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四中领导一行赴北大参加 “人工智能强校建设研讨会”

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为深入探寻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创新路径,助力学校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遂宁四中(二中滨江校区)党总支书记、校长王强,副校长李攀华、尤艇于 2025 年 5 月 11 日赴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参加了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的 “人工智能强校建设研讨会”。

众多学术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在此次研讨会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与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深度融合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为参会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干货满满的高水平头脑风暴。

会议伊始,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吕玉刚发表了饱含深意的开幕辞,为研讨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北京大学副校长朴世龙则致以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向各位参会者表达了诚挚的问候与期待。

北京大学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王腾蛟以《探索 AI 时代人才培养新机制》为题,从宏观视角深入剖析了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机制所经历的深刻变革,为教育工作者们在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人才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北京大学 - TBI 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合实验室研究员肖海明博士的报告《用 “越光宝盒” 构建生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则创新性地从教育生态重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新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丰富运用场景,展现了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的无限可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所作的《国家的意志、时代的浪潮 - 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分析》报告,从政策层面深刻解读了在学校发展中运用人工智能的必要性,让参会者清晰认识到人工智能教育是顺应国家发展战略、紧跟时代潮流的关键举措。

北京大学 - TBI 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合实验室研究员、秘书长姜振鹏带来的《人工智能强校 - 中小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报告,聚焦中小学的未来,全面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广阔运用前景,为中小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最后,一场以《人工智能深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将研讨会氛围推向高潮。来自北大和全国中学名校的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围绕人工智能如何深入融入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热烈讨论,观点交锋不断,为参会者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维度。

参会感悟


此次学习交流让我校领导干部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为学校未来改革发展明确了方向,为有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迈向新台阶作了有力的铺垫。

王强:

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后,我深感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带来的深远影响。我深刻体会到,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既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作为遂宁四中(二中滨江校区)的党总支书记、校长,我认为我们应当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将其融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日常工作中。结合遂宁四中的现状,我认为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2. 课程改革:开设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教学模式创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管理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

5. 校企合作:与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

这些措施落实后,我相信遂宁四中(二中滨江校区)能够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迎接挑战,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李攀华:

参加本次研讨会,感慨良多,受益匪浅。来自人工智能研究和教育领域的顶尖级专家从人才培养、案例运用、政策支持、运用前景等维度分享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明了运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方向与方法,坚定了在我校高质量发展中积极、充分的运用人工智能优化学校教育生态、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的信心。

尤艇:

参加此次人工智能强校建设研讨会,我收获颇丰。众多专家分享了前沿观点,让我越来越意识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力。从政策解读到人才培养,从课程体系构建到技术应用,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思路。我将把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助力学校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此次研讨会之行,不仅是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一次深入学习,更是遂宁四中(二中滨江校区)在追求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一次积极探索。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带领及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我校定能借助人工智能的东风,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书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来源:遂宁四中图 文/李攀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7

标签:科技   遂宁   人工智能   研讨会   北大   领导   滨江   学校   北京大学   机遇   人才培养   时代   助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