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揭晓 自然科学奖占比创新高

今天上午,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大会揭晓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有206项(人)获奖。吕西林院士和马大为院士被授予“上海市科技功臣奖”,钱小石等10人荣获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2024年度,分别有56项成果荣获自然科学奖,30项成果荣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97项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8项成果被授予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同时,奥托·海因里希·赫尔佐格、苏磐石、卡罗拉·维努埃萨3位外籍专家被授予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

近年来,上海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抢占前沿领域科技制高点,重大原创理论研究不断突破。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中,自然科学奖成果数量不断提升。本年度191个获奖项目中,56项成果荣获自然科学奖,占比达29%,较去年显著增加6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06年设立自然科学奖以来的新高。近20年来,上海自然科学奖占比从最初的仅为9%,提升了20%。

而且,上海原创性科学成果的全球影响力持续攀升。今年,18项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中,有22篇论文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正刊或子刊上(正刊8篇、子刊14篇),占论文总数的1/4,国际影响力凸显。同时,18项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均展现出良好应用价值或潜在应用前景。例如,复旦大学鲁伯埙团队研究成果技术转让许可达3.7亿元;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团队研究工作有望实现植物生物学领域“非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梦想,获中国发明专利,并申请国际专利。

与此同时,上海“创新策源地”基石不断夯实。科技创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高价值专利呈井喷发展。例如,今年的15项技术发明高等级奖项目均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且共获授权发明专利646项,平均每个成果有43项原创性发明得到专利保护。

上海持续激励青年科学家勇闯“科学无人区”,中青年人才挑大梁成为科创常态。2024年度的获奖项目共有1790位完成人,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有1171人,占比为65%;2024年度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有82位,占比为43%。“90后”也开始崭露头角,出现在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名单中。他们分别是1993年出生的胡凤鸣(复旦大学助理研究员,获自然科学二等奖)和1991年出生的周涛(同济大学副教授,获技术发明二等奖)。

原标题:《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揭晓 自然科学奖占比创新高》

栏目编辑:王蕾 题图来源:新民晚报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马亚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7

标签:科技   上海市   自然科学   科学技术   年度   成果   上海   奖项   中青年   复旦大学   发明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