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反噬,商务部发文必须使用中文,中国在将美国踢出全球供应链

近段时间,中美贸易博弈逐渐进入白热化,期间有消息说美国可能会将中国踢出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系统,也就是SWIFT。

然而,还没等美国走出这一步,中国却在今年发布的第61号公告中先给了美国一击——以后递给商务的附件必须使用中文和中国软件WPS。

那么,这一要求到底释放了什么信号?难道说,中国要先一步将美国踢出全球供应链了?

微软和英语?不好意思,这里是中国

长期以来,全球商业沟通默认了一套不成文的规则:英语是通用语言,微软的办公软件是标准工具,PDF是最终交付格式。这套体系,可以说奠定了美国在数字化时代的软实力基础。全世界的公司,无论大小,都在这个框架下运转,几乎没人想过这有什么问题。

然而,中国商务部的61号公告,就是朝着这套默认体系开了一枪,强制要求使用WPS,这个选择充满了深意。WPS可不是什么新兵,它是中国金山软件的产物,早在1988年就诞生了,比微软Word还要早几年。

选择它,本身就是对本土技术冠军的一次强力背书,更是向世界宣告:在中国的地盘上,要用中国的技术标准。

这套组合拳打得相当漂亮,强制中文、指定WPS软件、配合封闭的eCIQ线上平台,中方等于围绕着稀土这个全球战略资源,构建了一个完全由自己掌控的数字闭环。所有的数据流、申请记录都在其监控之下。

想进来?可以,但你必须先学会用我们的语言,用我们的工具,登录我们的网站。这种转变带来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它迫使那些习惯了全球化便利的跨国公司,甚至包括西方的国防承包商们,必须立刻掉头,投资于一个全新的、以中国为中心的基础设施。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雇佣翻译,要对员工进行WPS软件培训,要改造内部的IT系统以适应新的文件格式。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材料依赖,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流程依赖”和“标准依赖”。

一份申请表,埋着中国标准

更厉害的还在后头,如果说语言和软件是进入这个体系的门票,那么WPS申请模板本身,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特洛伊木马”。这些模板文件远非一张白纸那么简单,它们是承载中国国家工业标准的自动化工具。

打开这些WPS模板,你会发现里面预设了各种下拉菜单和必填项,比如稀土产品的分类、杂质含量的上限等等,这些都不是国际通用的,而是严格遵循中国的国家标准。企业在填写申请表的时候,实际上就在进行一次自我审查,确保自己的产品规格完全符合中国的要求。

这等于把中国的监管DNA,直接植入到了全球公司的内部工作流中。这套系统赋予了北京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细化的管控能力。过去那种一刀切的配额制显得太粗糙了,现在可以做到精准滴灌。

比如,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出那些申请用于军事目的的订单,直接拒绝。而那些涉及到先进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敏感领域的申请,则会被标记出来,进入逐案审查的特殊通道。相反,人道主义用途的申请则有可能被豁免。

这种做法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将一场关于市场准入的斗争,提升到了技术标准制定的更高维度。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整个产业链的话语权。当全世界的公司都开始按照中国的标准来调整自己的生产和采购时,中国就已经不战而胜了。

神仙打架,企业遭殃

中国的这一系列操作,并非空穴来风。把它放在更大的背景下看,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精准反击。就在中国新规出台前几周,也就是今年九月底,华盛顿方面已经先出招了。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了一项新规,急剧扩大了实体清单的打击范围。这个被称为“最严所有权”的原则,规定只要清单上的实体在一家公司中持股超过50%,那么这家子公司也将自动受到同等的出口管制。

要知道,美国的实体清单上已经有超过3000个名字,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国公司。这一招下去,直接让美国企业哀鸿遍野。

为了确保自己不违规,它们必须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追溯自己长得看不见尽头的供应链,简直是一场行政噩梦。美国商务部自己也被成千上万份涌来的出口许可申请淹没,处理速度慢如蜗牛,导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订单被冻结。

代表着亚马逊、甲骨文等巨头的美国全国对外贸易理事会(NFTC)急得直接写信给政府,要求立即暂停这项规则。他们在信中发出了一个可怕的警告:这种做法将导致美国出口“瞬间瘫痪”,并且会激励外国合作伙伴将美国零部件从他们的供应链中“设计出去”。

现在,中国的反击来了,而且是“像素级”的复刻。中国商务部的公告里同样提到了股权限制:如果一家公司在管制名单上,其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也将一同受限。这完全是美国“最严所有权”原则的镜像版。

这下好了,跨国公司们被夹在了中间,进退两难。一边是美国政府要求你彻查供应链,和任何可能与中国受制裁实体有关联的公司撇清关系。另一边是中国政府告诉你,想买我们的关键原材料,就必须拥抱我们的语言、软件和标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选边站队了,而是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合规地雷阵。

结语

那些只靠关税和配额来进行贸易摩擦的时代,显然已经过去了。地缘经济竞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复杂、更隐蔽的层面。中国这次围绕稀土出口打出的“程序组合拳”,堪称新时代的博弈教科书。

它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真正的权力,不仅在于你拥有什么稀缺资源,更在于你是否有能力为这个资源的使用,书写一套别人必须遵守的条款和条件。

环球网2025-10-09《商务部公告2025第61号 公布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6

标签:财经   商务部   美国   发文   中文   中国   全球   标准   稀土   公司   微软   实体   软件   管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