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女儿上初一,住宿。
寒假的时候,我去接她,她哭了。
今天放暑假,我去接她,她哭得比寒假还委屈。
只因为,爸爸没去接。
回家后,女儿平复了心情,我跟她聊天,她说,当她看到又是我一个人去接她时,她的心都凉了。
不是女儿不喜欢我,平时她总说我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但有些事,妈妈再好也代替不了爸爸。
尤其是需要出力的时候,妈妈比不上爸爸。
我说,我知道了,以后再放假,哪怕让爸爸请假,也要他去接你。
我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人,我只适合享福,力气活还是交给爸爸吧,哈哈。
02
我和老公两地分居,他在北京上班,我带着女儿在老家上学。
女儿刚上初一,住宿。
第一次放寒假的时候,我们没经验,爸爸在上班,我自己去接女儿。
她们要把被褥水壶脸盆书本什么的全都带回家,我和女儿哪拎得动啊。
我现在个子还没女儿高呢,第一次去学校接她的时候,老师拦住我问我干啥的,我说接孩子呀。
连老师都怀疑我能搬得动行李。
别人要么是爸爸要么是爷爷接,要么是看上去有力气的妈妈,我看上去就很弱鸡。
我们在县城住,孩子在镇上上学,公交车不好等,打车不好打。
我和女儿还要把行李搬到路边去等车。
第一次的时候,打不到车,公交车先来的,就坐公交车回家的,下车后还要步行走一段路。
我拎着编织袋,女儿抱着被子一路走回家。
走着走着,我就发现她不对劲,一看她眼睛,人家默默地哭呢。
我一手拎袋子,一手让她把被子给我,她不肯给,只默默抱着边走边哭。
青春期女孩有些要面子,她不喜欢编织袋,觉得不好看。
后来开学要装被子时,她自己买了黑色的袋子。
03
这次放暑假,为了不一次拿那么多东西,前两次回家,她拿了一部分书本,也把被子先拿回来了。
本来想吸取寒假的教训,让爸爸一起去接的。
老公说请假或倒班回来,但女儿放学时间在下午,老公就一天时间,上午回下午走,赶不上啊。
本来说好如果爸爸接不了,就给女儿发100块红包补偿。
但今天老公回来了一趟,因为婆婆屋里的灯坏了,他回来修了个灯。
女儿下午3点半放学,老公下午3点就要坐车走。
我们以为被子已经拿回来了,剩下的东西不多不重了,谁知道对我来说,还是那么沉。
光从宿舍楼拎下来,我的手就勒出印了。
接孩子的时候人特别多,人挤人,我一回头看孩子,她又哭了。
我拎着袋子很重,又想安慰她,我也很累。
况且我提前到学校,已经在外面高温下晒了会儿,很不舒服。
这次我们没有把东西搬去马路边,就在学校门口打车。
等车的功夫,我问女儿,只是因为爸爸没来哭的吗?还是在学校发生了不愉快的事。
她说一个是因为爸爸没来,一个是看到我身上都湿了,汗水直流,怕我累到,心疼我。
我确实挺累,我不是干重活的人,力气小,没办法。
所以,两次教训了,以后开学和放假需要拿行李的,哪怕让爸爸请假,也得让他来。
妈妈再好,这力气活还是得爸爸干呀。
04
然后说一下这个打车。
学校在镇上,不好打车,平时从县城打车过来方便,18到20块钱。
但从镇上去县城可就不好打车了。
这次我打车,把能选的都选上了,到30块钱以上。
开始没人接单,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人接了,是从县城那个方向过来的。
我一看这个车牌号和司机的姓氏,感觉很熟悉。
果然,是平时打车送女儿来学校的那个司机。
我坐过好多次他的车了,也算熟悉的陌生人了。
我猜别人都不愿意过来,他看到这个学校,他就接单了,特意从县城过来的。
经过几次坐车聊天,我感觉他人特别好。
我一看是他,对他说感谢他能过来。
他把我们送到小区里,帮我把行李搬了下来。
我再一次说谢谢。
回到家,我去打车平台给他好全都好评。
而我一看那个扣的车费,才18元,我明明都选到30元了,最后竟然这么便宜。
我不知道司机能不能自己管理这个扣钱,反正我就觉得他人特别好,不会给我加价。
我去翻了半天想给他打赏,可能因为我已经好评完了,找不到打赏的按钮。
以后有机会坐他的车再打赏吧。
这次,把我的感谢发出来,让更多的能量一起祝福他。
05
然后说回孩子。
前一阵不是有那个高考完用扁担挑行李的女孩吗,我觉得她很棒。
因为这个年纪的女孩是会要面子的,我相信很多孩子是不愿意这么挑行李的。
她能坦坦荡荡的挑着,我真觉得很棒。
我平时接女儿回家时,还有一个同路的小男生。
以前他爷爷会来接他,我碰到过几次,再后来,爷爷不来了,都是男生自己坐车回家。
前几天他们放过一次假,好多同学都先把被子搬回家。
这个男生也搬了被子,他直接抱着被子,连个袋子都没装。
也没有人接他,还是他一个人。
我们在路边等车的时候,他一会抱着被子,一会把被子披在肩膀上。
如果是我女儿,她肯定又会觉得没面子。
我跟她说,没有人会注意你的,别人也不会因为这样议论你。
我对那个男生,只有心疼和欣赏。
这大概是男生和女生的区别。
男生可以自己坐车回家,可以抱着被子玩。
没人管的孩子独立的早。
以前他爷爷接他,肯定是他父母忙,没时间。
现在连爷爷都不来接他了,他只能独自己回家。
而我女儿会因为爸爸没来接哭泣,只因为她是个被宠着的孩子。
爸爸这次没来,给她补偿了一个红包,还答应下次,就是请假也要回来接她。
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
如果只是偶尔的事件,也许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他破例一次。
能有父母来接的孩子,他一定是开心的。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