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端酒店的品牌形象,正被层出不穷的丑闻迅速侵蚀。快速扩张的酒店帝国与频发的管理漏洞,正形成鲜明而讽刺的对比。细思华住近些年的发展轨迹与管理问题,表面上看似乎是繁荣发展,实则内部犯了大企业病,只能听赞歌,无法容纳意见与建议。企业的问题均非一朝一夕而成,这一盘棋华住究竟该怎么走?静待一个民族品牌的改变与创新。
10月20日,一则“女子洗完澡发现全季酒店花洒有粪便”的新闻迅速登上热搜。据报道,这位女士在洗完澡后才发现花洒上沾有粪便,而酒店方面的回应却是“没房间可换,让清洗一下继续住”。
这已不是全季酒店第一次因卫生或安全问题引发公众关注。作为华住集团旗下的中端酒店品牌,全季近年来频频被曝出各种问题,从卫生死角到安全隐患,从服务缺失到管理漏洞。
在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华住集团管理机制的老化与僵化。
图片来源于百度网络截图
01 丑闻频发
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
就在本次“花洒粪便”事件发生的同时,全季酒店西安临潼华清池景区店也因服务问题被消费者投诉。
一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称,该酒店前台明知某些房间存在噪音问题,却故意安排其入住,且会员服务存在霸王条款。
华住旗下酒店的卫生与安全问题并非个案。今年10月15日,全季酒店安徽淮南凤台凤凰大道店发生了一起更为严重的安全事件。
一名女子在醉酒状态下被一名男子抱入全季酒店,险些遭到性侵。监控画面显示,男子抱着醉酒女子从酒店大门进入,然后进电梯、进房间,全程无任何酒店工作人员上前询问或阻拦。
面对质疑,酒店工作人员最初声称“该女子是登记过的”,但当被追问具体登记时间时,却以“不清楚具体情况”为由搪塞。
更令人担忧的是,全季酒店的门锁安全问题屡遭诟病。2021年8月,全季酒店上海三林店曾发生震惊全国的“裸男闯入事件”。
一名男子在凌晨时分赤身裸体闯入女住客房间,而监控显示,该男子在闯入前近50分钟时间内,逐个尝试打开酒店房门,酒店安保却未作出任何有效反应。
类似事件发生多起后,一是说明华住整体危机公关薄弱,从上层到执行宣导较少。二是明证说明管理团队未加以重视,从管理上出现了问题。
02 扩张狂飙
数字背后的危机
华住集团的管理漏洞并非偶然,而是其商业模式下的必然结果。
华住长期以来大量采用加盟模式进行扩张。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季酒店净增386家门店,远超汉庭新增的262家和桔子酒店新增的117家。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季门店数量达3253家,成为华住覆盖大众市场的核心引擎。
2025年上半年,华住集团新增开业门店1289家,完成了56%的全年开店目标。同时,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住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2137家在营酒店,相比2024年6月底在营总量达10286家,同比增长18%。
这一轻资产模式为华住带来了显著收益。根据华住集团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18亿元。
其中,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的收入为54亿元,同比增长22%,占总收入的45.4%。
但高加盟比例埋下的管理隐患也在爆发。全季作为加盟主力品牌,其“重扩张、轻管理”的问题尤为突出,其宣称的“接受持续培训和监督”加盟条款,在实际运营中并未完全有效落地,导致合规性、品控问题的发生。
03 管理漏洞
加盟模式与成本控制的代价
华住集团的快速扩张带来了酒店数量及营收的持续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管理质量的严重稀释。
一位华住前员工透露,全季酒店晚上通常只有一个前台及一至两个安保人员,而安保人员同时还需负责为全楼送物品。
在“裸男闯入事件”中,当男子第一次被投诉后,酒店仅派了一名前台和一名安保将其送回房间,在门外等待两分钟后便离去。
洛桑酒店管理机构首席顾问夏子帆指出,中端酒店在成本因素影响下,对于人员编制是有限制的。
“一个中端酒店的投资就这么多,还需要支付房租成本。在此背景下,是没法去请那么多人的。”
华住集团首席运营官沈怡均曾表示,华住通过“好而不贵”的理念,通过规模和效率来控制成本。
然而,这种成本控制策略在实际执行中,却常常以牺牲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为代价。
