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如果想限制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真的无能为力

前言

当年那个在《纽约时报》采访中信誓旦旦说"中国大陆毫无还手之力"的张忠谋,咋现在改口说"全球化已死"了?

更有意思的是,台积电被美国逼着砸1650亿美元赴美建厂,中国芯片企业却在28纳米赛道上攻城略地

到底谁在"毫无还手之力"?这场7年的较量,剧本是不是彻底写反了?

作者-水

那个"不可一世"的预言

2018年3月,硅谷的一场行业峰会上,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说出了那句让整个半导体圈都记住的话。

他翘着二郎腿,一脸掌控全局的自信,声称美国、荷兰、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联手,掐住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七寸

在他看来,大陆想反制?门儿都没有。这话在当时听,好像没毛病。

张忠谋的底气来自哪儿?台积电是谁?全球晶圆代工市场它一家就占了63.8%,苹果每年四分之一的收入都得靠它家的芯片撑着。

手里捏着3纳米、5纳米这些独门绝技,说它是半导体界的"武林盟主",一点不夸张。更关键的是,华为当时还是台积电的第二大客户

2019年,华为给台积电贡献的营收占了总营收的14%,这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2020年5月,美国一声令下,禁止使用美国技术的企业为华为供应芯片。台积电二话不说就停了合作,华为瞬间断供

这一招确实够狠,华为的高端手机业务因为"缺芯"陷入困境,市场份额受到严重冲击。

美国企业紧急填补了订单空缺,台积电的净利润不仅没受影响,反而从一百多亿美元直接干到三百多亿,赚得盆满钵满。

那时的张忠谋,看着这份"成绩单",估计更坚信自己的判断了。中国大陆?还真是"毫无还手之力"嘛。

"绝境"催生的反击密码

可是啊,张忠谋算错了一样东西——他不懂一个十几亿人的国家把一件事当成头等大事来办时,那种爆发力是啥样的。

被卡脖子的痛,反而成了最强的创新催化剂。2020年开始,国家大基金二期砸下2041.5亿元,加上一期的1387亿,总投入超过3400亿。

这还没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民间投资一股脑涌进来,整个产业的资金池超过5000亿元

钱花哪儿了?花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中芯国际的14纳米制程良率,硬是从30%飙升到95%,这可是质的飞跃。

28纳米产线月产能突破15万片,7纳米芯片也开始量产,华为Mate60系列搭载的麒麟9000S就是最好的证明。

更让人震撼的是,中芯国际的成熟制程芯片,报价比台积电低20%-30%,直接撬动了全球市场。

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说得对:成熟制程芯片满足了全球75%的需求,从汽车电子到工业控制,到处都离不开。

中国企业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在张忠谋眼中的"低端地带"建起了护城河。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更是底气十足:"14纳米及以上制程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这些话,听着是不是比当年张忠谋的"毫无还手之力"更有底气?

当"围猎者"反被围猎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年美国为了遏制日本,对东芝这些半导体巨头下死手,结果呢?

把市场活活逼给了韩国和台湾,三星和台积电就是那么起来的。现在,美国想在中国身上故技重施,结果更离谱。

直接逼出了一个全球最大的研发机器。还有华为5G的前车之鉴,美国封锁通信技术,反而催生了华为的技术突破。

北斗系统也是这样,美国GPS封锁,中国硬是搞出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现在精度比GPS还高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技术封锁这套老掉牙的招数,对中国是真不灵了。越封锁,越激发出更强的创新动力

反观台积电,现在的处境可就尴尬了。被美国逼着去亚利桑那建厂,投资从650亿美元一路追加到1650亿美元,简直是个无底洞。

钱砸进去了,结果发现脖子被美国人卡得更紧了。成本失控、工会扯皮不说,连工厂的客户数据都得跟山姆大叔"共享"

这哪是去建厂,简直就是去交"投名状"。台积电辛辛苦苦几十年攒下的技术和家底,正被一点点往美国本土搬。

2025年7月,股价从4月高点下跌18%,市场用脚投票,对台积电的未来并不看好。张忠谋这位"盟主",看似风光,实际上也夹在中间,快被挤成相片了。

重新定义"还手之力"

张忠谋的认知反转成了这场博弈的最佳注脚。

2023年8月,他首次改口称"大陆自然会找到反击措施"

2025年3月,目睹台积电被强押巨资赴美建厂后,他在公开场合哀叹:"全球化已死,自由贸易几乎已死。"

这话听着,是不是像个无奈的预言?只不过预言的对象,可能说反了。

中国大陆的自主创新体系却加速成型。量子计算领域的"祖冲之三号"在特定任务上碾压谷歌"悬铃木",2025年将突破512量子比特

这些芯片完全不需要光刻机,在张忠谋的认知盲区里建起了全新战场。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从10%飙至30%,势头强劲。

更深远的变化发生在AI算力战场。尽管美国限制英伟达H800芯片对华出口,中国公司DeepSeek-R1用2048片H800训练出的大模型,在斯坦福基准测试中与美国模型平分秋色

当美国执着于封锁7纳米时,中国企业用成熟制程芯片支撑起80%的AI应用场景,在"低端地带"建起护城河。

行业预测,到2027年,中国企业可能会拿下全球40%的成熟制程订单,这恰恰是台积电目前最稳定的利润来源。

张忠谋懂半导体的每一个工艺细节,但他不懂中国的逻辑。他看到的是一条条供应链,一个个技术节点。

而中国看到的是整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当一个十几亿人的国家,把一件事当成头等大事来办,那种爆发力是任何商业模型都算不出来的

说到底,张忠谋那句"大陆没办法反制",错就错在,他把"反制"理解得太窄了。

最高明的反制,是让你所有的限制都变得毫无意义。当有一天,中国自己的高端芯片生产线亮起灯,你手里的那把"锁"还有什么用呢?

结语

张忠谋错在把"还手之力"想窄了。最高明的还击,是让对手的所有限制都变成废纸。

当中国芯片生产线全面点亮,那些"锁"就只能锁住自己了。技术封锁的黄昏已至,开放合作的黎明将来。

张忠谋现在最该反思啥?技术霸权还能撑多久?你咋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财经   中国大陆   创始人   无能为力   张忠   美国   三星   华为   芯片   中国   纳米   反制   半导体   技术   中国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