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贵金属饰品抽检结果 不合格检出率为36.7%

□ 丁文婷

今年年初以来,国际现货黄金和白银价格持续攀升并屡创新高,激发了国内贵金属购买热潮。与此同时,黄金、白银等产品的质量问题成为市场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针对消费者投诉、举报集中及质量问题较多的产品,组织力量对宝山、嘉定、金山等5个区,以及5家网络平台、2家直播间的56家企业进行监督抽查。此次抽查涉及51个品牌的60批次贵金属饰品,经检测,共有22批次不合格(其中直播间占5批次),不合格检出率为36.7%。检测项目涵盖贵金属含量、纯度、质量、首饰产品标识和命名规则。

监督抽查发现,各有1批次产品存在贵金属含量和贵金属纯度不合格。其中,上海独佳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由上海梵华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生产(或供货)的“梵华蔻”牌足银耳饰,企业明示含银量为99.9%(千分数表示为999‰),但实测值仅为98.7%(987‰),且该批次银材质克重实测为0.8克,未达到企业明示克重。另一例为上海陆壹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由上海日行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或供货)的“NAMES”牌足银手链,企业明示为足银(纯度应≥990‰),实测却为925银。企业明示与实测不符。

另有6批次产品质量不合格。以上海翻随工贸有限公司销售并标称由其生产(或供货)的“携守”牌足金吊坠为例,企业明示总质量为0.75克,实测仅为0.64克,质量偏差达-0.11克(标准要求质量不大于500克的金饰品,允差为-0.01克至+0.03克)。该项目不合格导致产品克重不足,属于“缺斤短两”,将使消费者蒙受经济损失。

此外,标识问题较为突出。共有18批次首饰产品标识(印记)不合格,主要表现为缺少厂家代号、材料及纯度标示不正确;4批次首饰产品标识(标签)不合格,问题在于标签缺少标准要求内容。还有10批次命名规则不合格。这些项目不合格,会导致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产品真实情况,可能被不规范的用词误导,影响正确选购。

根据抽查结果,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相关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对库存及在售产品进行全面清理,并依法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已将有关经营者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情况通报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调查处理。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应向商家索要销售票据及证书,并要求在发票上标明产品的具体名称。尤其在旅游途中购买金银珠宝,务必及时索要发票,以便在发生质量纠纷时维护自身权益。如产品配备检测证书,应通过查询CMA(中国计量认证)标识、检测机构官网或电话咨询等方式验证证书真实性;可通过称重确认信息与实物是否匹配。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明确标注贵金属纯度的产品,购买时仔细检查印记是否完整、正确,印记应至少包含厂家代号、材料及纯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时尚   检出   贵金属   饰品   上海   产品   纯度   标识   消费者   质量   企业   市场   印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