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给中国30天时间,欧盟要中国交出稀土,中方发布新规回应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西方世界真的不知道要说点什么了,一边指望中国的广阔市场能为他们雪中送炭,一边却把中国企业挡在门外真的以为中国这么好欺负吗?

最近欧盟委员会主席在一次峰会上,又拿中国稀土说事,并且还试图拉拢盟友施压,中国可不会被他们这么欺负,中国是怎么回应的呢?

美国放下身段谈判

“稀土”这个听起来有点土气的名字,却是现代工业和尖端军事的“维生素”,从手机屏幕到隐形战机,缺了它,再先进的设计也只是一纸空文。

所以,当中国开始收紧稀土出口管制时,全球的神经都跟着绷紧了,美国人对此心知肚明,他们也早就意识到,高达七成的稀土供应都攥在中国手里,这无异于将自己的命脉交给了对手。

可重建一条完整的稀土产业链,从开采到提纯,谈何容易?这不仅是砸钱的事,更是需要数年甚至十数年沉淀的技术和人才工程。

美国的工业巨头们等不起,于是他们愿意放下身段坐上谈判桌,几轮磋商下来,中方也确有放宽部分审批,但这恰恰说明,美国人懂得,战略博弈不是一根筋的对抗,而是有进有退的艺术。

欧盟指责中国造成了全球“稀土荒”

相比之下,欧盟就没那么识相了,前段时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G7峰会上竟拿着一块磁铁,声情并茂地控诉中国将稀土“武器化”。

并且指责中国的出口管制造成了全球性的“稀土荒”,试图以此为引子,拉拢美国联手施压,而台下各国的领导的做法真的大快人心。

各国领导人,低头翻文件的翻文件,眼神飘忽的眼神飘忽,几乎没人接这个话茬,这场“正义凛然”的宣告无疑是一场失败的“表演”。

谁心里不清楚稀土的分量?谁又愿意为了几句场面话,去得罪手握稀土命脉的中国?

峰会的热闹劲儿刚过,6月25日,一位欧洲驻华大使就换上另一副面孔,公开“恳谈”,说欧洲企业的“担忧与疑虑”已经到了极点,磁铁短缺的影响“极其严重”。

之后还表示希望中方能够理解他们的恐惧,并且希望下个月能够解决稀土问题,这个下个月多少有点施压的意思,为何这样说呢?

因为早就有消息传出来,冯德莱恩下月要访华,而她来的目的就是关于稀土的,而这个时候欧洲发声,明显是在站队,也颇有些下通牒的意味。

而欧盟如今的处境确实尴尬,之前他们可是美国围堵中国战略最忠实的“副驾”,即便自己的利益被美国的关税大棒敲得叮当作响,也依然紧紧跟随。

如今美国在稀土问题上都懂得务实周旋,自己却还停留在拉帮结派、高声施压的阶段,这多少有点不合时宜。

他们似乎想把稀土问题当成一张牌,来转移内部矛盾,同时向美国示好,不但美国不买账,中国也没兴趣陪他们演戏。

面对欧盟时而指责、时而“恳谈”的反复横跳,中方连口水仗都懒得打,直接用行动给出了回答。

中方出台稀土新政策

中方一则新规悄然出台,这个新规要求所有在华运营的稀土企业,必须上报核心技术人员的详细信息,包括教育背景、科研成果等等。

这道“人才锁”,比单纯的出口管制要高明得多,稀土资源本身珍贵,但更核心的是那套点石成金的提纯技术,这才是美欧真正望尘莫及、被“卡脖子”的关键。

在稀土走私风险依然存在的今天,管住了人,就等于护住了技术命门,给战略资源再加了一重保险,这既是对外部压力的无声回击,也是在扎紧自家的篱笆。

所谓“中国遏制欧盟发展”的帽子,根本扣不上,中国只是在按国际惯例,保护自己的核心资产,从未想过要堵死谁的发展之路,出口的门依然开着,只是门槛更高,规矩更严了。

说到底,谈判桌上靠的是实力,不是嗓门,美国人尚且明白这个道理,欧盟的部分政客却似乎还想“站着把饭要了”。

下个月,冯德莱恩即将到来,她如果还抱着那块磁铁和那套说辞,恐怕很难得到想要的答案,毕竟,牌桌上主动权已经不在她那边了。

参考资料

中华网军事2025-06-29《只给中国30天,不解决稀土供应冯德莱恩就不访华?中方不吃这一套》

中华网军事2025-06-30《美西方企业一片哀嚎,欧盟恳求中方网开一面:下个月给解决稀土吧》

观察者网2025-06-26《“中方要求稀土企业上报这些信息,防止机密外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2

标签:财经   中国   稀土   天时   中方   欧盟   美国   欧洲   美国人   磁铁   中华网   管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