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被北汽逆转,王博被球迷怒喷!宁上一只手吴骁,也不用许钟豪

广厦内线溃败引众怒:王博“雪藏许钟豪”成赛后焦点,战术博弈还是刚愎自用?

2025年CBA总决赛首战,浙江广厦主场以87-101惨败北京北汽,大比分0-1落后。这场失利不仅让广厦陷入绝境,更将主帅王博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球迷的愤怒直指其用人策略——“宁用单臂吴骁,也不用许钟豪”,这一决策成为赛后热议的核心。一场比赛的排兵布阵为何引发轩然大波?是战术误判,还是背后另有隐情?

核心争议:吴骁带伤苦撑,许钟豪枯坐冷板凳

本场比赛,广厦内线被北汽彻底压制。尽管胡金秋独砍26分,但面对周琦领衔的北汽“双塔”,广厦防线漏洞百出。身高仅2米03的吴骁带伤出战,左臂伤势严重到罚球时只能单臂投篮。防守端,他因身高劣势和伤病影响,多次被北汽球员在篮下强吃,二次进攻得分如探囊取物。反观替补席上的许钟豪——身高2米12、对抗能力出色,且曾在对阵广东时成功限制周琦的“内线铁闸”,却全场未获出场机会。

球迷的质疑直击要害:当吴骁的天赋与健康均处于绝对劣势时,王博为何仍坚持用他?许钟豪虽因过往争议动作被贴上“恶汉”标签,但其护框能力和防守威慑力在季后赛中早有证明。此前与广东一役,他让周琦全场仅得12分,成为广厦逆转的关键。如今总决赛却遭弃用,实在令人费解。

战术迷局:王博的“经验陷阱”与北汽的精准围猎

王博的用人选择并非毫无依据。半决赛横扫辽宁时,吴骁凭借拼劲和篮板嗅觉成为奇兵,甚至被球迷誉为“拼命三郎”。然而,辽宁内线薄弱(韩德君老化、莫兰德状态低迷)与北汽的豪华配置(周琦+范子铭+丘天)截然不同。北汽主帅许利民显然摸透了广厦的软肋,末节故意针对吴骁的伤病发起“砍鲨战术”,通过频繁冲击篮下和二次进攻,进一步放大其防守短板。

王博的失误在于过度迷信过往经验,忽视了对手的针对性调整。吴骁的斗志虽值得肯定,但篮球终究是天赋与战术的博弈。当北汽以周琦为核心构筑禁飞区时,广厦更需要的是高度和对抗,而非单纯的“精神属性”。许钟豪的缺阵,不仅让胡金秋独木难支,更让广厦的挡拆战术失去支点——而这本是他们的制胜法宝。

深层矛盾:许钟豪的“功过之辩”与教练的信任危机

许钟豪的争议性,或许是王博犹豫的根源。过去两个赛季,他因恶意犯规屡遭禁赛,甚至被部分球迷称为“球场毒瘤”。但数据不会说谎:上赛季他场均贡献1.1次盖帽,护框效率联盟前五;本赛季伤愈归队后,更被寄予厚望成为“胡金秋的盾牌”。王博曾在赛前发布会直言:“许钟豪的回归将大幅提升我们的防守硬度。”然而总决赛的临场弃用,却暴露了教练组对其状态的疑虑。

此外,广厦管理层的态度亦耐人寻味。2023年休赛期,球队曾计划裁掉许钟豪并引进朱荣振,最终因阵容深度不足作罢。如今,许钟豪的合同年表现与王博的执教压力形成微妙博弈——若启用他导致负面舆论或战术失效,教练或将背负更大责任。这种“风险规避”心态,或许解释了王博的保守选择。

球迷反思:竞技体育的残酷与决策的代价

赛后,广厦球迷论坛被“王博下课”的声浪淹没。但愤怒之余,更需理性思考:教练的决策是否完全错误?吴骁的拼搏精神曾是球队逆袭的基石,而许钟豪的稳定性与球场纪律性始终存疑。王博的用人,本质是在“即战力”与“风险控制”间艰难权衡。遗憾的是,这次他赌输了。

竞技体育的残酷在于,胜利者被歌颂,失败者被审判。若广厦次战调整阵容扳回一城,今日的争议或成“神来之笔”;若继续连败,王博的帅位恐将不保。而对于球迷而言,这场风波也折射出CBA的深层矛盾:如何在追求成绩与维护体育精神间找到平衡?许钟豪的“恶汉”标签是否掩盖了他的战术价值?球员的过往污点是否应成为永久的枷锁?

总决赛的生死局,还是王朝崩塌的序幕?

系列赛尚未结束,广厦仍有机会逆风翻盘。但对王博而言,次战已无退路——他必须证明自己的用人逻辑并非固执,而是基于更深层的战术考量。若继续弃用许钟豪,则需激活其他奇兵;若启用他,则需承担舆论与战术的双重风险。这场“信任博弈”的答案,将决定广厦的冠军梦,乃至王博的教练生涯。

你认为王博是否应启用许钟豪?是战术调整,还是饮鸩止渴?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体育   广厦   球迷   王博   战术   内线   用人   教练   赛后   舆论   球员   辽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