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抛售1800亿美债后,特朗普有个不好预感,与此同时,美方果断派人来华面谈。那么,中国为什么要大规模减持美债?美方此时派人访华,又究竟意欲何为?
2025年7月,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中国当月减持了257亿美元美债,持仓规模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新低。
中国央行已经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8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达到7402万盎司,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2018年的1.6%提升至7.3%。这种“抛债购金”的操作,折射出中国对美元信用体系的担忧。
近年来,美国联邦债务突破37万亿美元,单月利息支出超过1000亿美元,穆迪等国际评级机构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直指其债务规模将在2035年飙升至GDP的134%。
相比之下,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资产,不受单边制裁影响,能够有效对冲美元风险,自2021年以来,中国已累计抛售超5000亿美元美债,这种“抛长持短”的策略既规避了美债收益率飙升带来的资产减值风险,也为后续进一步减持埋下伏笔。
特朗普政府执意推行的关税政策,将美元武器化,试图通过加征关税迫使中国让步,反而加速了中国“去美元化”的进程。
2025年3月,特朗普预告实施“对等关税”前夕,中国抛售189亿美元长期美债,同步增持黄金至7377万盎司,创下连续六个月增持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减持节奏与国际市场变化高度契合。2025年4月,美债市场遭遇“股债汇三杀”,10年期收益率飙破4.5%,30年期逼近5%,中国作为第二大债主的持续抛售,直接冲击了国际市场对美债的信心。
这种压力倒逼特朗普政府在关税政策上做出妥协,2025年4月,特朗普突然宣布暂停大部分国家的“对等关税”,将普遍关税降至10%,这被市场解读为“向债市投降”。中国通过金融市场传递的信号,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具威慑力。
中国的连续减持让特朗普坐立不安。2025年7月报告公布后,他在白宫丢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认为这个国家完全有可能暂时停摆。”这种焦虑并非空穴来风。
从经济层面看,美国正面临“债务-通胀”的恶性循环。2025财年前五个月,联邦财政赤字超过1.147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而特朗普政府计划延长的减税政策,预计未来十年将新增3.3万亿美元赤字。
更严重的是中国的抛售行为正在动摇美债的“全球安全资产”地位。2025年7月,尽管日本、英国等主要债权国选择增持,但中国的减持幅度远超其他国家,这种“带头效应”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美债市场崩盘。
政治层面的压力同样不容忽视。特朗普的支持率已经跌至历史低位,弹劾声浪此起彼伏。他急需在经济领域展现政绩以争取连任,但关税政策的失败让他陷入困境。
2025年4月,特朗普曾宣称“关税让美国再次伟大”,但现实是美国制造业并未复兴,反而因供应链重组承受额外成本,农产品和飞机对华出口也陷入停滞。中国抛售美债的举动,无异于在他的政治伤口上撒盐。
在这种背景下,2025年9月21日,美国众议院跨党派代表团抵达北京,这是自2019年以来美国众议院首次派出代表团访华。表面上看,这是一次“破冰之旅”,但背后隐藏着多重复杂考量。
首要目的是金融维稳,中国作为第三大债主,其抛售行为直接影响着美债的定价权。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高层对话,稳住中国的抛售节奏,防止美债收益率进一步飙升。
其次是寻求稀土解套。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已经让美国军工企业苦不堪言。代表团此行虽未明言稀土问题,但业界普遍认为这是核心诉求之一。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谈判,说服中国解除稀土限制,或者至少放宽对美国军工企业的出口许可。
然而,中国在稀土问题上的立场坚定——美国不能一边用中国的稀土制造武器围堵中国,一边要求中国提供资源支持。这种矛盾使得稀土问题成为谈判桌上的“烫手山芋”。
第三个目的是为大选布局。特朗普在中东之行斩获6000亿美元投资后,试图将“访华意愿”包装成“商业谈判”,既迎合选民对经济议题的关注,又塑造“对华强硬但务实”的形象。
他在英国与斯塔默共同出席发布会时,突然释放“想延长关税暂停期”的信号,言辞比一个月前温和许多,这种态度转变,既是对中国抛售美债的妥协,也是为了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然而,这种“政治作秀”能否奏效,还要看谈判的实际成果。
这次访问的时间安排耐人寻味。9月19日,中美元首刚刚通电话;9月21日,美国代表团就飞抵北京,说明双方早已通过幕后沟通敲定行程。这种“电话-访问”的快速响应机制,反映出中美在危机管控上的默契。
但与此同时,美国在谈判前仍小动作不断:9月12日将多个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9月13日中国就美对华集成电路限制举措发起反歧视调查,这种“边打边谈”的策略,暴露出美国的矛盾心态——既想缓解危机,又不愿放弃对华施压。
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次战略定力的考验。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坚持外汇储备多元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强化黄金储备,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必然选择。同时,中国也要警惕美国的“缓兵之计”,在谈判中坚守原则,防止陷入“边谈边打”的陷阱。
特朗普政府必须认识到,单极霸权的时代已经过去,试图通过关税和制裁迫使中国屈服,只会加速自身的衰落。只有摒弃冷战思维,回归平等对话,才能找到中美关系的新平衡点。
参考资料:3月中国减持189亿美元美债至7654亿美元!中国变为第三大债主,英国升至第二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