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水泥小路、一场互动,海外华媒记者用心感受“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湖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爔文

炎炎夏日,稻浪翻涌。7月28日,“追梦中华·幸福湖南”2025海外华文媒体湖南采访行走进怀化,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先后到安江农校纪念园、高庙遗址博物馆、安江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洪江古商城等地参观,探访“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故事,为9月份即将在怀化启幕的湖南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凝聚全球目光。

(参访团在安江农校合影)

在袁隆平院士曾工作37年的安江农校纪念园,采访团聆听“野败”发现的传奇故事,领略“东方魔稻”的科研魅力。袁老居住过的老屋子前,台阶上的一条宽约40厘米的水泥小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原来,这是袁老为了推自行车上下班方便,自己用水泥砌成的,大家纷纷在此驻足拍照。

“这条水泥路还按照原貌保留着,好像还能看到袁老生活的场景一样。”踏足这条承载着光阴故事的小路,中美邮报社副社长魏炯才感慨。

(采访团在安江农校内聆听讲解)

在安江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科技赋能让深奥的育种理论变得触手可及。在沉浸式互动区,海外华媒记者把手伸入环形感应器左右挥动,大屏上便会瞬间切换多种稻种形态;当装着怀化特色药食的罐子置于智能展台,转动罐体即可调取功能介绍等相关视频。

“这个创意好就好在,它不板着脸说教。你在动手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体会到,哦,原来一粒好种子诞生这么不容易啊!”《华夏》杂志总编辑刘迪生体验了好几种不同的小游戏,兴奋地说道,“这比光看展板有意思多了,让人能深刻地体会到袁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精神。”

(采访团在安江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内体验互动游戏 通讯员 魏炯才 摄)

“文旅融合要做得好,就得像这样,既有‘物’的厚重——像那条保留原貌的小路,承载着历史的模样;也得有‘新’的活力——像那些游戏,用现代的方式点燃兴趣,传递价值。”在媒体人身份之外,刘迪生还是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用“大地上的唱片沟槽”和“数字转录版本”来形容袁老骑行过的水泥小路和博物馆里互动体验的游戏。“它们都在同唱一首歌——关于这个如此固执地爱着他的农业事业的大科学家,如何用自行车轮丈量大地,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采访结束后,海外华文媒体记者们纷纷在自己的媒体上发布相关报道,进一步传播湖湘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旅游   小路   种子   水泥   用心   记者   海外   世界   农校   怀化   媒体   湖南   水稻   发源地   博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