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冷知识——彭州

成都人对火锅的执念是潜意识的,哪怕天气回暖,虫鸣初响,锅底还是要滚。点单时,几乎没有人会跳过“九尺鹅肠”这一项。涮一把颤巍巍的鹅肠,看它在“七上八下”中蜷起、变脆、入味,再浸入油碟,裹上葱花香菜,一口下去,弹韧喷香。很多人不知道,“九尺”并非对鹅肠尺寸的夸张修辞,而是它的产地名称——四川彭州市下辖的一个镇。或许对“彭州”这个地名还很陌生,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与它其实早就有了一种默契的连接。彭州,距离成都仅一趟20分钟的动车,总带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分寸感:这里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生长于此的天彭牡丹是陆游笔下的“蜀中第一”;沃土孕育出的物质富饶,调出了“蜀中之味,虽田野小食,亦极精巧”的吃食讲究,鲜香麻辣于炉火边起步,又飘入市井与人间。彭州不算是流量热地,却总在需要逃离时浮现出来,这个县城自带一种恰好在生活边上的自由感。





彭州位于成都平原与龙门山的过渡带,一半平原,一半山地,地貌结构本身就带着起伏的张力。北部的龙门山主峰太子城海拔4816米,常年白雪挂在山脊线上,是成都平原难得能望见雪的近山。在古人眼中,它是“天梯”,是《山海经》中“彭门”所指的贯通南北的天然山隘。往南走,海拔陡然下落至489米的乌鸦堰一带,田畴开阔,水网交织,一马平川的坝子在眼前铺开。豪迈的落差将彭州勾勒为一城两面:云深山重,沃野千里,各占一半。


遥望彭州城区


湔江作为彭州最早的地理轴线,自北向南穿城而过。它发源于龙门山银厂沟的红龙池,一路蜿蜒而下注入彭州的另一条水系——沱江。《华阳国志·蜀志》所载的“鱼凫田于湔山”即指湔江发源地一带。彭州这方水土,自古就在古蜀国的版图上,鸭子河畔三星堆的惊鸿一现让彭州在古蜀文明研究中成为不可绕过的文化锚点。1959年,彭州竹瓦街发现一处青铜器窖藏,共出土青铜器21件。四川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西周象首耳兽面纹铜罍就出土于此。其形制厚重,双耳作象首,器身浮雕兽纹,粗犷中见精巧,兼具力量感与神秘性,是早期蜀地礼器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件器物。

四川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西周象首耳兽面纹铜罍


青铜器窖藏的发掘正好补上了古蜀文明谱系中一块关键拼图,也让彭州以另一种方式,被写进了从三星堆通往金沙、十二桥的文明路径之中。




若说彭州的山水是这座小城的筋骨,那人文遗迹便让这里有了可以娓娓道来的故事。用“一城山光,半城塔影”形容彭州再适合不过。小城以北有着一座外形酷似吴哥窟的佛塔,它始建于东晋年间,被唐玄宗赐名“龙兴寺”后,名称一用就是1300多年,这在中国寺庙里还算是少见的。


彭州龙兴寺


佛塔历经风雨与地震,早已岌岌可危。如今所见,是1993年重建后的模样,耗时三年呈现了今日一座主塔、四座隅塔的格局。塔身参考印度菩提迦耶的大菩提寺,又糅合了川西精致典雅的建筑审美,整体恢弘又充满细节。塔底设有地宫,供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是全国仅有的19座舍利塔之一。去龙兴寺那天正值寺中牡丹盛开,才知道虽然今年是首届禅院牡丹花展,但寺中与天彭牡丹早有渊源。《彭县志》中记载,唐代高僧来蜀修行,在丹景山永宁院种植牡丹作入药,普度众生。从此彭州庙观广植牡丹。如今龙兴寺内牡丹的种植面积占了寺院的四分之一。


