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孔中的记忆:黎巴嫩音乐人用歌声唤醒内战伤痕

黎巴嫩,这片曾被誉为“中东瑞士”的土地,如今遍布战争的创伤与历史的沉疴。但即便在废墟之上,人们依然怀揣归家的钥匙、唱响记忆的歌曲、追问沉默的真相、并渴望超越宗派的未来。《国际时讯》推出系列报道,记录黎巴嫩的破碎与希望。

黎巴嫩人对战争并不陌生。1975年爆发的内战持续15年,伤痕至今仍未愈合。但这段历史正被年轻一代逐渐遗忘。一位黎巴嫩音乐人决定用歌声唤醒记忆,将建筑的弹孔化为音符,讲述被掩埋的过去。

视频加载中...

黎巴嫩音乐人 梅萨·雅拉德:蓝方躲在我的身体里。

正在唱歌的,是黎巴嫩音乐人梅萨·雅拉德。她以黎巴嫩内战初期的战斗经历为背景,制作了一张音乐专辑。她用拟人化的手法,代入建筑物的视角,用红色和蓝色代表交战双方,描绘了当时双方争夺城市主要据点的场景。

1990年,内战结束不久,梅萨出生了,她从小就对贝鲁特街头布满弹孔的建筑感到好奇。在大学时,她主修建筑专业,为了解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提供了契机。

黎巴嫩音乐人 梅萨·雅拉德:我写了关于“酒店之战”的论文,那是贝鲁特内战初期爆发的一场战斗,这篇论文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了这个国家、这座城市曾经发生过的那些可怕的事情。原以为自己很了解这座城市,结果才发现其实什么都不知道。

“酒店之战”是黎巴嫩内战初期的重要战役之一,奠定了东西贝鲁特分裂的格局。由于豪华酒店楼层高、视野好、物资充沛,成为争夺的焦点。其中尤以争夺贝鲁特的制高点“假日酒店”最为残酷。

1975年4月13日,黎巴嫩内战爆发。战火延续之际,外部势力纷纷介入,发动代理人战争。美国和法国也曾以“维和”之名短暂驻军。宗派冲突与外部干预交织在一起,让局势彻底陷入一团乱麻。

在持续15年的内战中,有15万黎巴嫩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

黎巴嫩音乐人 梅萨·雅拉德:我对自己说,如果我把这场战役、这段历史写成音乐会怎么样呢。能不能用音乐把这场战役表现出来,以一种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的方式,让更多人理解这段我们经历过的艰难历史。

内战结束后,虽然黎巴嫩各派签署了停火协议,但梅萨说,历史的阴影并未真正散去。

由于不同派别对历史的叙述始终对立,人们索性避而不谈。像内战这样的重大事件,至今没有写进统一的教科书。梅萨说,她希望通过音乐,让年轻一代了解和记住历史,从中吸取教训,共同建设一个属于所有人的黎巴嫩。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崔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9

标签:娱乐   黎巴嫩   弹孔   内战   音乐人   歌声   伤痕   记忆   贝鲁特   拉德   历史   建筑   战役   宗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