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吊儿郎当?问题可能出在你身上!这4招比吼100句管用

看着孩子写作业时磨蹭拖拉、考试卷子发下来满江红、对学习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很多家长心里的火蹭蹭往上冒。你苦口婆心讲道理,他左耳进右耳出;你忍不住吼叫发脾气,他要么眼泪汪汪要么一脸麻木。这场关于学习的拉锯战,让无数家庭疲惫不堪。

但说句扎心的话——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根源往往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长的教育方式里。

太多家长把“学习”变成了孩子一个人的战场,自己却站在岸上指手画脚。孩子考好了,全家晴空万里;考砸了,立刻乌云密布。学习成了换取父母笑脸的筹码,而不是满足好奇心的旅程。

我见过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数学思维特别好,但因为字写得歪歪扭扭,作业本上总是“重写”两个大字。后来他一提笔就紧张,对语文课充满恐惧。也见过一个初中生,原本对生物很感兴趣,但因为妈妈每天追问分数、排名,最后他厌恶地说:“学习就是为了考试,没意思。”

这些孩子的“态度问题”,其实是被不当的教育方式一点点消耗掉的内在动力。

那么,该怎么办?

第一,把学习的“所有权”还给孩子。 太多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当成了自己的事业——作业催着写,错题盯着改,考试比孩子还紧张。这相当于你在替他开车,却要求他认路。试着后退一步,让他自己安排作业时间,自己承担没完成的后果。也许短期内成绩会下滑,但这是他学会负责的必经之路。

第二,找到那个“点燃”他的火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也许是恐龙、太空、侦探故事,或者是王者荣耀里复杂的人物关系。别急着否定这些“没用”的爱好,恰恰相反,这些才是引导他主动学习的绝佳入口。喜欢恐龙?一起查资料了解不同纪元的生物演化;沉迷游戏?探讨游戏设计背后的逻辑和历史文化背景。当他体验到求知本身的乐趣,学习就不再是苦差事。

第三,关注过程远大于结果。 别总是盯着分数和排名。当孩子解出一道难题时,及时肯定他的思考过程:“这个思路很巧妙!”当他坚持完成一项困难任务时,表扬他的毅力:“这么难你都坚持下来了,真有韧性。”这样的反馈,会让他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努力和成长上,而不是那个冷冰冰的分数。

第四,创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 如果你每天刷着手机却要求孩子专心读书,这不公平。不如设定每天的“安静阅读时间”,全家人都放下电子设备,各自看书。学习不应该只是孩子一个人的苦修,而应该成为整个家庭的生活方式。

对此,怎么看?跟往常一样,谈谈我的个人两点看法:

第一,家长要当“教练”,别当“监工”。 监工只关心产量和质量,站在高处挥舞皮鞭;而教练会分析动作、制定策略、激发潜能,更在乎运动员的长期发展。如果你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检查作业、指责错误,那你就是个监工。真正的教练会帮孩子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在他受挫时说“我们来看看问题出在哪”,在他进步时真诚地为他鼓掌。角色的转变,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亲子关系和教学效果。

第二,记住,你的焦虑孩子都看得见,而这恰恰是毒药。 很多家长嘴上说“我不在乎分数”,但每次发成绩单时紧绷的嘴角、不自觉皱起的眉头,孩子都敏锐地捕捉到了。你越焦虑,孩子越容易产生两种极端:要么过度追求完美不堪重负,要么破罐破摔逃避压力。真正的放松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相信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当你真正放下焦虑,孩子才能卸下心理包袱,轻装上阵。

#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家长该如何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育儿   吊儿郎当   管用   身上   孩子   家长   监工   作业   分数   态度   焦虑   教练   考试   满江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