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老艺术家何庆魁,被亲儿子捅刀:他嫖不动了,每月1万够花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Y

前言

75岁的老艺术家何庆魁,那位曾经的春晚金牌编剧,亲儿子何树成竟在直播上公然开怼“爸,嫖也嫖不动了,一月一万块钱够他花了!”

镜头前,何树成挤眉弄眼,声音带着调侃,仿佛在说一个茶余饭后的笑话。百万稿费被他紧攥在手,每个月只给老父亲发点“生活费”。

这哪是普通家庭闲聊?简直就是一场公开处刑,直接把何庆魁的晚年隐私撕成碎片。

网友瞬间炸锅了,这是孝顺吗,还是赤裸裸的背叛?直播间弹幕瞬间淹没屏幕,骂声不绝于耳:“亲儿子捅刀亲爹,活久见啊!”

何庆魁1947年出生在吉林松原扶余市的一个小村子。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靠在松花江边捕鱼养家。他小时候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家里人寻思让他学点手艺,就把他送进了村里的剧团。十几岁的小伙子,穿着破棉袄,站戏台上学唱二人转,虽然嗓子不咋地,但他对写词编故事特别上心。晚上没电,他就点着煤油灯,用磨秃的铅笔在废纸上写点段子,慢慢摸出了门道。

1968 年,何庆魁还只是在吉林省农安县菜市场卖鱼的一个小贩,每天裤脚卷得老高,双手沾满鱼鳞,就在这里,他遇见了改变他人生的第一个女人 —— 张艳茹。

这个来自长春的下乡知青,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这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村小伙。结婚时没有新房,两人挤在生产队的仓库里,用木板搭床,墙上贴张囍字就算礼成。

复杂的感情经历

何庆魁的原配妻子张艳茹,可以说是典型的"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何庆魁整天窝在简陋的书桌前写写画画,一心扑在创作上,家里的大小事全靠张艳茹扛着。

最困难的时候,家里连买盐的钱都凑不齐,张艳茹就偷偷去帮人缝补衣服换点零钱。村里人见了都劝她:“你家那口子整天写那些没用的东西,还不如让他跟你一起种地实在。”

可张艳茹总是笑着摇摇头:“他有才华,早晚能出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 年,何庆魁创作的拉场戏《包袱》在吉林省文艺汇演中一炮而红,不仅拿了创作一等奖,还让他在文艺圈渐渐有了名气。就在事业刚有起色的时候,何庆魁遇见了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女人 —— 高秀敏。

可天赋这东西,往往需要祭品。

他的祭品,是他的原配妻子,张艳茹。当何庆魁把写剧本看成“命根子”时,是张艳茹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她打零工,拉扯三个孩子,甚至偷偷回娘家借钱,只为给他买几沓稿纸和几张邮票。

她当时只说了一句:“写吧,万一成了呢。”这句“万一”,是她用自己的青春和辛劳,为何庆魁的艺术之路铺下的第一块基石。可当他真的“成了”,当他被高秀敏领进那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时,这块基石,也开始被他亲手撬动了。

一头是红颜知己,一头是结发妻子,他哪头都没放手

1992年,高秀敏为了何庆魁净身出户,轰轰烈烈地搬到了一起。所有人都以为,何庆魁会给这个为他赌上一切的女人一个名分。

但他没有。他选择了最让人看不懂的一种方式——不离婚。于是,一出长达十二年的“三人电影”就此上演。

在这一头,是高秀敏。她陪着他挤在出租屋里,啃着馒头就咸菜,通宵达旦地熬剧本。他们是战友,是知己,是灵魂伴侣,共同创造了中国小品界的黄金时代。

在那一头,是张艳茹。她守在东北的老家,一个人把三个孩子拉扯大,顶着“何庆魁妻子”的名头,过着几乎是“丧偶式”的生活。

何庆魁就像一个站在天平中间的人,既迷恋高秀敏给他的艺术激情与生活烈火,又无法彻底斩断对张艳茹和孩子们的愧疚与责任。

他两边都想要,结果是两边的女人都活得辛苦。

高秀敏赢了爱情,却输了名分,直到猝然离世,也没能等到一张结婚证。张艳茹守住了婚姻的空壳,却输掉了一个妻子本该拥有的一切。她用一种近乎悲壮的隐忍,成全了丈夫的“两全”,也耗尽了自己的一生。

直到高秀敏和长子何树春接连离世,双重打击下的何庆魁才终于回归家庭,陪着病入膏肓的张艳茹,走完了最后一段路。这份迟到了太久的陪伴,更像是一场漫长债务的终场清算。

他把最后的深情,给了家门外的新人

张艳茹去世仅一年,何庆魁再婚了,娶了一位比他小二十岁的女人。

生活似乎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旧账的裂痕,却在此刻被彻底撕开。儿子何树成那场石破天惊的直播,正是源于此。

镜头里,何树成展示了母亲生前用过的一个布钱包,补了三次,里面还夹着父亲早年的退稿信。

他对着几万名观众说:“我妈一辈子没享过福,他现在给后老伴儿一个月五千块零花钱。那时候他们(指何庆魁与高秀敏)住出租屋吃馒头,现在这五千块钱,够买一屋子馒头了吧?”

这话,字字诛心。这笔“经济账”的背后,是算不清的“情感账”和“责任账”。在何树成看来,父亲把“老来深情”全都给了新人,而那个陪他从鱼摊走到春晚的母亲,和在贫寒中长大的孩子们,仿佛成了被遗忘的背景板。

面对儿子的控诉,何庆魁选择了沉默。

这种沉默,或许是默认,或许是无奈,更或许是一种无从辩解的疲惫。这位曾经妙语连珠的喜剧大师,在亲情这道难题面前,最终失语了。

一台戏唱完了,可账,还没算清

如今,再提起何庆魁,人们的表情总是很复杂。大家一边感叹他那些家喻户晓的作品,一边咂摸着他这笔理不清的家庭烂账。

才华和人品,到底能不能分开看?一个艺术家,是否可以用“创作激情”为由,来推卸世俗的责任?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结语

何庆魁用他的笔,给无数人带去了欢笑。可那些笑声的背后,是一个女人漫长的等待,和一个儿子经年的怨恨。他们,或许才是为何庆魁的“天才”买了单的人。

据说,75岁的何庆魁身体大不如前,正闭门谢客,想把自己的一生写成一本回忆录。

他想为自己的人生大戏,亲手写下一个结局。只可惜,他的儿子,已经提前用一场直播,为他草拟了一份谁也擦不掉的墓志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2

标签:娱乐   女人   妻子   吉林省   馒头   原配   祭品   名分   农安县   家里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