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打鼾及其治疗
作者/王昆文
所谓打鼾,就是俗称的打呼噜。即是在睡眠中喉间不自觉地发出较大的声音,所谓鼾声如雷。其严重者不仅影响到自己睡眠的质量及正常呼吸——有的甚至还可能会被憋醒或暂停呼吸,即被称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而且还可能影响到家中亲人的睡眠而使之受到困扰。
由于睡眠占据了人生命中大约三分 之一的时间,其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因而打鼾绝对说不上是一种优质量的睡眠,而应当是属于一种病态,而且它还是一种并不太容易治疗的顽疾。
据说,中国约有1.76 亿人存在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然而在临床上,却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于自己打鼾的症状并不够重视,或往往负略。 因而他们不会主动向医生陈述并寻求医治。因此我在临床上凡是遇到偏于肥胖的患者,或者体重超重者,我大多时会考虑或询问他(她)是否有打鼾的症状。
为了从中医学的角度探讨打鼾的病因及其治疗,这里我特别摘录了部分本人近期治疗打鼾的病案于下,供大家参考及讨论。
案例1
黄某,女,46岁,夹江县人。2024年10月23日初诊。
体胖,重156斤,西医诊断有糖尿病,打胰岛素十年。目前症状是:打鼾,早醒,自汗重,兼盗汗,月经隔两三月一行,舌苔稍腻。
处方:黄芪30,桑叶30,炒白术25,炒葶苈子30,炒苏子20,炒莱菔子25,生山楂20,黄连15,云苓20,泽泻20,龙骨30(先煎),牡蛎30(先煎),前胡20,法半夏12,浮小麦30,泡参30,仙鹤草30,三剂。
10月30日二诊(网上)打鼾明显减轻,盗汗止,自汗仍重,睡眠中途醒一次,再入睡,舌质淡,苔白略涎 。
处方:桑叶30,黄芪30,党参25,炒白术25,北五味15,龙骨30,牡蛎30,法半夏20,夏枯草30,生山楂20,云苓20,泽泻20,黄连12,竹茹25,白薇15,浮小麦30,三剂。
案例2
潘某,男,73岁,2025年4月7日初诊。
睡眠打鼾,早醒,近来时不时突然站立不动,似乎立定了,身体僵硬,或直线往前走,隔短暂时间又恢复正常。兼有咳嗽或咯痰,眼雾,口舌歪斜,舌苔白腻,脉弦滑。患者有癫痫病史,平时喜欢跳广场舞,其妻就陪坐在旁边看着他,怕他突然发生意外。
诊断:肝风夹痰窜络,故身僵直而神呆不语,口舌歪斜而眼雾,并打鼾。
处方:法半夏20,僵蚕15,胆星15,地龙15,郁金15,钩藤30,柴胡15,炒葶苈子30,枯芩20,芦根30,石决明25,石菖蒲10,薏仁25,夏枯草30,茵陈25,二剂。
4月14日二诊:患者本人未来,其妻代诉:上方服后有效,近来未发现有以上那些症状,故要求再转原方2剂以巩固之。
案例3
林某,男,36岁,2025年3月9日第九诊。
主诉:约两年前曾做过双小腿静脉曲张手术,以后一直足肿,远行即感疲乏及心累,经常感冒就输液,足麻,大便稀,不成形,日解两三次,时或咯痰,打鼾(此前八诊他都未说此症状)。他因近日将到外地(若尔盖) 去做灯会工作(电焊工),不方便煎药,故要求开做丸药方,好带去外地服药。
处方:黄芪60,陈皮25,炒白术40,车前子30,防己30,薏仁35,云苓40,桔梗30,鸡血藤50,冬瓜皮30,三七粉35,紫丹参35,杜仲35,木瓜30,盐兔丝子35,川牛膝25,炒葶苈子40(做蜜丸)。
4月26日十诊:去外地做灯会已完工,于昨晚回家。目前足肿消减,打鼾也减轻,夜尿减少为一次。但仍咯痰,大便稀,进食后胃略痞,腹部较前增大,腰酸,口苦,入睡或时难,要求减肥。
我为开煎剂方如下:云苓20,泽泻15,神曲30,炒白术20,车前子15 ,法半夏15,陈皮12,鸡血藤30,杜仲25,木瓜20,生山楂20,川牛膝15,桔梗15,柴胡15,枯芩15,炒葶苈子25,炒枣仁20,炙远志10,三剂。
