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全是问“房子该不该卖”的私信,先给大家看组扎心数据:
2025年一季度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同比暴涨25%,但超高层住宅成交周期拉长至182天,远郊高层议价空间普遍突破12%。
更关键的是,江苏等12省已正式施行“限高令”,100米以上住宅审批全面收紧。这不禁让人疑问:到底哪类房子正在沦为“烫手山芋”?
第一类必须警惕的是房龄超15年的30层以上超高层住宅,这绝非危言耸听。上周无锡的粉丝李姐给我发消息,她2008年买的32层公寓,挂牌半年降了18万才成交。
这背后是隐形成本的爆炸式增长:宁波409米超高层年运营成本达3-5亿元,而老超高层的维护费更触目惊心——电梯更换单部就要80万,幕墙翻新每平米成本超2000元。
更要命的是,2025年新版消防规范要求超高层必须加装独立烟控系统,很多老楼改造费要业主平摊,我接触的苏州某小区每户要掏2.3万,不少业主干脆选择“断供抛售”。
第二类该果断出手的是三四线城市远郊无地铁高层。
碧桂园的项目分化很能说明问题:一二线核心区项目配套兑现率85%,但三四线远郊盘连园林绿化都拖工半年。
常州一位中介朋友透露,当地远郊某小区空置率高达62%,去年底有房东挂价89万,今年六折68万仍无人问津。
数据更残酷:三四线远郊高层空置率已达32%,且60%的这类城市正经历人口净流出,购买力持续萎缩。
更关键的是,2025年购房者中85.7%要求“步行10分钟到地铁”,没地铁的远郊房彻底被打入冷宫。
可能有人会问:超高层和远郊房就没例外吗?确实有,但凤毛麟角。
中指院数据显示,仅占超高层总量5%的“核心区精品项目”仍具流动性,前提是房龄低于8年且配套成熟。
而远郊房只有依附国家级新区、且地铁已开工的才有保值可能,其余基本是“接盘即亏损”。
说到底,2025年的楼市逻辑已彻底改变: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62%的购房者是改善型需求,他们更看重“低楼层、近配套、易维护”的房子。
那些抱着“等升值”心态的业主该醒醒了——北京超高层租金收益率仅1.7%,还不如3年期国债,持有成本早已压垮升值预期。
与其被动降价,不如趁早置换到15层以下的次新小区,这才是当下最理性的选择。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