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重庆“南岸发布”官方发出了一则公告:
这座被很多重庆人吐槽上了热搜的“莲花山”,被很多本地人戏称为“哈儿山”的地方,接下来要进行全域停业整治了!
一座普通山坡,咋就成了网红景点?又为何被重庆本地人频频自嘲?
这里先带大家回顾一下:
01
莲花山网红之路
以前“莲花山”就是周边居民散步健身的普通荒坡。早些的时候有零散的摊贩在这煮茶卖水,赚点过路行人的小钱。
哪晓得,短视频里一段“俯瞰东水门大桥+渝中半岛夜景”的镜头,一下就让它成了网红。镜头里,夜幕下的层层房屋配着对岸灯火,被网友喊成“渝版布达拉宫”,游客就跟潮水似的往这儿涌。
图源网络
眼看有商机,周边村民和眼尖的商家都动了心思:
砍树拓地建观景台,老房子随便刷层漆就改成民宿,高压塔下支起烤肉摊,连石阶旁边都塞满了卖小吃的塑料棚。网红景点,就这样支棱起来了。
但这股“爆红”的热潮,很快就变了味。
图源网络
起先让人不舒服的还是物价。
一杯普通老鹰茶敢喊88元,几串烤苕皮卖到30元,比市区同类型消费翻了三四倍。勒明明是家门口爬了几十年的坡,抬头就能见的寻常江景,愣是被当成“杀猪场”。
游客付了钱大多还是看在景色风光的面,而本地人路过都敬而远之——“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把人当哈儿宰”。
图源网络
比高价更刺眼的,是无序开发留下的烂摊子。
为了拓出更多观景位和经营区,原生树木被成片锯断、推倒,曾经长满植被的山坡裸露出大片黄土,太阳一晒泛出刺眼的白。
难怪本地人都说:晚上还有点布达拉宫的样子,白天瞟一眼活像是山头长了圈癞子。
更莫说一到暴雨天,泥水顺着坡地往下淌,在石阶上冲出一道道泥痕,滑坡的风险像颗石头悬在头顶,一天比一天沉。
图源网络
更要命的是,经营场所的安全底线也在被不断突破。
窄窄的上山步道被摊贩占去大半,私拉的电线像蜘蛛网缠在树干上;老房改的民宿连基本的消防器材都凑不齐,高压电塔下却挤满了烤肉的人群,油烟混着炭火味呛得人睁不开眼;排污全凭“自然渗透”,污水顺着坡地往居民的菜地里流。
这些密密麻麻的摊贩和游客挤在老旧居民区里,就像颗没引线的炸弹,谁也说不准哪天会出事。
图源网络
这种用生态遭罪、安全冒险换碎银的操作,一时真让人搞不明白——高价看风景的游客和短视赚快钱的商贩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哈儿”?
02
凃山镇出手整治
不过这样的乱象,很快也引起了南岸区的关注目光。4月17日,涂山镇发布《情况通报》,正式启动“莲花茶摊”环境优化提升行动,从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安保措施、引导诚信经营等方面入手,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整改行动来得很利落,针对山体滑坡风险,专业团队进场勘查,制定加固方案;消防部门挨家挨户排查,指导商家整改隐患;市场监管局则重点整治宰客乱象,要求明码标价。
才短短几周,电线私拉乱接的现象就少了很多,新增的垃圾桶、指示牌让环境秩序好了不少。
图源网络
除了即时整改,更长远的规划也已提上日程。
南岸区牵头编制的《重庆市南岸区F15单元01街区(莲花石龙片区)详细规划方案公示》在6月17日正式公布,公示期到7月16日。
这次规划范围有3.93平方公里,涵盖莲花村、石龙村两大片区,明确要把莲花山片区定位成旅游配套、品质商业和高端居住的区域。
图源网络
其中,莲花村区域强化旅游集散和交通转换功能,提升接待、餐饮、文创等配套;石龙村区域则规划成以居住、商业用地为主的高品质未来社区。
原来的农林用地不少都调整成了商业、居住用地,城镇建设用地达180.56公顷,总建筑规模122万平方米,单是商业规模就有约47.2万方,堪比三个北城天街的体量。说不好以后这里,真有望成为南山片区的新商业中心。
当然此前那些破坏生态的违规开发、漫天要价的经营行为,大抵也会自食其果。
03
结语
这次“莲花茶摊”区域再度全域停业整治,大约就是个嘿明显的信号:改规落地已经呼之欲出了。
随着本次“莲花茶摊”全域整改,之前不管是被高价刺痛的外地游客,还是急功近利“赚快钱”的经营者,那些被“哈儿”标签裹挟的尴尬都将散去。“哈儿山”这个带着嘲讽的名字,注定成为过去式。
让我们共同期待:
新·莲花山,重回视野!
图源网络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