案例4
张某,男,近六十岁 ,2024年7月21日初诊(网上)。
其妻代诉:胸闷及打鼾,口气重,易怒,腹大,体重86公斤,舌苔稍白腻。因工作经常在外面出差,故要求服中药丸剂。
处方:云苓60,黄连30,法半夏30,紫丹参40,柴胡根30,藿香35,生山楂50,荷叶60,防风30,生石膏50,炒栀子30,陈皮25,泽泻40,枯芩30,郁金30,炒苏子30,炒莱菔子30,炒葶苈子30,薏仁50,葛根30,炒白术30,夏枯草60,(每日服3次,一次服10克左右)。
附:9月30日在微信上说,中药丸快服完了,口气已不重,感觉嘴里凉凉的,身体比以前感觉轻盈了些,睡觉后精神要好一些。故要求接着服中药丸。以后又分别做丸药两料(仿照前方),12月30日,其妻代诉,睡眠诸症均有好转,故仍转前处方,加黄芪、胆星做丸药。
案例5
罗某,男,36岁,2025年4月30日初诊。
当日他特意骑自行车从富顺来我坐诊的自流井某药店就医,路途用时约七十余分钟。他说自己体略胖,原先体重170斤,现在体重约150斤,经过锻炼已比以前减轻了二十斤。虽然身体胖得不是很明显,但按标准体重算应为140斤左右。这次来是想调理一下,症状表现除睡眠时打鼾以外,也无其它特殊不适,仅夜眠做梦,双腿或出汗,小便次数稍增多。我视其舌有齿痕,舌苔略白腻。
处方:炒葶苈子25,炒莱菔子20,云苓20,法半夏15,生山楂15,黄连10,陈皮12,荷叶25,薏仁25,茯神30,炒白术15,紫丹参20,珍珠母30,二剂(化痰湿,健脾安神)。
5月3日二诊:上方药尚未服完,其妻说他打鼾略减轻。但他本人又补充了一个很重要的症状,即是其腰部、腹部、大腿等处的肌肉内有大约十来个小包块,如杏核大,触之明显。
西医诊断为脂肪瘤,问他是否影响生活。如有影响,就可以做手术去除。我说,最好不要做手术,因为手术虽可把瘤子去掉,但病因未去掉,今后难免会再生长。何况您全身多处都有脂肪瘤,您怎么做这个手术?
于是我为他这次来复诊的处方中有针对性地加了散结化瘤的药,其处方是:炒葶苈子25,炒莱菔子20,炒苏子20,浙贝20,夏枯草30,云苓20,法半夏15,生山楂20,荷叶25,紫丹参20,陈皮12,牡蛎30,连翘15,玄参20,黄连10,炒白术15,三剂。
案例6
吴某,男,42岁,2024年8月19日二诊。
打鼾,腹大体胖,重170斤。日解大便三四次,血压高,舌偏红,脉弦数。平日饮酒应酬多。
诊断:脾虚湿盛痰热壅阻,肺之肃降功能失常,呼吸不畅。
处方:炒苏子25,炒葶苈子25,炒莱菔子20,云苓25,泽泻20,荷叶30,炒白术20,车前子15,夏枯草30,生山楂20,薏仁25,黄连15,法半夏10,桔梗15,四剂。
案例7
徐某,女,71岁,2025年5月5日诊。
长期打鼾,咯痰多,目涩,鼻干,口甚苦,手指胀,足略软,多睡,畏热(有时头部内亦发热),脉滑数。
处方:炒苏子20,炒葶苈子30,炒柏子仁15,枯芩15,柴胡15,前胡20,胆星15,云苓20,芡实30,石菖蒲10,瓜壳20,生石膏30,丝瓜络20,紫丹参20,炙枇杷叶30,桑枝30(患者曾于35年前及去年分别做过两次卵巢囊肿手术)。
案例8
何某,男,4岁半,2023年5月27日初诊。
其父亲代诉:患儿患多动症,不能正常说话,即不能正常表达与交流。兼有打鼾,喉间有痰,或时欲呕,口渴,盗汗,舌苔偏腻。治法:豁痰开窍,清热安神。
处方:黄连10,胆星12,瓜蒌仁15,生石膏30,石菖蒲10,远志6,竹茹15,桔梗15,枳壳15,法半夏15,云苓15,紫丹参15,陈皮10,紫苏12,连翘15,龙骨25,牡蛎25,二剂。
6月4日二诊:患儿能自己服中药,并未强迫,服药后盗汗及打鼾均减轻,但喉间仍有痰,入睡难,多动,面色略青。
处方:石菖蒲10,远志8,云苓15,法半夏15,竹茹15,连翘15,桔梗15,胆星12,黄连10,陈皮10,瓜蒌仁15,枳壳15,龙骨25,牡蛎25,生石膏25,紫苏梗10,紫丹参15,鲜竹沥两盒(冲服,每次一支),生姜汁(少许,冲入)。
