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自主研发的“国之重器”,为何在新津下线?

一台神秘的“大家伙”,在成都新津经开区中铁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揭开了神秘面纱。这个由新津研发、新津制造的全链首台土压平衡盾构机“川山甲1号”在昨日(24日)重磅下线后,引发全网广泛关注


作为国之重器,盾构机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涉及地质、机械等多学科技术,超1万多个零部件,是衡量一个国家地下施工装备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川山甲1号”盾构机还能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端低温环境下“勇往直前”,是专攻高寒冻土施工的“地下钢铁蛟龙”。一经亮相,便直接“出海”,直抵欧洲。



作为中国中铁和四川省在装备制造板块深化央地合作的开篇之作,“川山甲1号”同时也是四川打造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的关键落子。


这个自主研发的“国之重器”,为何在新津下线?我们今天将去寻找答案,深挖背后的故事。



高寒冻土上的“机甲战士”!

“新津造”硬核智能装备供货全球


“川山甲1号”的开挖直径达3.72米,整机长约135米,刀盘采用15.5寸滚刀,搭配小刀间距、大开口设计,配合主驱动和推进系统的强劲动力,既能保障高效开挖,又能有效防止结泥饼,其专为零下40摄氏度极端低温环境下的永久冻土层施工量身定制,是高寒冻土上的“机甲战士”。


作为全链首台“四川造”高端装备盾构机,一经亮相,便“出海”发展,即将应用于欧洲高纬度水利工程,真正实现了“新津造、全球用”,这台意义重大的盾构机为何会全程在新津研发、设计和生产呢?



这是“央地协同”发展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


早在2023年9月,由中铁工业牵头,联合四川水发集团、中铁六院组建就组建了中铁高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并落户新津。


两年不到,便建成西南首个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智能总装产线,在盾构机关键技术领域实现全面突破,构建起覆盖控制系统、监测预警、施工装备的全链条国产化体系。


而“川山甲1号”的诞生,不仅是中国中铁与四川“15+N”重点产业链战略的标志性成果,也让成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影响力、集聚力全面提升。


除了“川山甲1号”,该基地另一位“机甲战士”——首台再制造盾构机“中铁502号”和大机配套等装备产品也在昨日同步亮相,展现出该基地多元高端智能装备的制造实力,将为高原铁路等重大工程提供供应保障。



据了解,“中铁502号”盾构机是专门针对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特点研发而成,创新采用自适应注浆系统,可实时调整注浆量和压力,有效应对溶洞等复杂地质。


新津,正以“立园满园”行动为牵引,通过精准的强链补链、延链壮链,书写高质量发展“新津答卷”。



全生命周期服务精准护航!

“新津造”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链加快形成


“新津交通便利、智能制造产业基础扎实、人才政策好,是吸引我们的重要原因。”中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的这句话,道出了政企双向奔赴的真心实意。


时至今日,公司董事长徐浩仍然清晰记得,今年1月项目一期竣工时的激动心情。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总投资约10亿元的项目刚刚建设时,曾让他捏了一把汗,“因为进度一旦滞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步伐。”



没想到,项目落地新津后,当地政府迅速成立了“项目提速开工促投资工作专班”。通过强化招商引入、运营管理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快速破解了开工难、进度慢等问题。最终,仅用270天便实现落地、开工、投产的“新津速度”!


更令人惊喜的是,仅3个月后,一个占地237亩,将新增智能立体仓库、全自动包装线等先进设施的二期厂房也开工建设,预计今年末投入使用。


中铁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全面建成后,将实现年产盾构机14台、隧道施工专用设备50台套等,预计年产值达18亿元,带动就业超千人。



记者了解到,公司采用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模式,临时生产线目前已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运行,此次“川山甲1号”的横空出世,便是一次重要的里程碑。


然而,这台万众瞩目的盾构机背后,也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曲折。


“比如我们需要适应欧洲客户的使用习惯,针对高寒地区特性,也需要我们进一步提升设备的抗寒性能。”中铁智能装备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章龙管说。


关键时刻,全生命周期服务再次展现了强大动能。“新津经开区的精准服务,解决了研发过程中的各类堵点、难点,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项目相关负责人感慨道。


正是政府与企业长期以来的协同发展,才让昨日的一幕更加珍贵。



如今,首台盾构机的顺利下线,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新津激起连绵不断的高端智能装备产业涟漪。


5家盾构机配套企业已意向签约入驻新津,涵盖液压系统、电气控制、刀具制造等核心领域。


更令人期待的是,企业还将和新津一起,共建“地下空间产业园”,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打造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高地。


如今,新津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强链补链,让“新津造”的硬核实力不断突破,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科技   新津   自主   盾构   装备   智能   冻土   产业   欧洲   项目   精准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