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阿迪达斯告到改名,山寨安德玛又凉!阿迪王去哪了?

你还记得当年被网友玩梗“凑7双能召唤神龙”的阿迪王不?昔日,此品牌堪称中文互联网的笑柄。

然而,谁曾料到,其巅峰之际,年销售额高达4亿,净利润逾1亿,于全国开设近3000家门店,甚至还赞助过西甲与NBA,着实令人惊叹。

但现在呢?基本见不到正经的阿迪王了,今天就聊聊它从爆火到消失的事儿。

靠猫扑神贴爆火:阿迪王的“山寨炒作”套路

阿迪王的起点其实挺普通的,1993年,福建泉州正刮外贸代工风,到处都是做鞋服代工的厂子,安踏、特步这些现在的大牌,最早也都是干这个的。

彼时,阿迪王创始人丁建辉创办了福建华珠鞋业公司,这家公司专注于承接代工业务,于行业中默默耕耘,开启一段别样的商业征程。

起初,丁建辉或许会一直投身代工领域,然而,目睹身边同行纷纷转型打造自有品牌,且皆发展得顺风顺水,他的内心也泛起了波澜,萌生出转变的想法。

2006年,华珠鞋业改成了阿迪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路子走得挺直接,把阿迪达斯的正三角LOGO翻过来变成倒三角,slogan也从“没有什么不可能”改成“一切皆可改变”,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咋回事。

起初,阿迪王亦欲正经营商,一举设立22个大区经销商,其目标精准锚定三线至十八线的小城市,试图在这些市场开拓出一片天地,但这步棋走得太晚了。

当时泉州的运动品牌市场早就被分完了,安踏已经把自营体系建起来,二三线城市到处都是它的店。

甚至比阿迪达斯还多,鸿星尔克、361°这些也在夹缝里占了不少份额,就算是乔丹、德尔惠这些没那么顶尖的,知名度也比阿迪王高。

阿迪王既乏技术之支撑,又缺渠道之拓展,更无品牌之积淀,创业伊始两年,销售状况甚为不佳,举步维艰,似已至难以为继之境。

无奈之际,丁建辉心生一险策,他并未规避“山寨”这一标签,反倒巧妙地将其化作热门话题,借势炒作,以一种别样的方式突出重围。

往昔之时,短视频尚未兴起,众人上网多倚仗论坛,彼时,猫扑网盛极一时,网络热梗频出,“犀利哥”“芙蓉姐姐”等趣闻皆源于此,成为一代人的网络记忆。

2009年初,猫扑论坛蓦地出现一则帖子,标题为《我今天见一个牌子叫“阿迪王”》,全文仅六十余字,提及见到名为“阿迪王”的鞋牌,口号是“一切皆能改变”,还附上专卖店照片。

本来想可能就是个普通网友吐槽,哪知道这帖子在有意推流下火了。

网友们开始跟着玩梗,写了各种离谱的帖子,比如《为了阿迪王,我差点断送家人性命》《我终于按揭买了阿迪王》,甚至在金融危机那阵,还有人编《最新消息,阿迪王出3000万亿美元救市》。

更有意思的是,有人用拙劣的PS技术把李宇春和阿迪王凑一起,搞出“为人不穿阿迪王,遍称英雄也枉然”的海报,CBA名帅李楠也被卷入其中。

有人宣称阿迪王堪称CBA级装备,甚至百度百科都被肆意篡改,声称它能与阿迪达斯分庭抗礼,这般说辞实在荒诞。

这波炒作是真管用,诸多小镇青年囿于见识,对众多品牌知之甚少,竟真以为阿迪王是阿迪达斯的高端系列,随着口口相传,购买者渐趋增多。

2010年,新裤子乐队的庞宽接受采访,谈及商业化时表示“想代言阿迪王”,此番言论使得阿迪王顺势蹭上音乐圈热度,知名度得以迅速提升,在大众视野中崭露头角。

从NBA赞助到官司缠身:巅峰后的急转直下

靠炒作火了之后,阿迪王的营收一下子就上去了,成了下沉市场里实打实的“鞋届话事人”,盈利之后,它亦开始效仿正规品牌的做派。

积极投身于广告拍摄,在光影间展现风采,踊跃开展各类赞助,于合作中拓展声名,时至今日,回首它于央视投放的首支广告,仍觉其风格令人咋舌。

那种独特的呈现方式,即便在当下审视,依旧有着一种让人惊掉下巴的“雷人”之感。

画面倒是还行,但创意基本抄阿迪达斯:一道闪电劈下来砸个坑,蹦出个大篮球,篮球炸开,一个像山寨NBA球员的人喊着“阿迪王!I'mcoming!”,然后跳起来把月亮当篮球扣进篮筐,最后篮筐炸了,冒出“一切皆可改变”的字幕。

