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宣布自2025年起对3岁以下婴幼儿每年发放3600元育儿补贴,然而48小时后,多家奶粉、尿裤、早教机构却同步提价8% - 15%,这一现象引发了广大老百姓的质疑:国家发放补贴本是为了减轻育儿家庭的负担,可老百姓的钱究竟进了谁的口袋?
从市场供需和企业盈利角度来看,新生儿数量的减少使得奶粉市场需求下降,企业为保证利润,选择提高价格。以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以前每月能销售100罐奶粉,每罐利润10元,月利润可达1000元;如今每月仅能销售50罐,若想维持1000元的利润,就只能将每罐利润提高到20元,即通过涨价来实现。所以,从这个层面讲,企业为了自身盈利,老百姓多支付的奶粉钱部分进了企业的口袋。
生产成本的增加也是导致奶粉涨价的重要因素。虽然生鲜乳价格目前处于低位运行,但生产奶粉的其他成本,如包装材料、运输费用、人工成本等都在上涨或维持在高位。并且,企业为了提升奶粉品质和竞争力,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这些增加的成本最终都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例如,陕西一家羊奶企业负责人表示,《乳粉新国标》的实施让每罐400克羊奶粉的原料成本增加了5 - 8元。由此可见,成本上涨部分的费用老百姓买单后,流入了弥补企业成本支出的方向。
企业的营销策略同样对奶粉价格产生影响。当下奶粉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为吸引消费者,不断推出新的产品系列、升级配方,新推出的产品价格往往高于老产品。比如有的品牌推出添加特殊营养成分的高端奶粉,价格自然提高。而且企业为推广新产品投入的大量广告费用也会计入产品成本,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这部分因营销策略导致的价格提升,使得老百姓多花的钱成为企业营销成本和利润的一部分。
还有政策调整的因素。今年4月,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重创美系奶粉,这为国产奶粉创造了发展契机。同时,2025年2月实施的《乳粉新国标》也提高了奶粉的生产标准和成本。这些政策变化使得市场格局和产品成本改变,从而影响价格,一定程度上老百姓也为此支付了更多费用。
然而,经销商和门店在这个过程中获利并不多。通常情况下,奶粉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经销商、门店等环节。虽然表面上价格层层增加,但经销商和门店的毛利并不高。一位经销商透露,其代理的某国产知名品牌旗下普通系列奶粉,厂家以一桶85元左右的价格给到经销商,经销商以95元给到门店,经过促销后,消费者到手价约120多元,门店约有20%的毛利,经销商一般有10 - 12%的毛利。
综上所述,国家生育补贴下发后奶粉集体涨价,老百姓多支付的钱主要进了奶粉生产企业的口袋,用于企业保证盈利、弥补成本增加、支持营销投入等。当然,整个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利益获取,但企业是此次价格上涨获利的主要主体。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可以通过关注电商促销活动、选择性价比高的奶粉品牌、考虑母乳喂养等方式来应对。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