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皖南,开启我的仙踪秘境

初夏的皖南,一幅被大自然精心晕染的水墨长卷。

当城市的热浪开始蒸腾,这里的山峦却披上了最鲜嫩的绿装,溪流欢唱着清凉的歌谣,古村落静卧在云雾缭绕处,等待着旅人的探访。

这个五一假期,选择避开人潮汹涌的热门景点,自驾深入皖南腹地,来美丽的安徽池州,开启我的"石台天路"探秘之旅,假期尾声,再次驶入"醉美218"的怀抱。

五天行程,五百多公里,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车轮碾过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关于地质的奇迹、山民的坚韧、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馈赠。

这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在皖南的绿野中,找寻到了属于自己的仙踪秘境。

秘境初探:石台天路的绿意召唤

清晨五点,南京城的轮廓还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我的车轮已经驶上了通往皖南的高速公路。

安徽池州石台,有一条鲜为人知却美得惊心动魄的"石台天路"。不同于皖南三大天路(徽州天路、皖浙天路、皖南318)节假日人满为患,景色足够美,人也足够多,曾经,在这三大天路上被堵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这次,宝贵的5天假期,不想浪费。



石台天路,保持着它的宁静与纯粹,仿佛一位隐士,只在懂它的人面前展露真容。

地质奇观的震撼

蓬莱仙洞,是一座形成于三亿四千万年前的石灰岩溶洞。步入洞中,瞬间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罗纱帐"洁白如雪,悬"天丝"晶莹剔透,"落地金钟"宏伟壮观,"山水壁画"立体逼真。

亲眼目睹这些历经亿万年形成的钟乳石群,享受洞内常年保持在18℃左右的气温,与洞外初夏的暖阳形成鲜明对比,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维度。

云端公路的驾驶体验

云台天路,全长65公里,西起蓬莱仙洞,东至七都镇,平均海拔650米,最高处达901米。驾驶其上,宛如在云端漫步。

五月的石台天路,满眼是深浅不一的绿,新发的嫩芽是明亮的黄绿,成熟的树叶是沉稳的墨绿,山间的竹林是清脆的碧绿,层层叠叠,宛如大自然最精妙的调色盘。

每一个转弯后,视野豁然开朗,远山如黛,近岭含烟,令人不禁频频停车驻足,贪婪地呼吸着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



车窗外的风,带着山野的芬芳灌入车内,放慢车速,让这美好的感受延长再延长。

石台天路的路况良好,即使是轿车也能轻松通行,但山区驾驶仍需谨慎,尤其是那些近乎180度的大回环弯道,既考验技术,又带来别样的驾驶乐趣。

沿途几乎没有商业化的痕迹,偶尔经过的农家乐也保持着最质朴的模样,让人真切感受到"原生态最美山乡"的魅力。


高山村落的时光印记

画坑村,石台天路上最具特色的高山古村落之一,村子依山势而筑,高低错落,传统的徽派民居粉墙黛瓦,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恬淡雅致。

村口,美丽的古银杏虽未到金秋时节的辉煌,但新生的绿叶在阳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彩,树下几位老人闲坐聊天,时光在这里仿佛被无限拉长。

画坑村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保留着完整的原生态生活方式。五月初, 满山的山茱萸,绿油油的,这种素有"全国枣皮质量第一"美誉的贵重传统药材,是石台县的代表性特产。想着,等到山茱萸完全成熟时,红艳艳的果实晾晒在房前屋后,与白墙黑瓦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一幅生动的"晒秋"图景,那时再来,别有一番趣味。

舌尖上的石台记忆

七都镇,品尝地道石台美食的最佳地点,七都火腿是当地传承了500年的美味,选用高山放养的黑猪后腿,经过特殊工艺腌制晾晒而成,色泽红润,香气扑鼻。富硒红烧肉选用农家黑猪肉,肥而不腻,香醇浓郁;螺蛳烧鸡则巧妙结合了秋浦河的鲜嫩螺肉与山间散养的走地鸡,味道鲜美独特。配上一碗石台硒米饭,这种采用传统农耕方式种植的富硒米,软糯香甜,口感劲道,让人回味无穷。

夜幕降临,美丽的山村,仙境一般,山风徐来,带着草木的清香,偶尔几声犬吠,更显夜的宁静。

这里,没有喧嚣的旅游团,没有千篇一律的纪念品商店,有的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山民们世代相传的生活智慧,在这个被过度开发的旅游时代,能找到这样一片净土,实属难得。


绿野寻踪:石台山水间的诗意栖居

晨光穿透薄雾,为七都镇披上一层金色的轻纱,简单的农家早餐后,继续前行,路上的风景和艳阳高照时完全不同,而我,正穿梭在绝美的绿野仙踪中。

美丽的石台,被誉为"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的地方,东南盘结黄山山脉,西北接壤九华山脉,境内山峦起伏,溪涧纵横,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五月初的石台,春意未尽,夏韵初显,正是最适合户外活动的时节。


牯牛降的野性呼唤

牯牛降景区,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之一,主峰海拔1727.6米,以雄、奇、险、幽著称。五一假期,游客众多。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龙门潭,一泓碧水清澈见底,能清晰看见水底游动的小鱼和随波摇曳的水草。沿着木栈道向上攀登,四叠瀑布从三十米高的悬崖倾泻而下,水雾扑面,比空调还要清凉舒爽。