广告主角因常喊“I'mcoming”,被网友赋予“艾抗米”这一外号,网友们还发挥想象编造诸多故事,宣称他是继乔丹、科比之后的巨星,着实有趣。

此外,它还曾拍摄模仿“火星撞地球”“急支糖浆”的广告,不得不说,在广告下限方面,阿迪王可谓无所畏惧,尽显大胆之态,虽然广告土,但阿迪王当时的赞助资源是真不错。

2011到2012年间,它崭露头角,先是赞助西甲联赛,成为首个赞助该赛事的中国品牌,后与NBA携手,赞助华盛顿奇才、丹佛掘金等队,更涉足奥运领域,赞助伦敦奥运会相关代表团。

那两年阿迪王的门店跟雨后春笋似的,填满了二线以外的城市,2012年销售额超4亿,净利润过1亿,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它要超过阿迪达斯了。

但这风光没持续多久,阿迪达斯的官司就找上来了,其实早在2008年,阿迪达斯就因为侵权起诉过阿迪王,可阿迪王一直不理不睬。

丁建辉接受采访时还挺硬气,说“阿迪王是福建省著名商标,要是山寨货,能得到权威部门认可吗?”。

情况在2012年变了,那时候“中外乔丹大战”正热闹,大家都在讨论山寨品牌的合法性,阿迪达斯和阿迪王的纠纷也跟着升级。

具体双方谈了啥没人知道,结果是2013年5月,两家庭外和解,阿迪王只能保留“adivon”的英文标识,“阿迪王”这三个字和之前的三角LOGO全不能用了,阿迪达斯也没要上亿的赔偿。

这和解对阿迪王打击太大了,多年来,它靠“阿迪王”之名与酷似阿迪达斯的LOGO大肆炒作。

倘若没了这些噱头,它便如无源之水,众人又怎会再将它放在眼里?可丁建辉没打算放弃,很快就换了新LOGO,这次山寨的是安德玛。

门店风貌、产品样式、宣传物料皆仿照安德玛打造,与此同时,坊间传言该品牌将签约杨幂,还会赞助张涵予、王珞丹参演的电影。

本欲借更换山寨对象重焕热度,奈何彼时安德玛于国内鲜有人知、声名不彰,连蹭其热度之机会亦付诸阙如,此番谋划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彼时,市场风云变幻,消费者对山寨产品不再青睐,安踏收购FILA进军高端领域,李宁着力重塑品牌形象,而阿迪王仍因循守旧,坚持老路,其发展之路注定举步维艰。

2015年,丁建辉退出了阿迪王,失去了他这位“灵魂人物”,阿迪王仿若折翼之鸟,往昔的活力与冲劲荡然无存,彻底难以再掀起往日那般折腾的波澜了。

后来的接盘者卷入数场官司,不慎沦为老赖,时光流转至2021年,公司终究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被强制吊销营业执照,就此折戟沉沙。

如今,网络上仍可购得“阿迪王”鞋子,然而大多出自小作坊贴牌,这些鞋与当年的阿迪王相比,品质、内涵皆相去甚远,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要是你手里还有当年的绝版鞋,说不定挂在小黄鱼上,还真有人愿意花高价收,毕竟那也是不少人的童年记忆。

阿迪王的传奇历程,实则为早期中国部分山寨品牌的生动写照,它宛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那个时期此类品牌的发展轨迹与特征,是时代特定现象的典型缩影。

靠着信息不对称和低成本炒作,它抓住了时代的红利,火过一阵也赚了钱,但没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原创能力,光靠蹭别人的热度,注定走不远。

现在看安踏、李宁这些能站稳脚跟的品牌,都是靠慢慢做原创、搞研发才起来的,故而,若欲成就长盛之品牌,“山寨”绝非可行之途,此等行径,不过是短视之举,绝非长久稳固之良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时尚   山寨   品牌   代工   广告   网友   热度   官司   篮筐   举步维艰   崭露头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