04 人才困境
行业痛点与拔苗助长
酒店行业整体面临的人才危机,在华住表现得尤为明显。
夏子帆曾直言不讳地指出:“行业薪酬低,社会尊重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导致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招聘难、人才少、培训少、管控力度弱。”
华住集团的组织架构调整进一步加剧了人才困境。2022年7月,华住正式成立六大区域公司,并任命6个区域CEO。
这次调整后,一位华住加盟店店长在写给创始人季琦的投诉信中直言:
“很多区域都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甚至可以说只手遮天,不管这个升职上来的人有没有能力,会拍马屁就行了,长的漂亮就行,轻轻松松就升上来了。”
薪酬体系也难以留住优秀人才。一位青岛业主透露:“现在华住的问题是店长收入太低,一级店长才4500元,升一级工资涨800元。升级很难,所以好的店长基本都流失了。”
华住集团CEO金辉曾承认:“华住的核心战略是建立一个世界级的优秀组织,我们90后的年轻员工正在迅速成长,需要有更具时代精神的人才观。”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华住在人才培养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
除却人才问题,华住同样得了大企业病,填不完的表格,开不完的会议,形式主义在企业内部无限蔓延。表面看来,华住一副欣欣向荣的状态,内里却是各种问题频繁发生,企业只能听赞歌。在管理机制、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等方面逐渐出现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会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制约公司健康成长。
05 加盟商矛盾
规模与质量的平衡
近年来,高加盟比例管理隐患爆发,全季“重扩张、轻管理”问题突出,加盟条款未有效落地,导致合规性、品控问题。行业正从“追求规模”转向“注重质量”,而华住上半年仍在扩张,未来表示将升级存量门店。
华住集团与旗下酒店加盟商之间的矛盾日益公开化,凸显了其快速扩张策略下的管理困境。
距离承诺失效,内部竞争加剧。“两公里保护半径”承诺形同虚设,旗下多品牌近距离开店分流客源的情况屡屡发生。
经济负担沉重,回报远低预期。加盟商投资额高,华住曾承诺两三年回本,但实际需要6-10年甚至难以回本。
管理权争议,成本转嫁加盟商。加盟商必须接受华住派遣的店长,即使辞退不合格店长,仍需继续支付其工资。这种隐性不合理条款加重了加盟商负担。
06 行业反思
规模与质量的平衡
华住集团的困境并非孤例,而是整个中国酒店行业在高速发展期的缩影。
华美顾问发布的《2025年酒店管理公司业务发展调查报告》显示,62%的受访者预计2025年行业“变化不大”,显示行业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调整期,正从“追求规模”转向“注重质量”。
然而,华住集团在2025年上半年并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门店数量达12137家,同比增长18%。按照目标,还有2947家待开业。
华住集团首席执行官金辉表示,华住不仅关注市占率,也关注市占率的质量,未来将继续升级存量门店。
但现实是,快速的扩张步伐使得这些保障机制难以全面落实。
华住曾试图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管理难题。金辉表示:“无论是店长还是前台、客房阿姨,都能够得到数字化的赋能,从而让工作变得更简捷和高效。”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技术只是工具,不能替代实质性的管理和服务。
华住集团CEO金辉曾表示:“我们构建的供应链能力,使得我们无论是在酒店建造,还是在日常运营物资方面,我们的成本模型都是世界领先的。”
然而,当最基本的住宿卫生和安全都难以保障时,这些“世界领先”的成本模型似乎失去了意义。
面对不断扩张的酒店网络和持续涌现的管理问题,华住集团需要的不仅是道歉和整改承诺,更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反思。否则,华住旗下品牌价值将被一点点侵蚀,最终留下的,可能只是一串串光鲜的扩张数字和一堆难以收拾的管理烂账。
(来源:酒店焦点资讯)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