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产出重稀土!西方突围,中国会失守全球98%的垄断地位吗

稀土,作为现代工业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中国在世界稀土产业上算是绝对的大哥。

但是现在澳洲却突然杀出了个“莱纳斯稀土公司”,势必要在稀土产业上分一杯羹。

而且现在实打实地产出了重稀土化工产品,还已经在和欧美国家商谈供应问题,外媒一片叫好,无不支持莱纳斯下场搅局。

那么,这个所谓的“莱纳斯稀土公司”究竟是什么来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神话要被就此打破了吗?

澳洲突然杀出一匹“黑马”

最近稀土圈里炸开了锅,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突然放出个大招,说要搞个中国之外的独一份——重稀土分离中心。

要知道,重稀土那可是高科技领域的“维生素”,从导弹制导到新能源汽车,没它还真玩不转。

莱纳斯这一手,直接把大家的目光都拽了过去。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2025年5月16号,莱纳斯宣布成功生产出首批氧化镝。

氧化镝这玩意儿有多金贵?打个比方,它就像芯片里的核心材料,少了它,高端电子产品根本没法造。

这还不算完,人家计划六月就开始铽的商业化生产。

铽同样是稀土里的“硬通货”,在核磁共振设备、绿色照明这些领域都是刚需。

更让人关注的是,莱纳斯已经在和美日欧的客户接触了。

这些可都是全球科技和制造业的“大户”,他们一旦和莱纳斯达成合作,稀土市场的格局说不定得大洗牌。

那莱纳斯凭啥这么有底气?其实关键就在于它手里的“王牌”资源。

莱纳斯握着西澳大利亚的韦尔德矿山,这座矿山可不简单,是全球最富的稀土矿床之一,稀土储量大不说,品位还特别高。

而且莱纳斯在马来西亚关丹还有个高级材料工厂,之前人家就靠这个工厂积累了不少轻稀土生产的经验。

轻稀土虽然没有重稀土那么稀缺,但生产过程也相当复杂,能把轻稀土玩明白,就说明莱纳斯的技术和运营能力都在线。

不过话说回来,莱纳斯想把重稀土分离中心搞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稀土分离技术门槛高,中国在稀土产业的全链条优势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所以,它虽然放出要建中国之外重稀土分离中心的狠话,可真要和中国稀土产业掰手腕,还真有点“小马拉大车”的意思...

外媒的希望怕是要落空

先看看最直观的产能,莱纳斯就算火力全开,年产量也就1500吨,这数字听着不少,但放到中国面前,直接成了“零头”——连中国年产量的5%都不到。

打个比方,全球稀土需求是个大蛋糕,中国能切走一大半,莱纳斯这点产量,连塞牙缝都不够。

更别说美国军工对稀土的需求就像个“无底洞”,莱纳斯单靠一个西澳大利亚的韦尔德矿山,根本填不满。

就算把全部产量都给美国,也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需求,想靠这点产量影响全球供需,简直是天方夜谭。

再说说生产设备,莱纳斯搞稀土分离,关键的离心萃取设备还得从中国买。

中国在稀土设备制造这块,技术成熟、产能庞大,莱纳斯想摆脱依赖,短时间内根本不现实。

没了中国设备,它的生产线说不定都得“趴窝”,这也成了莱纳斯发展路上的一大“命门”。

成本这块,莱纳斯更是被中国“碾压”。

就拿电费来说,人家每公斤稀土分离的电费成本高达7美元,而中国只要4美元/公斤。

这多出来的3美元,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而且除了电费,莱纳斯在物流、管理上的开销也降不下来。

稀土原料从矿山运到工厂,产品再运到客户手里,中间的运输成本蹭蹭往上涨。

管理上,跨国运营、多地区协调,人力和沟通成本都比中国企业高得多。

这样算下来,同样的稀土产品,莱纳斯的成本比中国企业高出一大截,价格没优势,在市场上拿什么和中国企业竞争?

更头疼的是环保问题,莱纳斯之前在马来西亚关丹的工厂,因为废水污染被当地居民天天抗议。

那废水里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当地居民可不干,天天堵门抗议。

顶不住压力,莱纳斯只能把部分生产线迁回澳洲。

但迁厂哪有那么容易?新厂址建设、设备搬迁、员工安置,每一项都得砸钱。

而且澳洲的环保标准更严,想合规生产,还得投入大量资金升级环保设备。

这一来二去,环保合规成本直线上升,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这么一看,莱纳斯虽然野心勃勃,但从产能、设备、成本到环保,处处都被“卡脖子”。

它想撼动中国在稀土行业的地位,真不是喊两句口号、搞几个计划就能实现的。

至于未来它能不能找到破局的办法,又会给稀土市场带来哪些变化?还未可知。

中国稀土地位难以撼动

所以,如今全球的稀土还是被中国“拿捏”得死死的。

而中国能在稀土领域站稳C位,靠的就是完整的产业体系。

从地下挖稀土矿,到把矿石里的稀土元素提炼出来,再到加工成各种高纯度的稀土产品,这一整套流程,中国玩得明明白白。

而且咱可不是“吃老本”,这些年技术创新就没停过,产业也在不断升级。

同样质量的稀土产品,中国造的价格更实惠,质量还更好,这优势一摆出来,其他国家想追都难。

不过,如今面对国际上稀土市场的变化,中国也加强了稀土管控措施。

就拿2025年初来说,突然新增了7类中重稀土产品的出口管制,而且还建立了出口许可证制度。

说白了,就是谁守规矩,谁和中国合作友好,咱就优先供应;要是拿稀土去干危害国家安全的事儿,门儿都没有。

这一招,既保护了咱们的战略资源,又在国际市场上掌握了话语权。

说到这儿,还有个新鲜事儿,4月底的时候,中国首次向4家企业发放了稀土出口许可——主要是欧洲和越南的客户。

而中国之所以选择这些企业,一方面是满足国际市场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维护咱们自己的战略资源安全。

现在国际上,像澳企莱纳斯这些“后起之秀”,都想在稀土市场分一杯羹。

但中国手里握着完整的产业链、先进的技术、严格的管控政策,优势明摆着。

不过市场一直在变,接下来中国稀土产业还会有啥新动作?又会怎么应对新的竞争和挑战?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4

标签:财经   马来西亚   稀土   国会   地位   全球   中国   澳洲   成本   产业   澳大利亚   市场   矿山   中国企业   设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