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进入白露节气,正所谓“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节气后,北方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增大,空气也越来越干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季节变化意味着血糖波动风险增加,养生方式也需要相应调整。
甘肃省名中医、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主任医师李慰主任表示,糖尿病患者体质特殊,机体调节能力较差,对气温变化敏感,更易受到季节更替的影响。因此,糖友在白露后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做好养生保健,才能有效稳定血糖,预防并发症。
白露后北方气温特点
李慰主任介绍,白露节气后,北方地区呈现出典型的秋季气候特点:
这些气候特点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提出了挑战。气温下降会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容易升高;干燥天气则增加了皮肤瘙痒、感染的风险;温差大则易引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进而导致血糖波动。
李主任支招:糖尿病人白露养生5要点
针对北方地区白露后的气候特点,李慰主任为糖尿病患者提出了以下养生建议:
01
保暖防寒,适时添衣/
“糖友抵抗力较差,最怕感冒引发感染,导致血糖失控。”李慰主任强调,白露后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早晚时段外出时应增加衣物。
重点保护部位:背部、脚部和腹部。糖尿病患者足部血液循环较差,感知能力下降,更应注意足部保暖,穿宽松舒适的棉袜和鞋子,避免“寒从脚起”。
02
饮食润燥,平衡血糖/
秋季饮食应以“润燥”为中心。李慰主任建议:
“饮食调整必须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进行,任何新添加食物都要考虑与药物的配合,监测血糖变化很重要。”李慰主任特别提醒。
03
适度运动,顺应时节/
秋高气爽是运动的好时机,但应遵循“不急不躁,动静结合”的原则。
推荐运动: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中等强度运动。
最佳时间:上午9-10点或下午3-4点,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晚时段。
“运动前后要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户外运动时记得携带糖果和糖尿病识别卡。”李慰主任补充道。
04
调畅情志,安定心神/
中医认为“秋主悲”,秋季人们容易产生忧郁情绪。情绪波动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升高血糖。
李慰主任建议:保持乐观心态,多与亲友交流;培养书法、绘画、音乐等宁静的兴趣爱好;天气良好时到公园、郊外散步,感受秋日美景。
05
规律监测,及时调整/
“白露后气温变化大,血糖易波动,加强监测尤为重要。”李慰主任强调。
监测建议:每周至少测2-3次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气温骤变、感觉不适或调整生活方式时,应增加监测频率。
记录内容:血糖值、饮食、运动量、情绪状态和身体状况,复诊时带给医生参考。
专家最后提醒:
“白露养生要顺应'收'的规律,做到起居有序、饮食有节、运动有度、情志有衡。糖尿病患者个体差异大,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才能平稳度过季节转换期。”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通过科学调理,糖尿病患者同样可以收获健康,享受秋日的美好时光。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