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丹丹
周日,桂花香飘满杭城,徐雯却无暇欣赏。
她对着手机屏幕发愁,“一人食夜宵”的搜索页面上,密密麻麻的菜谱让她眼花缭乱。
既要热乎,又要营养,还要天天换花样。徐雯叹了口气,自从儿子上了初中,每晚的夜宵就成了她最头疼的事。
天凉了,无数初中生妈妈都在为同一件事发愁:如何让晚自习回来的孩子吃上满意的夜宵。
有的孩子嫌弃“老三样”,要吃热乎的;有的孩子却因为吃太多发胖,被妈妈严格控制饮食。
“不太会做饭”妈妈开启“深夜食堂”
徐雯原来觉得儿子对吃要求不高,平时早餐就吃面包、牛奶等。
读初一后,儿子开始晚自习,回来经常喊饿。
起初,徐雯图省事,准备了“老三样”——面包、牛奶、水果。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儿子就抗议了。
前不久降温,儿子进门看到餐桌上的夜宵,忍不住吐槽:“老妈,天这么冷,我不想再吃这些冷冰冰的东西了,能来点热的吗?”
看着儿子无精打采啃着面包的样子,徐雯突然意识到:这个正在抽条的少年,需要的不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份能温暖身心的慰藉。
这道题对徐雯来说格外难解。她不太会做饭,儿子小学时全靠老家来的父母帮忙。儿子初一时,父母回老家,她基本上一天做一顿饭,但再加个夜宵就头疼了。更让她纠结的是,她和丈夫步入中年后都不敢吃夜宵。丈夫血脂偏高,她自己新陈代谢变慢,稍微多吃就发胖。晚上实在饿,两人都是啃根黄瓜了事。
在经历了速冻水饺、馄饨、蒸馒头的初级阶段后,徐雯开始向同事取经。她学会了在晚饭时多准备一些,比如炖一锅红烧肉或咖喱牛肉,儿子晚自习回来后,把一直保温的米饭盛出,浇上热好的肉菜,再快手烫几根青菜,十分钟就能端出营养均衡的热乎饭。
“炖菜最省心,不用起油锅,味道也差不到哪里去。”徐雯发现,炖菜是她这样的厨房小白的好帮手。她还发掘了空气炸锅和烤箱的潜力,腌制好的鸡翅、薯条、小香肠,设定好时间就行。

在徐雯看来,炖菜解救了“厨房小白”老母亲 受访者供图
最近,她又在研究新菜式:炖一锅萝卜牛肉,撒把香菜,配上荞麦面,“热量不至于很高,也能保证蛋白质和蔬菜”。虽然比以前辛苦,但看到儿子满足的表情,她觉得一切都值了。
“卡路里”焦虑
与徐雯还有“创作热情”相反,陈涓正在陷入“卡路里焦虑”。
初三的女儿最近体重直线上升,让她天天发愁:“身高没怎么长,体重却蹭蹭往上涨,一天三顿饭加夜宵,整个人胖了一圈。”
更让陈涓头痛的是,前段时间学校体测,体育老师特意私信她,女儿长跑成绩很不理想,体育中考会很吃力,建议考虑选游泳项目。那天回家,看着女儿圆润的脸和略显笨拙的身体,陈涓暗下决心,必须控制女儿的饮食。
原本每晚的馄饨、牛肉面,现在被陈涓换成了几乎零碳水的“健康餐”。
“甜的水果也不敢给她吃,糖分太高。”到后来,番茄和黄瓜成了夜宵的常客。
上周,当陈涓端出精心准备的番茄、黄瓜“果盘”配无糖酸奶时,女儿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老妈,我最近准备期中考,每天耗那么多脑细胞,写作业到十一点,你就给我吃这个?”女儿很委屈,说自己的同学晚上都有肉吃,就她天天啃黄瓜!
陈涓看着那盘鲜红翠绿却毫无热气的食物,心里五味杂陈。
“我知道她学习累,需要能量,可是太胖了啊!跑步跑不动,对健康也不好。”她已经给女儿报了游泳班,每晚看着女儿做作业到深夜,既心疼又焦虑,“我担心她饿着肚子睡觉,可是第二天,还是会硬着心肠准备那些低热量的食物。”
你有没有同款的夜宵焦虑?
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