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于岁月深处的马帮往事

走进小巷,邂逅古城百姓家事

踏入院落,遇见民俗文化传承

岁月回响,畅谈文明文旅新声

拥抱时光,聆听逐梦奋斗初心

正年轻、更鲜活、重传承

FM97.7丽江旅游交通广播

《听见古城》

与你分享更具魅力的丽江古城

本节目由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

特约播出

同心阜马帮博物馆。(丽江融媒记者 左林珏 摄)

马帮文化的“守护者”

“同心阜”马帮诞生于明朝中期,是丽江一支专走滇藏线的纳西族马帮,也是依赖血缘关系维系下来的马帮。“同心阜”马帮首领马锅头,到五九阿世这一代,已经延续了18代。在五九阿世4岁到19岁的15年间,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马帮生涯,然而随着茶马古道逐渐沉寂,古道之上难闻铃铛和马蹄之声。如今,他坚守在“同心阜”马帮博物馆,成为了马帮文化的“守护者”。博物馆里珍藏着上千件马帮用品和生活用具,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是一段难忘的回忆,每一处细节,都是那段不平凡故事的见证。为了让走进博物馆的人更加生动地了解马帮文化,五九阿世坚持给大家免费讲解,向五湖四海的游人讲述他在赶马路上的亲身经历。

节目嘉宾“同心阜”马帮第十八代马锅头 五九阿世。(丽江融媒记者 左林珏 摄)

茶马古道上的处世圭臬

茶马古道犹如一条点缀于历史车辙之上的神秘纽带,承载着无数赶马人的梦想与责任。对于每一位马锅头而言,引领马队平安顺遂地穿越这条古道,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使命。每支马队都有自己的规定与行为准则,他们崇尚真善美的品性,将“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奉为圭臬;他们以身作则,以诚实之心对待每一个人;他们深知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他们时常反省自我,秉持着“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态度,在这漫漫古道上坚守着内心的纯净;他们坚持着平均分配的原则,从不居功自傲;他们扶贫济困,对途中遇到的苦难之人,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他们也会义不容辞地向遭遇困难的其他马队提供帮助,在这茫茫古道上,每一个人都是彼此的依靠……

馆中陈列的马帮线路图。(丽江融媒记者 左林珏 摄)

火塘“长燃” 文化传家

赶马人的成长与教育,深深植根于家中的火塘旁。据五九阿世介绍,家中长辈从小便言传身教,悉心培育那些将来要肩负家族重任的孩童,教导他们拥有善良的品格、坚韧的内心以及睿智的头脑。而这一切谆谆教诲,多半都围绕着温暖的火塘展开。火塘,作为家庭的中心,承载着无数的生活智慧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孩子们在火塘边,逐渐学会了待人接物和持家之道。

火塘。(丽江融媒记者 左林珏 摄)

鲜为人知的马帮故事

据五九阿世介绍,马帮队伍里的所谓“马”大多并非马,而是骡子。马帮的头骡必定是母骡,相较于公骡,母骡更为细心且具灵性。公骡通常作为二骡,当头骡出状况时,二骡便会挺身而出,带领马帮继续前行。马锅头会随身携带13个药袋,里面分类装着不同的中草药,沿途遇到有需要的人,便会慷慨相赠。

在货运途中,马帮会根据所运货物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捆垛手法。捆垛方式的变换还能传递重要信息,比如遭遇土匪、马帮成员生病等突发情况,都可以通过独特的捆垛手法将信息传递出去,以获得支援……听了这么多精彩故事,你是否对那段岁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马帮故事,不妨到“同心阜”马帮博物馆走一走吧!

馆中陈列的货物分别用不同的捆垛方式。 (丽江融媒记者 左林珏 摄)

采编/左林珏

责编/李婧

终审/张卫国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5

标签:旅游   马帮   深处   往事   岁月   丽江   火塘   古道   马队   记者   博物馆   故事   文化   守护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