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企业已用尽维持价格稳定的手段,特朗普总统加征的关税正逐步传导至消费者价格。
在加利福尼亚州玛丽娜·德尔·雷的一家好市多,政府数据显示,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家电类商品在6月份出现涨价。
在特朗普贸易战初期,许多企业选择自行消化关税带来的额外税负;但最新迹象显示,随着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美国企业已经用尽浑身解数,只能放弃稳价策略,意味着未来几个月关税对物价的冲击将愈发明显,这些企业开始把更多与关税相关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根据美国官方(包括本周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6 月份家具、玩具和家电等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商品,价格都出现了上涨。
就在特朗普周四晚宣布对全球多数国家加征关税之前,阿迪达斯、宝洁、史丹利百得等大型企业已在近日告知投资者:公司产品要么已经提价,要么准备很快涨价,以抵消关税带来的成本。沃尔玛以及玩具制造商孩之宝和美泰等公司此前也已警告,关税将导致商品涨价。
童装巨头卡特公司首席财务官理查德·韦斯滕伯格在7月25日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绝不会因为关税而接受利润率下滑。如果关税导致成本永久上升,我们就必须想办法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春季推出贸易政策以来,经济学家一直在密切关注关税是否会推高物价。然而,通胀数据却持续保持温和,低于市场预期,于是白宫抓住这一点,反驳称“此前预言关税将抬升价格的人错了”。
甚至连一些预测机构也承认,关税传导至消费者价格的速度比最初预想的要慢。美联储主席杰罗姆·H·鲍威尔在周三(美联储7月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关税传导到消费者价格的过程“比最初设想的要缓慢”。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H·鲍威尔说,“我们认为要真正弄清楚(关税)最终会怎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经济学家将关税的有限影响归因于2大因素:
1. 关税生效前,全国企业纷纷抢先进货囤货,手里有了可观的库存缓冲,短期无需采购被加征关税的商品;
2. 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在关税最终水平明朗之前,都不愿把上涨的成本转嫁给已经对通胀敏感的消费者。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一直在变。他原本对许多国家设定了90天的“高税率暂缓期”,到7月又再次把生效时间往后推迟,结果这些高关税根本没真正落地。目前,大多数国家只需承担10%的基础关税,这个幅度企业还能承受得住。
在某些行业里,从制造商或进口商采购商品,到商品最终摆上货架、卖给消费者,中间存在一段“时间差”。例如,零售商通常提前几个月就向工厂下单,所以最近几个月店里卖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在更高关税生效前就装船到港的,暂时还没被加税影响。
关税的全面冲击尚未真正显现,部分原因是许多企业在关税生效前争相囤货,提前把商品运进美国
虽然整体通胀不高,但价格确实在悄悄上涨,只是涨得慢,大多数消费者几乎感觉不到。哈佛经济学家阿尔贝托·卡瓦洛的数据显示,自三月初以来,进口商品的平均价格已上涨了约 3%,其中来自中国的商品涨幅更大。
哈佛经济学家卡瓦洛和两位合作者利用几家美国大型零售商的数据研究发现,关税带来的成本上涨在零售端被非常缓慢地、逐步地传导给消费者,所以很多人觉得“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特朗普周四进一步扩大全球贸易战,宣布对数十个国家加征新的高额关税。如果这些关税按计划在下周四起正式生效,对多国征收的双位数税率势必迫使企业把更多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加剧物价上涨压力。
富国银行经济学家莎拉·豪斯表示,未来三到六个月将是“关键时刻”,因为更多关税税率将陆续确定并生效。
莎拉·豪斯表示:美国企业正被迫接受“关税不会取消”这一现实;一旦对“高关税将成为常态”形成确定预期,这些企业就会更愿意、也更有底气涨价。我们已经接近那个临界点,关税带来的成本很快就要传导到消费者价格里了。
特朗普及其顾问一直坚称,加征关税的成本会由外国承担(“让外国买单”)。但美国劳工部的进口价格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虽然确实有少量迹象显示部分出口商自行消化了额外成本,但绝大部分关税都被转嫁到了美国进口商身上。换句话说,真正在为关税“买单”的并不是外国,而是美国企业自己。
未来几个月物价上涨是否加快,对美联储至关重要:美联储既要压低通胀,又要最大化就业。如果美国企业继续自行消化大部分关税成本,通胀压力就会较小;如果美国企业把更多关税转嫁给美国消费者,通胀就可能显著加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三表示:“关税对某些商品的价格已开始显现更明确的影响,但其对整体经济活动和通胀的总体作用仍有待观察。”
美国上市公司高管们在财报和投资者电话会议中越来越直白地透露:如果还没涨价,他们打算在未来几个月内提价。同时,他们普遍把“关税可能比目前假设的更高”当作一种可能,留足了回旋空间。
宝洁公司宣布,由于美国关税推高成本,公司将在8月起对约25%的美国产品平均提价2.5%,涉及汰渍洗衣粉、帮宝适纸尿裤、Charmin卫生纸等家庭必需品。
大型地板公司莫霍克工业宣布提价8%。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保罗·德科克上月末对投资者表示:“随着关税进一步提高,整个行业还将被迫继续涨价。”
阿迪达斯首席执行官周三警告称,关税“将直接推高阿迪达斯产品在美国市场的成本”。
还有迹象显示,一些规模较小、独立运营的公司开始把更多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尽管它们担心转嫁给消费者会吓跑顾客。部分咖啡店原本就已难以消化特朗普全面加征的10%关税,如今面对特朗普上月威胁、并将于本周四实施的对巴西50%关税,也开始涨价。许多零售商正准备为今冬和明年春季的商品调价。
关税究竟会在下半年把价格推高多少,目前尚无定论;是一次性冲击还是更持久的影响,也仍是未知数。
尽管如此,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消费者终将更强烈地感受到关税带来的刺痛。
哈佛经济学家卡瓦洛直言:“这笔账终究会累积,最终大部分关税成本还是要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Yourone精选】挖掘热点背后的真相,欢迎点赞、评论,赞赏。
#美国加征关税下本国消费者要承担多少压力#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