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追星“疯”了?内娱明星频塌房,地偶逆袭,小众文化要出圈

前言

被称为综艺领域的“老牌强者”芒果又有新动作,这次它把目光投向了近年快速发展的“地偶文化”。

芒果与造梦师厂牌合作推出“未来纪”全新地偶企划,打造聚焦地下偶像的综艺节目。

这个消息一出,不少人好奇:小众的地下偶像要走进主流视野了?

地下偶像:从日本引入的小众亚文化

所谓地下偶像,指的是不在主流媒体平台曝光,专注于商场、剧场、livehouse等线下场景演出的小型偶像团体。

这一文化源自日本,诞生于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当时电视偶像节目陷入低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失去传统出道途径。

而面临经济萧条、社会竞争压力的日本民众,也希望从偶像文化中寻求情感寄托。

依托日本成熟的社区剧场文化,地下偶像应运而生。

这类偶像团体多为自营性质,集中在本地社区剧场演出。

常选在商场地下层的小型剧场或livehouse,“地下偶像”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初代AKB48就是以社区剧场公演为核心的地下偶像出身,后来才逐步走向主流。

日本地偶文化早在十多年前就进入中国,目前公认国内第一支地下偶像团体是2011年成立的“Lunar”。

该团体萌芽于上海动漫街的一家女仆店,早期主要在上海各大线下动漫、游戏展会活动中表演,慢慢积累了一批粉丝。


之后十余年里,“神龙妹子团”“Idol school”等发源于百度贴吧的女子地下偶像团体陆续成立。

但整体来看,国内地偶数量增长缓慢,始终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

受众圈层单一固定,基本处于小圈子自娱自乐的状态。

2023年成“地偶元年”:国内地偶市场的爆发与局限

2023年,国内地偶市场迎来转折点,这一年也被称作中国的“地偶元年”。

根据“中国偶像Wiki”数据,2023年国内新成立的地下偶像团体达91个。

2024年数量近乎翻倍,新增地偶团体174个。

截至2025年初,全国已有超300个地偶团体。 地偶文化的爆发。

一方面得益于线下消费场景的全面复苏。

另一方面,传统主流偶像行业萎缩也推动了地偶市场的发展。

选秀时代终结后,国内偶像市场陷入冰封期,大量失去出道机会的练习生、中腰部爱豆。

与热情无处释放的“秀芬”、追星族需求契合,纷纷涌入地下偶像市场。

主流平台入局:从东方卫视、B站到芒果

在芒果之前,已有主流媒体关注到地偶文化的发展。作为国内地偶文化的“摇篮”。

上海东方卫视推出过专门的地偶文化栏目《下一站,闪耀时刻》。

节目中,镜头跟随地偶粉丝探索城市里的地下偶像演出。

带领更多观众了解这一年轻人喜爱的亚文化。

具有二次元基因的B站,也推出了全网首个地偶直播栏目《哔推的地偶》。

邀请噬心计划、WONDER等七大地偶男团同台竞演。

通过舞台表演与实时互动的形式,让更多线上观众参与进来。

但真实平等的交流互动,更多聚焦于舞台表演,难以吸引新观众。

直到2025年10月芒果宣布入局,地偶文化才真正有了出圈趋势。

芒果在国内综艺市场拥有绝对优势,其“未来纪”地偶企划曝光后。

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但争议也随之而来。

进入主流媒体的地下偶像,还能被称为“地下偶像”吗?

地下偶像的标志性特点是“不在主流媒体出现”,目的是保留亚文化的特性。

剥离明星光环的真实性,以及与粉丝平等真诚的交流互动。

而芒果的地偶企划中,明确会为成员提供专业技能培训、专业音乐制作团队。

品牌代言商务资源,甚至芒果系的综艺、长剧、短剧等影视综资源。

这种全方位的主流媒体曝光,已脱离“地下偶像”的本质。

更像是一场打着地下偶像旗号的造星选秀。

不少地偶粉丝呼吁“把地下还给地下”,但客观来看。

地下偶像进入主流媒体是难以阻挡的必然趋势。

空间需求与资本推动 首先,地偶文化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地偶市场已趋近饱和,地偶团体数量不断增加。

但核心粉丝群体没有显著增长,始终局限在小圈子里。

想要进一步拓宽市场,就必须寻求更大的曝光量,主流媒体是重要的渠道。

地下偶像不仅是线下消费场景中的热门项目,也可看作一种造星模式。

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已在日本娱乐圈得到验证。

严格来说,地下偶像与国内传统主流偶像存在本质差别。

地下偶像是日本地偶文化的舶来品,传统偶像则受韩娱造星模式影响更深。

可以说传统偶像像一个包装完美的符号。

地下偶像则更像是一场平等关系下的情感服务。

更能满足当代年轻人的情感缺口,因此地下偶像也被视为对传统偶像工业的一种反叛。

但随着地下偶像走进主流媒体,其与传统偶像的差距必然会逐渐缩小。

从这个角度看,实现“地上化”的地下偶像,正在慢慢向传统偶像靠近。

在国内偶像市场遇冷的当下,地偶或许能成为市场的一个转机。

但问题在于,地下偶像能否成功实现“地上化”?

芒果的入局能为地偶文化带来更高曝光度和市场关注度。

但地下偶像有自身的特性和社区生态,最终会走向何方,目前仍未可知。

回顾国内偶像市场的发展,2007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掀起全民造星热潮。

后来广电总局出台叫停“短信圈钱”的规定,导致偶像市场发展停滞。

十年后,《偶像练习生》以“用奶换码”的投票方式,让偶像市场迎来复苏。

如今选秀节目被彻底叫停,地下偶像的“地上化”。

能否为国内偶像产业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值得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娱乐   小众   年轻人   明星   文化   偶像   地下   主流   芒果   市场   日本   团体   国内   媒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