6月14日患儿母亲又来药店按原方抓了两剂中药。
案例9
文某,男,3岁半。2020年1月1日诊。
睡眠打鼾,音甚高,其母亲用手机录了音放给我听。患儿白日则精神不足,面略青而晦,鼻塞流清涕,食少,眼缘红,舌尖略红,苔厚腻。
处方:炒苏子15,法半夏10,枯芩15,蝉衣10,桔梗12,芦根20,瓜蒌仁15,杏仁15,炙紫苑15,云苓15,陈皮8,黄连5,川木通10,炒苍耳子12,炙枇杷叶20,炙甘草10 (注:其祖祖次日来看病时说,患儿服药当晚即未打鼾)
案例10
刘某,男,13岁,2025年5月12日初诊。
其母代诉:患儿近日腹痛,略腹泻清大便,似解不净(即下坠),流鼻涕,舌苔偏黄腻。她把手机内儿子的照片给我看了。我看该男孩比较胖,腹部也偏大,就问其体重。其母答“160斤” 。我又问:他是否打鼾?回答:是,医院的西医说男孩的腺样体肥大,今后需要做手术。于是我结合他目前有湿热引起腹泻、腹痛的症状,兼有打鼾,
拟方如下:
柴胡15,黄连15,枯芩15,葛根30,白芍20,枳壳20,酒军6,桔梗20,薏仁25,炒葶苈子25,云苓20,泽泻15,荷叶25,紫苏梗15,陈皮12。
讨论
现代医学多是从物理学方面的原理来解释打鼾现象,而且也是主要用物理学的方法来对它进行治疗——主要是外治,设法扩充呼吸道。如使用呼吸机、止鼾鼻贴、止鼾喷雾、口呼吸矫正贴、止鼾磁吸鼻夹等。但总的来说,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西医认为,打鼾的原因有多种,如鼻塞、扁桃体肥大、睡眠姿势不对(仰卧)、舌根下沉堵塞气道,或因肥胖,颈部脂肪堆积压迫气道,导致呼吸不畅。打鼾严重者容易被憋醒,甚至引起呼吸暂停。西医还认为,打鼾容易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心梗、心绞痛、脑梗、肺心病、性功能障碍。所以一定要重视并治疗。
但我们中医则更着重于从身体内部来找病因,从中医藏象学说来分析,找出病根。中医认为,打鼾的原因主要在于脾虚湿盛,痰阻于络,肺气失于肃降,故睡眠中呼吸不畅而有音,近似于哮喘 。因此,中医治疗打鼾,必须祛痰,除湿,健脾,活血,降气,开窍,疏通经络。
在近两年我所记载的有打鼾症状的二十余例患者中,大多数都是偏于肥胖者,且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龄最大者为73岁,最小者仅为3岁半。其中,打鼾者多数偏于肥胖,我所遇见的最高体重达238斤(男,38岁)。所以,治疗打鼾往往需同时治疗肥胖症,二者结合,并行不悖,即都需要健脾祛湿豁痰开窍通络活血。
王琦先生创立了一个化痰消鼾方
法半夏12,竹茹30,陈皮15,浙贝10,莱菔子20,厚朴10,莱菔子20,威灵仙12,白薇10,椒目10。
主治打鼾,可供参考。
我个人在临床上治疗打鼾,比较常用的中药是炒葶苈子、炒苏子、炒莱菔子、云苓、法半夏、荷叶、生山楂、紫丹参、浙贝、陈皮、枯芩等药,有一定的疗效。
总之,对于打鼾一症,不能等闲视之,这绝非一个微末之疾,也不能置之不理。
《内经》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打鼾一症,就是牵涉到升降出入的问题,岂可忽乎哉!
治疗打鼾,偏于肥胖的患者除坚持以服用中药为主外,还应加强运动,减轻体重,控制饮食。少食高油、高糖食物,包括牛奶、饮料、酒、咖啡、生冷瓜果等。
有医生推荐使用“千代百宫”止鼾器,或“通气鼻贴”,还有近来出现的添眠智能止鼾枕等,当然也不妨配合一试。但我认为,治疗打鼾还是应以中医药为主的方法(包括针灸)从病根上着手,结合患者的其它症状综合考虑来进行治疗,并对此症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写于2025年5月上旬)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