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小心视力“滑坡”!眼科医生:这些隐形“视力小偷”要警惕

自暑假以来,每天都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到各大医院的眼科查视力,希望医生对孩子的视力能作出力挽狂澜的措施,然而,殊不知,在近视不可逆的情况下,最好的“治疗”就是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让没有近视的孩子不近视,而近视了的孩子度数慢点涨。

近日,记者走进贵州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科医生赵薇在接诊间隙,分享了暑期近视防控的五大秘籍。

手机已管控 视力仍下降

暑假里,不少家长懵了:明明把手机守得严严实实,可孩子的视力还是悄悄出了问题,这究竟是为啥?别让手机背了所有“黑锅”,隐形“视力小偷”也要警惕。

不少家长陷入“电子设备=近视元凶”的误区,却忽视了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行为才是真凶。比如,看书、做作业、拼乐高、做手工、弹钢琴等,与玩手机的本质都是近距离用眼,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近视的风险会升高。特别是当下流行的电子手表,比手机对儿童青少年的视力伤害更大。

其次,不良用眼习惯也会加速视力下滑。像躺着看书,作业本距眼不足33厘米,在昏暗环境中读写,这些行为让眼睛承受的压力也堪比连续看手机。

最后,饮食习惯也暗藏近视隐患。有些孩子偏爱甜食,或者高淀粉食物。但长期食用会导致钙元素流失,使近视发生更早,近视度数增长更快。

用眼环境藏陷阱 光线不足是“帮凶”

不少希望用假期缩小与学霸差距的孩子和家长,白天补课、晚上刷题到深夜,但却忽略了照明环境的重要性。

根据国家推荐性标准《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GB/T 9473-2022)的相关规定,学习区域照度应达到300-500勒克斯(lx),但部分家庭的餐桌、书桌的光照强度仅相当于黄昏环境。

暑假期间,如果孩子长期在这种昏暗环境下学习,会迫使眼睛过度调节,加速疲劳累积。

另外,自然光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因为户外强光能促进视网膜释放多巴胺,抑制眼轴增长;而室内光线即使明亮,也难以达到同等效果。

回归自然是良策 每天2小时户外不可少

防控近视最经济的方法,是保证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

阳光不仅能促进多巴胺分泌,户外开阔的视野还能让眼睛放松,缓解疲劳。家长要坚持在固定时段多带孩子到公园、操场活动,让孩子在奔跑、运动中保护视力。

防控没有“单一解药” “检查建档”提前做

近视防控没有“单一解药”,家长作为孩子近视防控的“守门人”,首先要告别“手机背锅”思维。

暑假期间,在关注孩子的近距离用眼行为,改善照明环境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近视发展四个阶段,做好近视管理“四查一建档”。

还没近视做预防,要查“远视储备”;疑似近视做鉴别,要查“真假近视”;已经近视做控制,要查成为高度近视的风险;高度近视做补救,要查高度近视并发症。同时,通过给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动态了解孩子眼睛情况,做好从预防到控制的全过程近视管理,才能让孩子在成长路上拥有清晰视界。

相关链接:

暑期近视防控“五步走”

1 “20-20-20”法则:

每用眼20分钟,眺望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至少20秒。每天看电子屏幕不超过1小时。

2 端正读书姿势:

在写字或阅读时,应保持眼睛与书本的距离约为33厘米(相当于一臂长度),胸口与桌面的距离为一拳之隔,握笔的手指与笔尖相距3厘米。

3 全面均衡饮食:

多食用富含叶黄素的菠菜和玉米,以及富含花青素的蓝莓和紫薯,同时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

4 户外活动≥2小时:

建议每天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少于两小时,阳光如同眼睛的“营养剂”,有助于抑制近视的发展。

5 定期眼部检查:

在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科学合理地使用眼睛,确保视力健康。

为什么要在暑假做全面视力检查?

把握干预关键期

一学期高强度用眼后,孩子近视风险飙升!暑假里电子产品不离手、户外活动减少,更成了近视 “帮凶”。但近视早期很隐蔽,孩子难察觉,等看不清黑板时,可能已错过干预黄金期。

排查视力隐患

全面检查能揪出潜伏问题,摸清 “远视储备” 这抵抗近视的 “天然盾牌”,储备不足就得赶紧行动!怀疑近视时,专业检查可分清真假,假性近视乱配镜,会变成不可逆的真性近视。

视力调整黄金期

暑假查出问题,有两个月时间调整:配镜、练视力、改习惯,不影响开学。

贵州教育报记者 刘钰银

编辑 杨睿

二审 钟俊怡

三审 刘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养生   视力   眼科   暑期   滑坡   小偷   小心   医生   近视   孩子   眼睛   家长   户外活动   环境   手机   近距离   暑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