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然
计然(生卒年不详),辛氏,名钘[jiān],字文子(一说名文子),又称计倪、计研,号计然、渔父,春秋时期宋国葵丘濮上(一说河南商丘民权县、一说河南省兰考县、一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临濮集一带)人,著名谋士、经济学家。
一、隐士高人,范蠡之师
计然
春秋末年,诸侯争霸,战火纷飞。在越国的一处幽静山谷中,隐居着一位名叫计然的智者。他精通天文、历法、农事、商业,却从不求仕进,只以隐士身份游历四方,传授治国安邦之术。世人多不知其生平来历,只知他学识渊博,尤善经济之道,被后人尊为“计然之学”的开创者。
计然七策
计然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是范蠡——这位后来辅佐越王勾践复国、功成身退、富甲天下的“商圣”。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曾拜计然为师,学习“计然之策”,并将其运用于越国的经济改革,最终助越国富强,灭吴复仇。然而,计然本人却始终隐于幕后,不为名利所动,其真实姓名、生卒年岁均已不可考,只留下一段传奇般的智慧遗产。
二、经济先知,治国良策
计然七策
计然虽隐居不仕,但其经济思想却深刻影响了春秋末年的政治格局。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经济治国理论,主张通过调控市场、发展农业、促进商业流通来增强国家实力。他的核心思想包括:
计然七策
1.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经济周期理论
计然认为,商人应当预判市场变化,在干旱时储备船只(因为未来可能洪水泛滥,船运需求大增),在洪涝时储备车辆(因为未来可能干旱,陆路运输需求上升)。这一思想堪称中国古代最早的反周期经济策略,比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早了两千多年。
2.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市场投机与风险控制
计然教导商人,在商品价格高涨时果断抛售(如同抛弃粪土),在价格低迷时大胆收购(如同珍视珠玉)。这一策略至今仍是投资界的黄金法则,与现代经济学中的“低买高卖”理念完全一致。
3. “积著之理”——资金周转与利润最大化
计然强调,商业经营不仅要关注利润率,还要注重资金周转速度。他认为,“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即资金应当像流水一样快速流动,才能实现最大化的收益。这一思想与现代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不谋而合。
4. “农末俱利”——农工商协调发展
计然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主张农业与商业应当并重。他认为,商业流通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而农业丰收又能为商业提供充足的物资。这一“农工商均衡发展”的理念,比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更早提出。
三、平粜法
计然七策
计然不仅关注商业,还提出了“平粜法”——即国家在丰年以平价收购粮食,荒年再以平价出售,以此稳定粮价,防止商人囤积居奇导致民生崩溃。这一政策后来被越国采纳,成为古代中国最早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也是现代“宏观调控”思想的雏形。
四、财富伦理
计然七策
计然不仅教人如何致富,更强调财富的道德责任。他认为,真正的智者不应只追求财富,而应当“富好行其德”——在致富后回馈社会,帮助他人。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范蠡,使他在功成名就后化名“陶朱公”,三次散尽家财救济百姓,成为后世商人的楷模。
五、隐退江湖
计然七策
计然一生淡泊名利,始终隐居不仕。他虽未直接参与政治,但其经济思想却深刻改变了越国的命运。据传,范蠡功成身退后,曾四处寻找恩师,却始终未能再见。计然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流星,短暂闪耀却照亮了后世两千多年的经济智慧。
计然七策
计然的思想被记录在《史记·货殖列传》《越绝书》等古籍中,但后世多知范蠡而不知计然。直到近代,学者重新研究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时,才惊觉这位隐士高人竟是中国最早的市场经济理论家。他的“反周期经济”“市场投机”“宏观调控”等思想,比西方经济学早了两千多年,堪称中国古代的经济先知。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