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活埋了5000红军,逃往国外安享晚年,如今国内竟还有人纪念他!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共两党有过一段很长的对峙时期,当时的国内环境并不太平,为了彻底剿灭红军,国民党曾拉拢许多偏远地区的豪强和零散的武装势力,一同针对红军。

其中有一个人,曾经是青海地区的土皇帝,活埋了5000红军,晚年还逃往国外,如此穷凶极恶的一个人,如今国内竟还有人纪念他。

土匪马步芳的成长

这个与我军具有深仇大恨的土匪名叫马步芳,此人在民国时期曾对青海至少有过38年的地方性军事专制,尤其是在他的统治之下,青海的割据势力不断发展壮大,从隆化县开始,逐渐向四周辐射,无论是当地的政治还是经济,都受到了马步芳家族的影响。

也正是因为他在青海地区的长期统治,所以对这里的地形和气候状况等了如指掌。

后来又勾结了国民党,成为了反动派手下一支所谓的保安团,内部人员构成更是鱼龙混杂,遭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时,马步芳更是痛下杀手。

从此人的背景来看,早年还是受过一定教育的,还有一定的军校经历,但受到其家族的影响,很快就和手下兄弟一起并入青海的地方型军事集团。

化隆地区作为马步芳军事集团的发迹之处,在民国的时候是青海东部发展最好的农业县之一,因为这里的地形比较复杂,所以在军事上处于一种易守难攻的状态,况且这里紧贴黄河岸边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建设。

北部和中部主要以丘陵和盆地为主,所以此地在气候上差异较大,这就注定能够生产不同的主要农业作物,以青稞,小麦,马铃薯豌豆为主,另外还有其他地区能够种植大麦,胡麻,荞麦等。

只不过早年因为长期的战乱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化龙地区并没有建设起来,这就让马步芳有机可乘从隆化起家一步一步成长为青海的土皇帝,为后来经过这里的红军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1920年开始,马步芳的父亲就来到了青海,但最初只是为了巩固封建家族的势力,后来又任命自己的儿子马步芳担任了海巡防骑兵营长,驻扎地就在化隆县,前后长达8年的时间。

于是这里便成为了马步芳最早的据点,他以家族为中心,开始结党取材,手下又有父亲所赋予的兵权,所以很快在当地一手遮天,拥有很深厚的根基,可以说化隆地区为马步芳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本积累,为他军事实力的壮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马步芳之所以在后来会显现出其手段狠辣,秉性凶残的特点,和他的家族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其父亲马麒的性格特征,在军事政治经济方面的扩张手段等,都为马步芳提供了一个可以效仿的前者。

这就导致后来马步芳的政治野心和他的父亲类似,13岁参军,不满30岁就成为了市长,年仅36岁的时候就担任青海省代理主席,全省的军政事务都归他管辖,但马步芳依然不满足于此,就算是当了青海王,依然在严格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

这就让他一度成长为新时代军阀的代表,虽然不是土匪出身,但是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割据一方,甚至在后来成长为一个让蒋介石都十分忌惮的存在。

迫于马步芳的阴险狡诈,蒋介石早在1933年就怀疑起了他的忠诚性,所以从派遣属下孙殿英到青海地区屯垦督办,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分解马步芳在当地的势力。

不曾想对方根本就不吃这一套,直接抗拒国民政府的命令,派兵到宁夏直接攻打孙殿英的部队。

既然来硬的不行,蒋介石就采用拉拢的怀柔政策,通过钱财和官职的诱惑来让马步芳不对自己有那么大的敌意,名义上归国民政府所管理。

长征路上的残酷杀戮

后来在蒋介石的授意之下,马步芳所部联合当地组成的所谓保安团采取了围剿红军的行动,而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并不景气,因为第5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走向了长征的道路,势必会经过马步芳的势力范围。

1936年冬,红西路军长征进入甘肃,想要通过河西走廊打通与苏联之间的联系,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目的地虽然在行政区划分上归属甘肃管辖,在战争岁月里,实际上早就已经被马步芳大军控制。

