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时值初秋,南方地区高温仍然持续,同学们从“假期模式”转变到“校园模式”。近日,广西时令、时事与健康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在南宁举行,围绕开学季疾病预防及初秋时节健康养生有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初秋蚊子依然凶猛,加之如今进入了开学季,学校应该怎样防蚊灭蚊?为保障广大师生健康、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各学校迅速组织开展环境整治,重点清理各类积水容器,及时清除落叶和垃圾,确保排水系统畅通,彻底铲除蚊虫滋生土壤。同时,各学校还加强对教室、宿舍、食堂等重点场所的防蚊设施维护,保持纱窗、纱门完好,推广使用蚊帐等物理防护工具。如校园内蚊虫密度较高,建议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教室、宿舍低楼层走廊、楼梯、公共卫生间、绿化带、下水道、地下停车场等区域进行药物灭蚊,或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选用合格、适宜的卫生杀虫剂进行灭蚊。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驻桂感染科专家张旻表示,学校可结合实际,采取生态、物理防控措施,如在适宜水体放养鱼类、对下水道进行改造等。此外,应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引导师生穿着浅色长袖衣物、正确使用驱蚊产品,并尽量避免在蚊虫高峰时段外出活动。
有关专家还在会上提出,新学期伊始,校园内人群聚集性和流动性显著增强,需要重点关注由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手足口病等消化道传染病;以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以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疟疾,以及以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控。为此,学校和家长要加强传染源管理、重视传播途径阻断,同时建议学校大力开展以清除蚊虫滋生地为主的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学校要关注易感人群保护,除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接种相关疫苗外,还需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切实提升机体免疫力。
来源 |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韦静
编辑 | 赵翠玲
责编 | 刘晓婧
审核 | 王小欢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