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很少出来应酬,也没有宴请过别人的王光美,嘱咐刘源:“最近有空吗?不要忘记请李敏、李讷两家吃饭,虽然都是家里人,但是要早点准备……”
那天,李敏和她的女儿孔东梅最先赶到,一会儿李讷和她的丈夫——曾给刘少奇担任过警卫秘书的老王(王景清),带着他们的儿子王效芝也来了。
王光美在女儿婷婷的搀扶下如期而至,毛家姐妹赶紧迎上前去,紧紧握住老人的手。
席间,他们为王光美的健康长寿频频举杯,王光美慈祥地看着孩子们,关切地询问他们的近况,聊着聊着,李敏和李讷不约而同回想起当年和父亲毛主席在一起生活的美好时光。
作为伟大领袖,后人对毛主席以及他的家属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说起毛主席的子女,除了李敏和李讷之外,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毛岸英,毛新宇的父亲毛岸青。其实,毛主席还有一个女儿,她就是原总参文化部长李静。
毛主席和李静之间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李敏和李讷。
李敏是毛主席的大女儿,1937年出生在陕北保安县。她3岁离开毛主席,直到1949年5月再次见到毛主席,那个时候的李敏已经12岁了。
李讷是毛主席的小女儿,1940年出生在陕西延安,她从小就跟着毛主席一起生活。李讷出生后,她的哥哥姐姐都不在,再加上她又是毛主席最小的女儿,对于毛主席对她格外疼爱。
在李敏没来北京之前,李讷是自己一个人在寄宿学校读书的,她一个礼拜回家一次。学校离家很远,毛主席的警卫员担心李讷的安全,便悄悄派专车接送她,毛主席知道后坚决不同意,说不能因为她是毛主席的孩子就搞特殊。
后来,李讷跟着她的母亲去苏联住了一段时间,李讷去苏联期间,李敏正好从苏联回来,导致她们姐妹俩错过了第一次见面。
虽然姐妹俩之间相差3岁,但这并不妨碍她们成了彼此的好姐妹、好朋友。
1949年,毛主席带着李敏和李讷搬进中南海,性格活泼开朗的姐妹俩很快就和同住在中南海的其他几个女生玩到一起。
这里面包括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叶子龙的女儿燕燕、二娃子。
天气好的时候,她们几个就会去南海边捞小鱼、小虾。孩子们把捞上来的鱼虾放在一起,想着煮汤解馋。
年纪尚小的她们还不会用火,于是拿着抓到的战利品风风火火地去找毛主席。毛主席很喜欢逗孩子们玩,在外人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领导人,但是在孩子们眼里,他就是一个和蔼风趣的老人。
“毛伯伯,您看,我们捞到好多小鱼小虾!”
“毛伯伯,我们把小鱼小虾都拿来了,和您一起吃饭可以吗?”
“爸爸!我跟妹妹也捞上来好多小鱼小虾!”
看着孩子们那一脸期待的样子,毛主席当然不会拒绝她们。
“好啊!我们一起吃饭!”
他们吃得高兴、热闹。就是谁也没动筷子去夹那一盘苦瓜。毛主席见状,严厉说道:“从小就要学会吃苦,不学会吃苦怎么可以啊!”
孩子们听进去了,但依然没有动筷子,他们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因为他们知道,毛主席是一个非常随和又充满爱心的老人。
李敏和李讷整个50年代都和父亲毛主席住在中南海,姐妹关系一直很融洽。毛主席去世后,姐妹两个互相帮衬,只有有机会,她们就会约着见面,也会联合出席一些社会活动。李敏和李讷从天真烂漫的少女变成祥和睿智的老人,她们之间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除了李敏和李讷之外,毛主席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女儿,她的名字叫李静。
李静出生于1937年,她和李敏同岁,比李讷大三岁,如果按照年纪算,她也算是毛家的大女儿,但为什么我们所知道的毛家大女儿只有李敏一个人呢?
原来,李静是毛主席在战争年代收养的烈士遗孤。
李静的原名叫李胜,母亲牺牲后,李静被部队接回,成了当时新四军中年龄最小的文艺战士。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李静便跟着部队一起去了前线。
1951年,李静从朝鲜战场归来,作为烈士遗孤的她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看着和自己女儿一样大的李静,毛主席对她的喜爱油然而生。
最近一段时间,毛主席一直在为战争事业忙碌着,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李敏和李讷了,看着眼前的李静,毛主席脑海里也浮现出孩子们的天真笑容。
毛主席握着李静的手,询问她的名字和身世。李静说:“我的母亲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就牺牲了,她当时被组织安排到敌占区做策反工作,但没想到被叛徒给出卖了,我的母亲就这样牺牲了,我是亲眼看着母亲被敌人杀害的……”
李静的话让毛主席想到已故的妻子杨开慧,她和李静的母亲同样因叛徒出卖而牺牲。为此,毛主席也想到毛岸英和毛岸青。
杨开慧牺牲后,这俩孩子失去母亲的庇护,在外流浪了很久,直到中央组织找到他们,这才
结束了在外漂泊的苦难生活。
毛主席对李静说:“你姓李,我也姓李(毛主席曾用名是李德胜),我的孩子们也姓李,而你和我大女儿又同岁,从今天开始,你也是我的女儿!”
从这天开始,李静便走进毛主席的生活。
毛主席除了照顾她的生活之外,还会检查她的文化课作业,除此之外,毛主席也会教她写日记和家信,给她讲做人做事的道理。毛主席怎样教育李敏和李讷,就怎样教育李静,毛主席是真的把她当作亲生女儿对待。
在毛主席身边这些年,李静对毛主席的书法情有独钟。由于她学得认真,尽管一开始很幼稚,但毛主席还是很喜欢他这个学生,经常把自己的写作方法传授给李静。
有一次,李静把写好的作品送给毛主席,毛主席高兴得不得了,笑着说:“你模仿得很到位啊!这拿出去给别人一看,还以为是我写的呢!”
李静知道,毛主席这是在鼓励她呢。多年后,李静回忆起这段往事,她说:“毛主席不喜欢说教别人,常常用启发和鼓励实践的方法让人自己去获取知识。有一次,我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想让主席给我答疑解惑,但是他没有直接告诉我,而是让我去查字典。后来我才明白,主席这是在培养我动手动脚的能力。”
后来,李静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总参谋部的文化部长,离休后,李静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她继续就任中国妇女文艺交流促进会主任,还和日本一位女大臣同时被聘为联合国第四届妇女大会特别刊编委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对于众多头衔,李静显得很谦逊,但对于“毛体书法传人”一说,李静则认为受之无愧。她之所以能在后来的工作中取得一定成就,与毛主席当年的严格要求和关心是分不开的。
更新时间:2025-05-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