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废物,存在即价值

存在即价值

你是废物,我是废物,他是废物。

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都会有这样关于价值的表达,不管是在指责别人还是在失败后的自责。

实际上都是没有看到“你我他”存在的价值。

当我们凝视一株在石缝中挣扎生长的野草,注视一只在蛛网边缘扑腾的飞蛾,或是面对一位眼神浑浊却笑容纯净的老人时,总会在心底泛起关于 “价值” 的叩问。

实际上没有感悟出:存在即价值。

“存在即价值” 并非一句空洞的哲学宣言,而是万物在时间长河中书写的生存史诗 —— 每一种存在,都是宇宙精心设计的拼图,缺一不可。

自然界早已用最朴素的语言诠释着这个真理。沙漠中的仙人掌将叶片退化为尖刺,在干旱与风沙中构筑起生命的堡垒,它的存在不仅维系着沙漠生态的脆弱平衡,更向世界证明了生命适应环境的极限潜能;深海热泉口的管状蠕虫,在没有阳光、充满有毒气体的极端环境中繁衍,它们的存在改写了人类对 “生命必需条件” 的认知,为外星生命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

即便是看似 “无用” 的菟丝子,这种依赖其他植物生存的寄生藤,也在生态链中扮演着控制宿主过度繁殖的角色,悄然维持着物种间的微妙平衡。

人类社会中,“价值” 的多元性更为显著。

被现代医学定义为 “痴呆者” 的群体,在许多乡土社会中被尊为 “守村人”—— 他们看似游离于正常的社会秩序之外,却以纯粹的本真守护着村落的集体记忆。

那些重复的呓语里,可能藏着被遗忘的古老歌谣;那些漫无目的的徘徊中,或许延续着祖辈传下的生活节律。

在工业文明狂飙突进的时代,这些 “不合时宜” 的存在,恰如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对效率与理性的过度崇拜,提醒着人性中不可或缺的温情与诗意。

历史长河中,许多曾被视为 “多余” 的存在,最终都绽放出惊人的价值。

达芬奇手稿中那些看似荒诞的飞行器设计,在数百年后成为航空工程的灵感源泉;梵高生前无人问津的画作,如今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璀璨的星辰;甚至那些被主流排斥的 “边缘思想”,如早期的进化论、量子力学,都曾被视为 “异端”,却最终重塑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这些存在的价值,不在于迎合当下的评判标准,而在于为未来的可能性埋下伏笔。

“存在即价值” 的深层意义还在于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角。当我们承认一株草、一只虫、一个 “异于常人” 的个体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时,其实是在接纳世界的多元与复杂。

这种接纳并非消极的妥协,而是积极的智慧 —— 正如生态系统需要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维系,人类社会也需要创造者、传承者、守望者各司其职。

每一种存在都是生态链、文明链上的一环,环环相扣,才构成了完整的世界。

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完全理解某种存在的价值,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保持敬畏。


就像夜空里的星星,有些我们能叫出名字,有些则始终陌生,但正是这无数星星的存在,才构成了璀璨的星河。存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价值 —— 它证明了生命的顽强,彰显了世界的丰富,预示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存在即价值,这应该作为一个宣言,一个口号,不仅用以破除个人中心主义,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甚至还破除价值中心主义。

是不是有一种无用之用的感觉呢?

上初中的时候,我根本不会打篮球,但是我被叫上上场,虽然我看起来毫无价值,被班长笑称为凑合音节。但是多年以后我在思考存在即价值的时候,我知道了我当时的价值就是捍卫了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五人对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美文   废物   价值   人类   世界   主义   生命   中心   生态   梵高   分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