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没有汽车补贴,马斯克就要回南非老家,关门大吉

美国的政治舞台上,最会“玩火”的人和最敢“点火”的人,终于正面杠上了。

特朗普还在“真相社交”上放狠话,就在几个月前,这俩人还像“政治上的黄金搭档”,转眼就成了公然“互撕”的对手。

从盟友到“敌人”

最近,美国参议院以51票对49票的惊险比分,通过了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修订版。这一版本,提前叫停了电动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政策。对于马斯克来说,这就是一场“精准打击”——特斯拉作为受益者,未来的市场预期、股价、现金流,全部跟着风向变了。

特朗普没有开玩笑。一边是暗示要切断特斯拉、SpaceX、星链的所有政府订单和财政支持,另一边还说要用马斯克本人当初创设的“政府效率部”(DOGE)对其进行彻查。

美国历史上,政商关系从来都是一盘大棋。但特朗普跟马斯克这对“前盟友”现在玩的是“底牌全翻”,根本不顾颜面了。

面对如此直接的威胁,马斯克没有“服软”。他反手就是一句:“全部削减,就现在!”公开叫板特朗普。

紧接着,他又在X平台上连续发文,他甚至发了一张“匹诺曹被焚烧”的图片,并配文:“这是你们的下场。”这波操作不仅仅是和总统怼,更是“火烧”整个共和党内的保守派精英圈子。

马斯克没有就此罢休。他喊出了要搞“保守派清洗”,公开宣布:任何一边高喊财政节流、一边又投票支持大撒币法案的议员,都会在明年初选时成为‘众矢之的’。

他还威胁说,如果该法案通过,自己要成立“美国党”,与共和党“彻底割席”。

其实,在过去两年,美国共和党内部早就有裂痕。特朗普回归白宫的过程中,马斯克一直是他最强有力的“金主”之一——2024年,马斯克通过AmericaPAC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筹集了2.6亿美元,直接给特朗普的选举注入了8800万美元现金。

结果,狗咬狗变成了台上大戏。共和党“财政鹰派”代表、肯塔基州参议员兰德保罗公开站队马斯克,说这项新预算案“比拜登花得还凶”,根本不是节流,而是在“重复拜登的老路”,新增5万亿美元债务,“彻底废掉政府效率部过去四个月做的全部努力”。

犹他州参议员迈克李也公开批评法案是“债务奴役”。共和党“自由派联盟”里的人大部分悄然倒向马斯克。就这样,2024年还联手对抗民主党的特朗普和马斯克,到了2025年变成了党内最大“分裂制造机”。

政治还没落地,华尔街早已用脚投票。就在特朗普公开表态之后,特斯拉股价两天内蒸发了超过1500亿美元,虽然很快回稳,但投资人明白:只要华盛顿一句话,特斯拉、SpaceX的政府合同分分钟能被“熔断”。

马斯克旗下公司与美政府合同总额高达数百亿美元,包括国防部、NASA、能源部等多个关键项目。一旦被取消、调查或延迟,哪怕马斯克手上还有现金,也会陷入“资金断流”的困境。

华尔街的担忧不无道理。以SpaceX为例,星链计划已成全球卫星互联网标杆,马斯克手握全球约60%低轨卫星。美军与北约已经把星链列入关键通讯网络,如果失去“国家支持”,不仅是商业风险,更是美国安全部门的头号焦虑。

特朗普明明白白地告诉马斯克:你可以有技术、有理想,但如果站错队,分分钟可以“收拾你”。

回头看,这场冲突的引爆点说穿了还是钱和政策——到底要不要继续支持清洁能源转型?要不要让电动车成为“全民标准”?美国到底还要不要像拜登时代那样大规模补贴新能源?

美国联邦电动车补贴政策,其实始于奥巴马政府。自2009年起,购车最高能减免7500美元,后续拜登将目标定到2032年销售占比68%,全力“去碳”。特斯拉是最大受益者之一。特朗普早就坚决反对——他认为这等于“给中国制造业送钱”,更重要的是,美国根本负担不起这种“高福利”式政策。

2025年6月通过的新法案,核心就是砍掉补贴,恢复“自由选择市场”主导权。马斯克其实并不喜欢强制电动车比例,但他始终强调:创新不能离开政策支持。

但在特朗普眼里,补贴一刀砍,既是政治表态,也是经济调控——削减赤字、降低通胀,同时还能敲打“太跳的科技大佬”。白宫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还考虑以“反垄断调查”“国安审查”为由,彻查马斯克商业帝国。

打到火热的时候,特朗普阵营还没忘了补刀。最近,有白宫记者追问特朗普,会不会考虑“把马斯克驱逐出境”?特朗普没有否认,只是含糊其辞:“得考虑考虑。”

30年前马斯克“灰色移民史”又被拿出来翻炒。当年他以J-1签证名义入读斯坦福,其实很少上课,后来还辍学创业,甚至在没拿到H-1B之前就开始做生意。美国司法部前律师莱昂弗雷斯科点名,这属于明显“签证违规”。

按照美国的法律传统,“违法记录”一旦被坐实,哪怕再大腕,也可能被“约谈”甚至调查。特朗普如果真要借题发挥,马斯克的“移民身份”就是把柄。

虽然马斯克始终坚称自己“没有违法”,但这一段历史成了特朗普阵营嘴里的“最后通牒”:“再闹,把你送回南非。

在美国现实中并非没有先例——一旦国安、移民部门找上门,哪怕你是世界首富,也得交代清楚。

“大而美”法案:分裂共和党,撕裂美国未来?

从一纸补贴、到移民身份、再到政府合同,特朗普和马斯克的斗争其实是美国权力与资本共生、又彼此防范的真实写照

“真相社交”成了两人对决的舞台,特朗普说:“电动汽车没问题,但不能强制。”马斯克回怼:“你们这一刀下去,美国未来产业直接塌一半。”谁对谁错,其实取决于站在什么立场。

共和党内部分裂已经公开化。过去“特斯拉系”金主和传统石油、金融资本长期斗争,如今演化成总统和“科技教父”之间的正面较量。对于即将到来的2026年中期选举,谁也不敢说这场“亿万富翁互撕”不会影响党派选情。

摇摆州那些靠新能源吃饭的工厂老板、技术工人,会不会因为特斯拉股价下跌、市场信心受损而倒向“美国党”?特朗普的支持者,会不会因为“断供补贴”真的感受到经济阵痛?这些都悬而未决。

细看整场风波,其实揭开了美国政治现实的“底裤”:总统不是万能的,科技巨头也不是无敌的。谁都想当“带节奏”的那个人,但风向说变就变。

当初两人还能亲密无间,联手打压“旧派”,眼下却谁也不愿服软。特朗普不愿做硅谷“提款机”,马斯克也不肯做政治“工具人”。每个人都想主导未来,美国真正的博弈,远不止于这两个人的口水仗。

对全球而言,这场“权力与资本”的对决,比任何一次政策调整都更像一面镜子。谁能想到,决定特斯拉、SpaceX命运的,最后可能不是市场、不是创新、不是技术,而是一句“闭嘴”与“不闭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财经   南非   关门大吉   老家   汽车   美国   特斯拉   共和党   法案   政府   政治   美元   电动车   政策   移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