最令人惊叹的是天梯栈道,踩着木板穿行于云海之中,这画面比任何滤镜修饰的照片都要真实动人。

牯牛降的植被覆盖率极高,五月的山林,各种绿色交织在一起,间或点缀着不知名的野花,宛如一幅立体的山水长卷。

据当地村民介绍,从奇峰村徒步约3小时可登顶牯牛降主峰,是观赏日出、云海的绝佳地点。时间有限未能登顶,但半山腰的景色已足够让人流连忘返。



离开牯牛降,继续前行,车行一路,除了竹林,还有茶园,富硒茶,石台的特产,茶叶生长在富硒土壤中,营养价值极高。

绝美的秋浦河,一路相伴,偶有水鸟扑棱着翅膀从河面掠过,绝美的风景。


仙寓山的养生秘境

仙寓山,位于黄山西脉,是皖南第四高峰,主峰海拔1376米,顾名思义就是"神仙寓所"。

仙寓山有着皖南山水的所有属性:群峰逶迤,峡谷幽深,流泉飞瀑,古道纵横。

仙寓山中有不少富硒村,被誉为"长寿村"、"瘦子村",走在村中,随处可见耄耋老人精神矍铄地劳作或闲谈,他们呼吸着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饮用着富硒的山泉水,食用自家种植的富硒农产品,这种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或许正是长寿的秘诀。



石台之旅,深深体会到何为"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这里,没有过度商业化的景区,没有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有的只是最纯粹的自然风光和最质朴的山民生活。

牯牛降的野性之美,秋浦河的诗意流淌,仙寓山的养生秘境,以及那些散落在高山深处的古朴村落,共同构成了石台县独特的魅力。

石台,教会我慢下来的艺术,也让我明白,真正的旅行不在于打卡多少景点,而在于心灵能与多少美好相遇。


重访经典:醉美218的初夏变奏曲

假期第四天夜里,下了一夜的大雨,枕着雨声入眠,从未有过的享受。

假期最后一天,我们决定重走那条魂牵梦萦的"醉美218"公路。

这条现为G530国道的旅游风景道,全长约85公里,自黄山区甘棠镇一路向南,经焦村、卢村、宏村,最终抵达黟县碧阳镇。

不同于秋日的层林尽染,初夏的醉美218披上了一袭清新的绿装,宛如一位换了新衣的老友,熟悉中带着新鲜感。


公路焕新的驾驶体验

清晨从甘棠镇出发,立刻感受到了醉美218的升级变化,路面平整密实,交通安全设施规范齐全,驾驶在这条"交通与旅游融合之路"上,每一个转弯都能遇见无限美景,宽阔平整的黑色沥青公路在青山绿水间蜿蜒,宛如一条飘逸的丝带。

醉美218的魅力,在于它串联起了黄山最精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车行一路,左侧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右侧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远处白墙黛瓦的徽派村落点缀其间,构成一幅动态的山水长卷。



路,景,村一体,醉美218,美的无以言表,穿梭其中,沿线的原生态山水、田园和乡村美景,真的,如果不是后车催促,真不想提高车速,这种"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的体验,正是自驾的梦寐以求。

秘境古村的原生态魅力

沿着绿油油的218继续前行,路上的标牌,不少熟悉的景点,郭村,自唐代有村、宋时成型的古村落,曾是三城交界的驿站,青石板从村头铺到村尾。如今的郭村依然保持着原始质朴的风貌,毫无商业气息,以前来时的印象还历历在目,不找画画的学生,在这里选景,只是太过年轻的学生不一定能体会到这里真正的美。

继续前行,抵达卢村,这个距离宏村仅一千多米的古村落,游客稀少却蕴藏着徽州最好的古雕楼艺术,门窗、护栏每一处雕刻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徽商鼎盛时期的繁华与匠人们的执着,卢村,小桥流水,幽静街巷,淡雅建筑,漫步其中,时间仿佛凝固。

午后,再次来到了醉美218上最负盛名的宏村。这座"画里乡村"已有九百多年历史,以其独特的牛形水系和徽派建筑闻名于世。五月的宏村,荷花初绽,倒映着蓝天白云,古民居的马头墙在阳光下投下优美的身影,此时的宏村,游客相对较少,本想静静感受它的美,只是,商业化的痕迹在这里也最为明显,街巷两旁开满了各种店铺,叫卖声此起彼伏。



醉美218,不仅是一条风景优美的公路,更是一条服务完善的旅游线路。比起前几年来时,新增的甜蜜山野、艺术花海、徽派情怀等景观节点,完善的安全防护和标志标牌,停车服务区、观景台,充电桩,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停下车,来到观景台,这里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整个山间的村落,不步骑行爱好者也在这里打卡,听他们讲,醉美218是华东地区最受欢迎的骑行路线之一,尤其是春秋两季,沿途的美景让人忘掉疲惫,看着远处连绵的青山和不远处的大片民居,还有山间劳作的村民,真正明白了"醉美"二字的真谛,在这里,不仅风景醉人,更是那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心境令人沉醉。



重走醉美218,不仅看到了黄山相关部门对这条风景道的精心打造,更感受到了徽州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当地人的生活智慧。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来到醉美218,却可以放慢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保持原真,找回久违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旅游   皖南   石台   牯牛   高山   徽州   风景   石台县   假期   山间   初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