彭州龙兴寺塔


进门时偶遇一位扫地僧,竹帚均匀划过青苔,沙沙作响,比任何穿透飞檐的晨钟都更接近禅意。出门时眼下尽是枝头正浓,瓣瓣生春。佛家的一片慈云与牡丹的花影摇曳相映成趣,好一个“花中有禅,禅中有花”的独特意境。若说龙兴寺高耸的塔身是彭州一处“被看见”的地标,那坐落在桂花镇的三圣寺可算是一处“被找到”的秘境了。寺庙的前身,是三国时期“奇才”张松的府邸。刘备当年就是凭着他绘制的一张西川地图,才得以顺利入蜀。几经修缮,才有了今日三圣寺的模样。


彭州三圣寺


初见寺庙山门的印象是:掩在一片金丝楠木后,颇有几分古韵。寺内的排布讲究,尽显园林审美之妙。全木结构的普贤殿,以斗拱承顶、柱基承重,它那近乎天坛的圆顶造型,放在川内也是独一份。


形似天坛圆顶造型的普贤殿


中轴线上的汉白玉塔与粉白玉兰相对而立。虽然这次到访错过了玉兰的花期,但不难想象来年三月,春风一起,花影扫塔身时的暗香浮动。圆通宝殿屋顶以鎏铜覆面,金光熠熠;殿体施朱描彩,沉稳中不失华美。殿侧几株罗汉松、五针松和黑松错落点缀,看似无心实则有序,疏密之间,恰到好处地与建筑构景相融。还有樱花、绣球、枫叶和梅花,有的倚塔而植,有的藏于檐下,自成四季画面。很多游客探访三圣寺是为了见到李白笔下“树深时见鹿”的场景。寺院里的几头梅花鹿由僧人喂养,不同于某些景区的“打卡动物”,这些鹿是庙宇日常中一份静默的慰藉,更添了些许灵性。鹿苑藏得巧,小路悄悄藏在进入寺院主路旁的木屋下,还真容易错过。有人抱怨“鹿”难找,到底还是路难找!


三圣寺里的梅花鹿


早就听闻了彭州的白鹿镇,我对它的印象是极具反差的存在。一个充满中式意境的地名,但却以普罗旺斯风情为蓝本建了各种带有拱形花窗、白色立柱、尖顶、马卡龙配色的欧式建筑。听上去很像县城的一个套路。来了这儿才发现白鹿镇确实与法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860年,土生土长的法国人洪广化带着好奇和热忱来到了彭州的白鹿镇,想在这里创办一所神职学院。他的后生继承其愿,自1895年起,历时十三年建成了如今的白鹿上书院。


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白鹿上书院


去往上书院的路上还有个小插曲。过白鹿河时,一座断桥吸引了我。它的原貌是一座传统的中式双孔石拱桥,但因为2008年的大地震只留下了桥体的一半了。谁能想到这座桥的设计者,竟是百年前一位名叫鱼霞松的法国传教士。如今当地人默契地称它为“中法桥”。过了白鹿河,不远处就是上书院。它的布局很严谨,典型的中轴对称建筑:哥特式的教堂位于中轴线上,两侧则是带有中式民居风格的学堂与宿舍。整体看去,是一座围合式的“口”字形中式院落。面对着楼中央,两条西洋风的弧形楼梯,优雅舒展,打破了整体的肃穆感。


白鹿上书院的建筑细节@李作乐


上书院面朝白鹿河,四周由高大的石砌院墙环抱。院墙外据说有当年神父种下的柏树,如今已参天成林。蜀地山水中藏有这样一处百余年的欧式建筑,多少还是会觉得有点恍惚,也难怪曾成为香奈儿广告的取景地。走上二楼,中央的拱门上写着拉丁文“Seminarium Annuntiationis”,本义为“苗圃”或“播种地”,又引申为“培养人才的地方”。正对应了上书院的另一个名字:领报修院,四川天主教成都教区的神职学院。如今川内五大教区的不少主教、神父,都是从这里走出的。走在回廊间,正好阳光斜洒进来,一切斑驳痕迹都镀了层柔和。空气里微微浮着尘埃,在丁达尔效应下闪着很细碎的光,像是现实和神圣之间被悄悄接通了片刻。


