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悦汉
政府昨天公布,早前怀疑因受骗而采购“冒牌”樽装水的事件,展开纪律调查,涉及10多名来自物流署及库务科的人员,期望今年年底完成调查。“检讨政府采购机制专责小组”主席、财库局局长许正宇表示,审计署提交的管理建议书指出,事件中出现人为疏漏情况,将由刘焱(现任劳工及福利局常任秘书长)进行纪律调查。
今年6月获政府批出供应樽装水的“鑫鼎鑫商贸有限公司”,被揭发疑涉未经内地制造商批准投标及提供冒牌水,整个审批流程作业非常粗疏不慎,涉及人为错漏,引发公众对政府采购机制的关注。当此事件发生后,行政长官李家超立即回应及表示关切,他对物流署的把关不力感到失望,强调会尽快厘清事实、改善制度,并按公务员管理规则对涉事人员进行严肃公正的处理。
而最令市民感到好笑,是警方在湾仔警察总部设有“反诈骗协调中心(ADCC)”,该中心成立于2017年,旨在协调警队部门打击及预防诈骗工作,并设有24小时反诈骗谘询热线“防骗易18222”,为何物流署前署长陈嘉信及其属员,好像没有善用此中心的服务?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诈骗是严重罪行。任何人干犯《盗窃罪条例》(第210章)第16A条“欺诈罪”,最高可判处监禁14年;若被控同一条例第17条“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最高可判处监禁10年。另外,任何人因诈骗得益而被控《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第455章)第25条“处理已知道或相信为代表从可公诉罪行的得益的财产”,最高可判处监禁14年及罚款500万元。这绝对是严刑峻法,为何仍未能阻吓诈骗分子?
根据香港警务处资料,本港今年上半年共有20,760宗诈骗案,较去年同期上升4.3%,占整体罪案数字约48%,上述数字说明诈骗案的严重性。受诈骗的高危人士包括长者及退休人士,以及针对新来港人士及内地学生等电话骗案,有时涉及骗案的金额颇为巨大,有些受害者甚至损失百万元至千万元数字,对受害人及其家属在财富及心灵创伤之深,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
在这次冒牌樽装水事件,除了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已立案并采取拘捕行动外,政府已成立由许局长领导,涵盖财库局、公务员事务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展局和律政司代表的跨部门专责小组,以全面审视和堵塞采购机制的漏洞,政府事后所采取措施和认真检讨作风,是值得称赞。不过,政府是否也应趁此机会,检讨各个部门的审批程序,是否有不足之处。
此外,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以及内地企业出海至全球拓展,和作为全球最大人民币离岸中心,必须在保障个人隐私和财产,尤其金融界和银行界天文数字资金往来,必须要在法律上,科技上,公众和企业教育及宣传上,要有与时并进的精神,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作出各种防范于未然的措施,方能赢得大众和企业,甚至全球各国的信心和尊重,才能在风高浪急,和风云变幻的局势中䇄立不倒。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