当马步芳听说红军来到此处之后,立刻做出了战斗的准备姿态,因为他一直认为红军的来临会影响自己在青海地区的统治地位。

从具体的人数上看,当时来到这里的红西路军大约有21,800多人,其实在数量上和马步芳手下的部队没差多少,但这里却属于马步芳的统治范围,具有明显的主场作战优势

对于马步芳来说,无论是军队的补充能力还是后勤粮草的运输能力,甚至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远在红西路军之上,而且这次是在自己的家门口作战,完全可以实现以逸待劳,哪怕是打不过也可以回家关上门躲起来,所以一个个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

但此时的红西路军就不同了,他们根本不知道此处设下了包围圈,而且在长征的一路上,几乎每天都要面对蒋介石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等到河西走廊附近的时候,部队已经是人困马乏,伤痕累累。

尤其是红军,对这里人生地不熟,当地居民纷纷避之不及,粮草接济成为了严重问题,而且当时正是冬天,这支红军部队需要穿着单薄的衣衫去面临严寒的天气,还没有任何后援部队,连行军都非常困难,根本难以应对兵强马壮的马家军。

况且当时的情况属于开阔地作战,虽然红军有2万多人,但实际上却只有5000多条枪,其中还有不少是来自于文工团的女红军。

随着马步芳手下强大骑兵的突然出现,红军在猝不及防之下,根本就没有任何还手之力,无论是从行进速度粮草补给,乃至单兵素质等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任何优势,所以军队很快就被马家军冲散包围。

但当时的红军并未退缩,面对突如其来的军阀,他们利用有限条件英勇作战,尽管自身伤亡惨重,但也让马步芳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的正规部队大概损失了2万人以上。

相比之下,红军的损失更加惨重,西路军损伤大概在7000人左右,其余的12,000多人都被俘虏,由于马步芳的军队元气大伤,所以激起了他残酷的报复心理。

对于这12,000多名红军俘虏,马步芳动用了极其惨无人道的手段。

至少有5000人被活埋,剩余人有的被单个炮轰,瞬间粉身碎骨,有人被大火活活烧死,有人被钉在树上生吞活剥,马步芳手下采用各种残忍方式,所杀戮的红军多达6500多人。

剩下的最后一部分,因为身体强壮被强行安排到马步芳队伍之中做苦役,一直到抗战胜利之后,这一部分同志才被营救回到延安。

更加令人深恶痛绝的是,在这一批被俘虏的红军之中,有将近2000多人都是女子,她们大都是在红四方面军经过四川的时候跟上了队伍,被马家军俘虏之后更是遭到了惨无人道的对待。

她们被这群毫无人性的土匪轮番侮辱,之后直接被赠送给手下当老婆,也有一部分人直接被抛弃,无奈只能流落在民间,嫁给了当地农民,勉强维持生活。

即使到现在,她们依然生活在那里,但是每一个人都不愿再提起五六十年前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因为当时的情况太过惨绝人寰,所以每一次的回忆都是对他们精神的再一次打击。

可以说马步芳这股盘踞在青海当地的豪强势力,对我军和我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双方有不共戴天之仇

可如今依然有恬不知耻之人,竟然在宣扬马步芳在青海的管理政策以及经济制度,甚至还想要纪念这个惨无人道的杀人恶魔,这是对历史极大的不尊重,也是对人道主义的最大蔑视。

晚年逃亡的马步芳

随着革命形势的逐渐好转,解放战争之后,国民党军队瞬间变成一盘散沙,身为其爪牙的马步芳也盘踞在兰州开始为自己准备退路。

1949年8月,马步芳乘坐飞机,潜逃海外,还借由台湾的关系企图过上奢华的生活,但后来因为个人作风问题,台湾当局直接撤掉了他驻沙特大使的职务,之后马步芳的生活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最终在海外病逝。


参考文献

[1]袁志学.梦断兰州——马步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J].档案,2016,(08):32-42.

[2]孟昭庚.青海“土皇帝”马步芳的罪恶人生[J].党史纵横,2013,(05):55-57+63.

[3]果毛吉.马步芳家族用兵果洛始末[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06)
:62-68.DOI:10.16229/j.cnki.issn1000-5102.2011.06.014.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历史   安享晚年   红军   国外   国内   青海   手下   地区   势力   蒋介石   作战   部队   土皇帝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