。
此外,西西弗书店的“阅读+咖啡”复合空间、来悦读文化院的会员制书房等特色阅读场所,也凭借其独特的环境和服务,成为南宁市民学习的新去处。这些新兴的“第三学习空间”正重塑城市学习生态,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
新兴自习场所兴起:折射发展新趋势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富海认为,付费自习室、咖啡店等新兴自习场所的流行,是新兴消费模式发展的表现,反映出当代社会对高效学习环境及空间归属感的迫切需求。“学习场所的多元化扩张,本质是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服务供给、个体需求演化与商业资本互构的结果。”杜富海表示,社会公共空间资源紧张、职场环境竞争强度大、人们生活空间发生改变等因素都在推动学习场所从传统图书馆向商业空间多元化扩展。这反映出城市公共空间正经历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从人们生活放松的物理容器向寄托理想和努力的情感载体转变。
杜富海预测,假期这股学习热潮会持续,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在离开校园后仍需不断学习,以满足社会发展和职场竞争需求。持续的学习热潮能使城市空间的效能实现跃升,盘活一些闲置的空间资源,有利于越来越多拥有复合型功能的公共空间出现。良好的学习空间能营造社会全员学习氛围,商业化学习空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消费,助推经济发展。
针对公共学习空间的优化,杜富海建议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营”的管理模式,确保公共学习空间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商家优化公共学习空间硬件设施,尤其是引导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公共学习空间的硬件升级和设施改造。同时,需要人性化管理公共学习空间,如针对老年人开设专享公共阅读室,针对青年学生适当延长图书馆等公共学习空间的开放时间,在寒暑假增设临时的自习座位等。
(来源: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