白鹿上书院的光影变换@李作乐





说起吃这件事,彭州的姿态始终是慷慨的。这里拥有西部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地,产过很多出圈的蔬菜。早在清代《彭县志》中,就曾特意提到彭州的蒜薹。这份“产地自信”仍在延续:敖平川芎、九里埂红海椒、天台山秋莲花白……一茬接一茬,从田埂到集市,从雨润交易中心到家家户户的餐桌上。这里甚至还有一间“种子银行”,保存着两千多种种子,像一艘静默的诺亚方舟,为未来留住味道的源头。


未来科幻感十足的种子银行@炒米糖开水


不光是“园蔬之地”,川味的发扬与传播也绕不开彭州。许多川菜名厨的手艺启蒙都与这里有关。天府名厨黎云波年轻时,一有空就骑车几十里回彭州集市,看那些老师傅怎么翻锅、怎么下料。这份对手艺的执念也是很多彭州味道的起点——油烫鹅煮水时要“敞锅煮”,不能“闷锅煮”;军屯锅魁讲究“三翻六转”,周乐全家的还要用香水井的水和面,再添点猪板油起酥增香;酸辣猪手要一筷子夹起来,能看到筋肉轻颤才算到了火候;胡子兔则从选兔到风干、入锅,每一道工序都藏着三代人的讲究.....真是把大师的认真糅进了家常味里。


彭州特色美食油烫鹅@昔又白


彭州有很多民间美味,一半靠山水馈赠,一半靠“嘴巴刁”给惯出来的,一镇一道好菜。比如九尺镇,在川外人眼里可能更熟悉“九尺鹅肠”,但在川内人心中,这里勾魂的是板鸭的香。得益于湔江水网的滋养,九尺镇的地下水资源充沛,据说掘地就能挖到清冽泉水。四里八乡的鸭子常年游弋于水中,吃足虫草浮游,肉质自然没得说。还未进镇,熏香已抢先一步飘来。道路两旁鸭子顺着脖子成排挂起,皮亮油润,或烟熏、或盐卤,香气扑鼻。过去制作板鸭只是为便于保存食物,没想到先民的智慧竟成了今日的美味秘籍,如今九尺更被誉为“板鸭之乡”。板鸭店多了自然难选择,看着做法还都大同小异,随便问问本地人,指的那家多半没错。


彭州九尺镇的板鸭@安静不安静


生板鸭带回家蒸上一轮,切开就是油汪汪一盘,下酒刚刚好;盐卤的熟板鸭则现切即食,挑一只光泽红亮的,老板手起刀落,利索成块,带骨的那部分最是精华。等天气一热,彭州人便往龙门山镇的小鱼洞跑了,这里夏季的平均温度才二十多摄氏度,还有“悬崖崷崪处,喷薄溅蓊茸”之景可以避暑纳凉。但让人惦记的还是那口冷水鱼的鲜!得天独厚的条件养出了鱼肉的鲜嫩、无腥味、自带甘甜的特点。产自小鱼洞的冷水鱼多达50种,而一尾鱼就可以被当地厨师翻成30多种花样来,要不说四川人是好吃嘴儿呢。最简单的做法,是把刚捞出的鱼片成几乎透明的薄片儿,蘸点山葵酱油,一口下去直接鲜翻天灵盖!当然也能呛、能炸、能煎、能涮。总之“一鱼多吃”,是把冷水鱼从头到尾的鲜美安排得明明白白。




蜀国人在彭州生活时,早就懂得“闲观人间烟火色,慢品万事岁月长”。这样的景致,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彭州不张扬,却丰盈;不喧闹,却讲究。它是一座成都边上随时可抵达的安逸,如果你也在找生活的尺度,彭州刚好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美食   彭州   地理   知识   白鹿   板鸭   书院   牡丹   水鱼   成都   建筑   讲究   成都平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